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武术课教学设计研究

    李斌李印东
    87-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高职院校武术课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高职院校武术课与课程思政内容的契合点,挖掘武术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研究发现,武术散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以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设计、教学评价方案设计环节为着力点和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爱国自强的民族精神、规则意识、科学精神及团队合作等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职业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武术散打课教学设计

    立德树人视阈下武术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的实施困境与路径研究

    唐权威甄玉张金龙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视阈下,课程思政教育一直贯穿于各课程中.武术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目标脱节、教学方法与课程思政内容不符、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育人偏差、教学评价与课程思政评价冲突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武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树立武术课程思政指导思想,丰富武术课程思政元素,优化武术课程评价体系,加强武术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武术在立德树人视阈下,通过课程思政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立德树人武术课程思政实施困境路径研究

    心理学视阈下武术进校园对预防校园欺凌的作用研究

    曾佑彤王伟吴旻昊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监管的不足,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校园欺凌更是长期存在于中小学校内外,这种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小学生心智不成熟,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造成在中小学中以强凌弱、以多欺少、以大欺小的现象频频发生,极大地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旨在探讨武术进校园对预防校园欺凌的正向作用,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校园欺凌武术进校园心理学

    体教融合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与路径研究——以白族仗鼓舞为个案研究

    周梓睿
    97-9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体教融合背景中,以"育体育人""立德树人"等为指导思想,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教育中,既能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接班人,又能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朝着体教融合目标稳步前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白族仗鼓舞为例,探讨此项目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与学校体育协同发展,以期在未来为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以及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拓宽路径.

    体教融合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白族仗鼓舞

    "双减"政策背景下武术进校园的机遇、困境与路径研究

    彭雨恬薛欣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中小学校的作用力日益明显,"双减"政策进一步推动武术课程进校园,以促进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以及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武术课程进校园的机遇、困境与路径.研究发现,"双减"政策为武术进校园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但是也存在学校对武术的认知不高课程安排困难、武术课程的生存空间不足,学生兴趣不高、武术教学资源不足,缺乏社会支持、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充分挖掘武术的内涵,提高对武术的认知度、创新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加强校企合作,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建立评价体系,确保课后武术教学的质量.

    武术进校园"双减"政策学校武术

    锦屏县隆里花脸龙研究

    龙明莲程纪香刘光灿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隆里花脸龙是舞龙的一种,由军傩戏演变而来,是花脸龙脸谱与舞龙的综合体现,是一项集娱乐、健身、竞技与表演于一体的民俗体育项目.随着时代的变迁,脸谱制作、人物选定、表演寓意等民俗文化特点由原来的"严谨性"变为"随意性".

    隆里花脸龙民俗传承与发展

    渝东北村落体育文化场域变迁与重构的人类学阐释

    黄山鹰杜杨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传承场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场域重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面临文化传承场域中主体关系的淡化、话语权力的失衡、文化场域的削弱等挑战.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与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村落文化场域变迁中巴渝舞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促进村落经济发展塑造村落体育文化发展的后盾;和谐村落关系促进村落体育文化发展空间与功能的拓展;依托学校教育增强村落体育文化发展源动力;以村民自治为主,政府管理为辅完善村落体育组织,近而重构渝东北村落体育文化传承场域,促进渝东北村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体育文化文化传承场域文化重构

    基于ArcGis的江苏省传统体育空间分布与特征分析

    朱红彩王芸郭振华
    111-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ArcGis10.8软件对江苏省传统体育进行了空间分布与特征分析,通过查阅江苏省的地方志以及相关资料,整理出1620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将其空间信息输入ArcGis10.8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显示,从地理空间来看,苏南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尤为丰富;从南北地域来看,集中在江苏南部,北部其次,中部地区最少;从东西方向来看,中部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明显多于西部和东部地区;从全省来看,苏南地区的传统体育种类最多,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在宏观上,江苏省传统体育项目在每个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呈多个阶梯状分布.

    传统体育空间分布江苏省

    新时代空竹文化传承的内蕴价值、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王白雪洪邦辉华勇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新时代空竹传承的内蕴价值、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得出,空竹传承的内蕴价值有强身健体,建设"健康中国";助力文旅,推广民族产业;交融文化,彰显民族魅力等.其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有传承模式单一;产品开发滞后;文化认同感缺失.据此,提出拓宽传承渠道,推进产业开发,增强文化认同感等路径,以推动空竹文化的传承.

    新时代空竹传承

    盘州彝族"打秋"文化传承与推广对策探究

    陆露吴翠翠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盘州彝族大秋千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族项目,文章以此为契机,对盘州市彝族大秋千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进行探究,主要以盘州境内"打秋"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淤泥彝族乡麻郎垤村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盘州彝族特有的、具有精神寄托、富有审美内涵的"打秋"(大秋千)文化进行剖析,并根据实际传承与推广现状提出四条对策:(1)以地方性课程渗入教学;(2)宣讲与表演活动相结合;(3)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多元化发展;(4)"互联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望为盘州彝族秋千的传承与推广提供参考.

    盘州彝族大秋千推广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