首页期刊导航|编辑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编辑之友
编辑之友

康宏

月刊

1003-6687

bianjizhiyou@126.com

0351-4956011/4922194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建设南路21号出版大厦

编辑之友/Journal Editors' Frien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编辑专业杂志,是中文新闻出版类核心期刊,以“探索出版规律,引领出版潮流”为宗旨,以前瞻、深刻、务实,形象为特征,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一级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版人永做全民阅读的排头兵

    魏玉山
    1页

    发扬书香传统 深化全民阅读

    柳斌杰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中国书香传统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两方面,探讨深化全民阅读对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总结归纳中国书香传统的六个鲜明特点,以此明确当代全民阅读深入发展的根脉所在.全民阅读旨在培养现代化的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因此要持续促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保障高质量内容生产和供给,建设高质量阅读平台,加强高质量阅读引导,提供高质量阅读服务,进而促进书香社会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全民阅读书香传统

    新时代全民阅读的中国模式——从世界各国应对社会阅读危机主要举措谈起

    聂震宁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作为一项提升国民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的社会化行为,近年来持续获得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为应对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引发的阅读转向和专注弱化等问题,各国积极作为,出台措施,充分发挥引导效应,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我国,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国家倡议,部署实践十余年,已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中国模式.文章以观照世界各地阅读举措为切入点,对比指出我国全民阅读具有的创新性、文化性、统一性等鲜明属性,总结提炼出全民阅读中国模式具有的五个突出特征,如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活动的顶层设计,将全民阅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职责并予以落实,加强优秀出版物供给和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等,为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切实有效、走深走实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启示路径.

    全民阅读社会阅读中国模式全民阅读立法特殊群体阅读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绿色发展——出版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方卿丁靖佳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内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架构则是量化评估、监测出版业绿色发展进程的前提.对此,文章以国内外研究文献、政策文本为数据来源,基于扎根理论进行绿色发展指标的挖掘与关联,最终构建出由资源配置、印刷复制、阅读消费、绿色发展机制、绿色发展理念五个维度组成的出版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形成了出版业绿色发展的概念模型.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有声读物的实践逻辑与创新路向

    卫玎王宇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技术的进步促使有声读物需要在新的媒介技术框架下进行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文章以媒介可供性为理论路径,从生产可供性、价值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感知可供性、情感可供性六方面剖析了有声读物生产传播的实践逻辑.此分析过程是对西方引进理论媒介可供性在中国互联网情境下的实践探索和本土适应.为全面增强有声读物的可供性与服务力,文章进一步从内容生态范式革新、情感性移动阅读场景构建、社群成员身份认同强化、身体全感官要素激活等维度勾勒出有声读物出版创新的新图景.

    有声读物媒介可供性听觉文化出版创新

    媒介化理论视域下图书出版的媒介化表征与逻辑探析

    桑裕臻李世娟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晚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媒介化在高度现代化社会逐步彰显其特性,电子媒介的兴起亦促使出版媒介化趋势加深,继而对传播形态、互动模式乃至整个出版流造成革新.文章基于媒介化理论的四个重要特性,以媒介逻辑为核心,归纳"出版回流"现象背后图书出版呈现的三种媒介化表征,重新审视被媒介逻辑介入的出版体系,旨在正视新媒介对传统出版业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促成二者依存共生的发展态势.

    媒介化理论媒介逻辑图书出版

    智能媒体嵌入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的风险样态与治理策略——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张彦华胡正荣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媒体对以数字政府传播系统为代表的政治生活系统的深度嵌入,影响传统政治传播生态的解构或重构进程,并诱发信息传播失灵、过度依赖技术、权力越界、资本侵蚀和治理失范风险.文章以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为切入,发现数字政府传播范式的转型及其诱发的信息传播失灵风险、智能媒体技术权力的扩张、数字政府治理权力的迁移、智能媒体技术资本对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的侵蚀等因素导致了上述负外部性的滋生.因此,需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优化数字政府传播模式的转型升级进程并提升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的民意吸纳水平,提高整体性治理模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机衔接程度与网络风险综合治理效能,强化数字政府传播的整体性治理效果并优化数字政府资源的配置水平等,进而持续推动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由风险变量转为事业增量.

    智能媒体数字政府传播系统技术依赖全过程人民民主整体性治理

    从关系差序到知识差序:农村中老年人数字反哺研究——基于科学信息传播的考察

    谢兴政张大伟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传播时代的到来,为农村地区的科学信息反哺路径提供了技术和环境支撑.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子辈会通过"授渔"的"传授式"反哺和"授鱼"的"代理式"反哺,向父辈传播科学信息或技能,帮助农村中老年人规避数字风险,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媒介的去中心化和风险发展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前喻文化"的瓦解,"后喻文化"逐渐崛起.在此过程中,数字反哺的知识差序渐渐被关系差序取代,子辈获取和掌握科学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中老年人选择求助对象的核心依据.

    农村中老年人科学信息数字反哺差序格局

    刚需性融入:银发冲浪族的数字社会化及其隐性不平等

    孙天梦郑欣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似乎更能适应数字社会的老年人群体,银发冲浪族在从接入互联网到融入数字社会的过程中是否仍然存在着不平等,是一个值得在数字社会化语境中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银发冲浪族日常数字实践的质化研究发现,这一群体在数字媒介接入环节中的不平等隐患来自其在基础设施占有、行为动机催化、知识体系建构三个关键节点的后发劣势;而在银发冲浪族融入数字社会的日常实践中,不平等体现为数字菜单筛选、社会角色想象、关系网络建构三个层面存在的矛盾与悖论.由此可见,老年人的数字社会化具有日常实践中的必要性、实现程度上的基础性、信息环境内的强制性,属于一种刚需性融入.而在这种刚需性背后,则折射出数字社会中老年群体正在遭遇的隐性不平等与歧视.

    老年人银发冲浪族数字社会化刚需性融入隐性不平等

    数字关爱抑或媒介控制?老年人视角下智能手机使用中的数字鸿沟

    吴斯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数字鸿沟理论的三个层次为分析框架,理解老年人对于数字设备接入、使用和效果的感知.通过家庭访谈研究发现,在智能手机接入方面,社会中弥散的边缘气氛预设了老年人对新技术较低的需求;在智能手机使用中,年轻人基于代际关系将永远在线气氛传递给老年人进而影响其媒介使用;在智能手机使用效果中,老年人的实际媒介使用效果处于流动变化中,与社会责任、性别关系等要素相关.研究认为,社会以一种看似关爱老年人的方式遮蔽了对老年人媒介使用的控制,老年人自身则受困于家庭资源和亲情需求,不断让渡自身权力.老年人需要从数字社会边缘回归社会中心,以真正弥合银色数字鸿沟.

    老年人数字鸿沟智能手机气氛微观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