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王磊

双月刊

1007-3000

bjch@chinajournal.net.cn bjch@bism.cn

010-6395508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北京测绘/Journal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等特点,融科技、信息、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刊物, 不仅是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学习园地,而且是了解测绘科技发展与市场动态的窗口。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宣传和贯彻党在测绘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北京市地方法规为宗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体制改革经验,为测绘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地名研究综述

    张保钢张褚朋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地名是地名服务信息化,包括地名地址的采集提取、处理建库、成果转化、地址匹配、数据可视化、数据共享与应用等内容.作者认为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方法提取地形图、卫星影像上的地名是地名地址数据自动采集的主要方法.城市地标的识别提取、中文信息和空间定位位置的识别相对较易,语义层面的深层次地址实体识别还存在问题,地址解析方法有待完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其解决之道.非地标地物地址、空间分布不连续地址的提取方法有待研究.建立快速的地名地址数据交换标准是一个迫切问题.在地址匹配方面,分词统计、人工智能等是主要方法,但都有局限性,地址分级越多,匹配效果越好.外层空间的地名命名需要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步甚至更快一步.每种少数民族语言的译音规则都是需要的,G20及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名汉字译写导则有待加强.地名分类有交叉,地址尚无较为科学的分类方法.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和一带一路地名文化是地名文化研究的热点,现代地名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重视,历史地名保护及地名的古为今用仍任重道远.完善的地名地址标识辅以商用导航软件,寻址问路难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地址匹配地名文化可视化

    一种室内空间自动分类识别方法

    毛宏宇门月阳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建筑平面图为数据源批量制作室内地图时,缺少自动提取空间数据方法.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室内空间自动分类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图层映射关系自动筛选出重构室内空间布局的必要要素,将获取的门符号按照图块名称进行分类,并将其抽象为与墙体邻接的直线段,来实现墙体的连通性恢复;然后,综合必要要素叠加标注构建了带有功能属性的面要素,同时添加语义、面积、矩形度、编码、类别五个字段,以此记录面要素的空间信息和功能属性信息;最后,通过计算分类编码,识别出公共空间、专属空间、墙体空间、设施空间、异常空间.以某商场建筑平面图为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处理原始图纸,自动获取室内空间数据并按照空间特点进行分类.

    室内空间墙体连通性恢复矩形度分类编码

    基于稀疏降噪自编码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谢垂军刘龙威罗莉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广东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地类变化自动发现迫切需求,利用一种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语义信息提取的稀疏降噪自编码(SDAE)深度神经网络,在珠三角试验区选取BJ2、GF1、GF2、GJ1、ZY3、SP6、PL0卫星影像各一景,按照分辨率对样本数据归类,分别训练生成多传感器训练模型;在识别目标区域的同时,降低变化区域的虚警率,实现两期影像变化信息提取,并输出变化置信度、变化类型.试验表明:该模型在珠三角城乡接合部、建成区和乡村的查全率分别达到90%、83%、82%,正确率分别为61%、60%、71%,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高分辨率影像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变化检测

    基于高精度地图的自动驾驶地图引擎模型

    王艳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复杂也持续提升,传统的导航电子地图作为汽车应用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现阶段已经不能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对地图的需求,在行业的不断探索中,具备更高的丰富度与精准性的高精度地图应运而生.通过对传统导航电子地图与高精度地图对比,分析出相对传统导航地图引擎,自动驾驶地图引擎需具备的功能,提出一种基于高精度地图的自动驾驶地图引擎模型.自动驾驶地图引擎可为自动驾驶的感知融合、决策、控制等模块提供局部路径规划、融合定位、地图查询等功能,并可扩展基于车辆数据的高精度地图快速变化检测功能,支持高精度地图快速更新.同时数据传输采用基于保密技术处理与商用密码的安全传输方式,有效保障地理信息安全.

    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地图引擎局部路径规划融合定位地图查询变化检测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南康家具物流园区空间可达性分析

    王炎郭梦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潜能模型作为测度空间可达性的重要模型,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可达性分析中.以家具物流园为切入点,在物流园区占地面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入物流企业数量因子,构建改进潜能模型测度其空间可达性.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插值方法进行可达性等级划分,并在出行时间测算中引入货车限行影响因子.以南康区为例进行家具物流园空间可达性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南康家具物流园区潜能分布较为平衡,中部物流商贸城和红土地物流园作为成熟的物流园其潜能值最大,物流园区空间可达性分布差异不明显,大致呈现出中东部高、周边低的分布格局.

    空间可达性家具物流园区改进潜能模型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ESMD方法的火山地震活动前后GNSS坐标异常分析

    殷飞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山地震活动对地面观测站的位置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究火山地震前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的位移情况,以汤加火山地震事件为例,基于汤加(TONG)站2个月的观测数据,使用PRIDE-PPP-AR软件对数据进行解算,引入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对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并对坐标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解算精度较高,北(N)和东(E)方向中误差在5 mm左右,垂直(U)方向精度在9 mm左右.在地震发生当天和前1~2 d,E方向坐标出现了0.1 m左右的明显扰动;在地震发生当天,U方向坐标时间序列异常不明显,但是在地震发生前1~2 d,可以观察到坐标的明显扰动.通过ESMD方法可以观察到E方向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Model 1、Model 2信号振幅在震前和震后都有明显的异常扰动现象,同时也有明显的同震扰动.U方向Model 1~Model 3信号有着明显的同震振幅异常扰动,N方向坐标异常扰动不明显.从总能量信号来看,U方向和E方向可以观测到多次非常明显的能量异常,异常强度约为正常水平的3~10倍,N方向也能发现部分同震和震前能量异常,但是异常并不明显.

    火山地震坐标位移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卷积神经网络

    孔文学罗亦泳陈心龙张瑜...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影像场景下卷积神经网络对建筑物提取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文对轻量型卷积神经网络LinkNet进行了优化调整,使用融合坐标注意力机制的深层残差网络CA-ResNet-50作为LinkNet的编码器,显著增强了网络模型的特征提取性能,提升了其在复杂场景下建筑物提取能力;同时,利用卷积分解方法对LinkNet初始块进行优化,获得了更快的网络训练速度,最终得到性能优异的建筑物提取网络CA-LinkNet.试验结果表明,在武汉大学航空建筑物数据集上CA-LinkNet与最初的LinkNet相比精度指标IoU、Kappa和F1分别提升了2.01%、1.26%和1.11%.此外,在选取的数据集上CA-LinkNet各项精度指标均优于经典分割网络,在复杂影像场景下也能有效提取建筑物,表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卷积神经网络坐标注意力机制残差网络

    点云数据与倾斜影像的古建筑三维模型构建

    王柏恒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古建筑三维建模中使用单一技术手段测量导致的结构缺失、精度低、图像拉花和破洞等问题,研究基于倾斜影像与点云数据的古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使用无人机和激光扫描仪采集古建筑的倾斜影像数据和激光点云数据,并预处理上述数据,通过新特征点配准算法实现两种数据融合,得出准确完整的古建筑三维数据.提取古建筑的轮廓线,使用Revit软件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对所得模型纹理贴图,实现古建筑的三维模型构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完整的、高精度的古建筑三维数据,以此构建的古建筑三维模型的精准度和完整度都很高,而且结构清晰、纹理清楚、效果逼真,具有优秀的建模性能.

    无人机测量倾斜影像三维激光扫描仪点云数据古建筑三维模型构建

    基于点云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李海鹏靳婷婷张筠卓张琛...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门逆向工程应用技术,凭借其高速、全面且高自动化的特点,显示出了强大的不可替代性.三维点云数据有着其多样化、精度高、数据完整的优点.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使不同设备获取的点云数据、影像数据、空载数据能够相互弥补,提高不同场景环境下的作业效率,完善数据的结构和精度质量,使空、地、水下三维数据的一体化成为可能.通过对不同射程多台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数据进行相对精度分析、调整和融合,并对不同融合方法获取的多源融合数据进行精度验证,探索一种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形成多源数据融合的通用技术流程.为多种载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和影像数据的融合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三维激光扫描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流程

    天津市城市内涝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

    翟征博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内涝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升高,天津市作为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近几年多次出现暴雨内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本文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三个角度建立天津市的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内涝风险评估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估天津市的内涝风险.综合来看,天津市内涝灾害高风险区域主要为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除蓟州区北部为较低风险区域之外,其他区域整体上呈现中风险.通过此次研究,针对暴雨灾害高风险区域实施韧性升级改造从而提升城市的适应能力,不仅对城市暴雨灾害的应急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城市内涝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