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王磊

双月刊

1007-3000

bjch@chinajournal.net.cn bjch@bism.cn

010-6395508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北京测绘/Journal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等特点,融科技、信息、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刊物, 不仅是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学习园地,而且是了解测绘科技发展与市场动态的窗口。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宣传和贯彻党在测绘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北京市地方法规为宗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体制改革经验,为测绘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拓扑关系图建筑物白模重建方法

    梁鹏向宇荣伟王华...
    519-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基础测绘是对传统基础测绘的继承和发扬,要求开发基础地理信息系列新型产品.地理实体是新型基础测绘重要成果,而建筑物三维(3D)模型是重要的人工地理实体成果之一.如何快速、高效地构建建筑物3D模型,是推进地理实体制作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从建筑物白模重建视角入手,研究采用拓扑关系图的方法进行建筑物白模自动化构建.基于精细分类的建筑物激光点云,采用基于密度聚类的方法,识别单栋建筑物激光雷达脚点.使用新型法向量和曲率估计的区域生长方式,对建筑物点云进行分割.采用基于alpha-shape的方法实现对建筑物顶部轮廓提取,构建建筑物屋顶面片之间邻接关系图,进而提取平面相交的建筑物结构线,最终实现对建筑物白模重建的目的.

    新型基础测绘拓扑关系图脚点识别点云分割建筑物白模重建

    倾斜摄影Mesh模型与激光点云构建部件级城市三维模型

    衣鹏军侯昊彤林敦灵杨雪...
    526-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部件级城市实景三维(3D)模型,本文在倾斜网目(Mesh)模型建模和激光点云建模的技术上,探讨建筑物、部件以及城市场景模型建模的方法,并最终融合构建部件级城市实景3D模型,并应用于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北京试点-副中心运河两岸商务区实景3D建模项目中,为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提供一份力量.

    倾斜摄影Mesh模型激光点云部件级城市场景城市三维模型

    SSW移动测量系统在道路实景三维建设中的应用

    马浩刘凤珠裴智惠曹明亮...
    53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路部件级实景三维(3D)是实景3D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测绘手段作业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满足城市空间信息快速获取的需求.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集激光扫描技术、高精度定位定姿技术、影像获取技术于一身,可高效获取道路3D空间数据,生产部件级实景3D成果,优势明显.本研究使用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获取首都核心区15 km道路高精度3D空间数据,基于激光点云、全景影像以及同步高清侧面影像数据,使用人工智能全自动提取道路地物要素的3D矢量信息.依据道路部件不同地物的特征采用不同的建模方式,形成道路结构化建模方案,开展高精细道路部件级建模试验,并对成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SSW数据成果完全满足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北京试点的技术要求.

    实景三维移动测量部件级结构化道路模型

    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道路边界提取方法

    兰丽景毛洪孝徐晓新
    538-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准提取道路边界,为道路管理及智能交通规划提供基础,本文提出基于三维(3D)激光雷达的道路边界提取方法,具体实现步骤为:对于采集的激光点云图像,通过判断图中某一点云与其邻近点的高差平均值去除点云图像中的噪声;结合激光射线特征与平面模型拟合的方法,分别从粗分割与细分割两个阶段从去噪后的点云中分割出地面点云;将地面点云中邻近点高度差、平滑度以及邻域点角度当作道路边界提取特征并构建多特征融合策略,判断点云中的点是否为道路边界点;针对道路边界,构建二次抛物线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模型系数完成道路边界提取.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本文方法对某段道路进行边界提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道路边界,且精准度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道路边界提取问题中有着较好的表现,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适用性,可以满足智能交通规划以及无人驾驶车辆自主导航的需要.

    激光雷达多特征融合地面分割边界特征边界提取边界点拟合

    北京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派生地形图的生产实践

    殷勇张彦平张凤录梁汉媚...
    54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只测一次"新理念的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能够达到"多级复用",并实现对现实世界分尺度表达,是目前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建设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基础性、经济性、示范性原则,北京市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试点与建设的城市,其基础测绘成果的转型升级与高层次应用是一项重要任务.该文以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示范区100km²地形图标准化产品试生产为背景,利用地理实体无级综合表达技术,将基础地理实体数据通过定制选取、实体综合、制图派生、适配成图技术处理后,自动派生出1:500、1:2000、1:10000地形图产品.通过分析派生成果的效果与效率,验证了该文生产实践的可靠性,可为全国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项目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支撑及经验成果.

    新型基础测绘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自动派生地形图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中异形建筑竣工测量的应用

    马新建
    55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异形建筑多样化、规划管理复杂化成了必然趋势,传统二维(2D)竣工测量已难以满足规划管理的要求.本文以北京冬奥雪车雪橇项目为例,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两方面探讨三维(3D)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中异形建筑竣工测量的应用.经求取3D扫描数据与设计尺寸的较差,扫描值与设计值点位差值能够满足建筑竣工测量需求.3D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中异形建筑竣工测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在特定的规划验收中推广使用.

    三维激光扫描复杂地形异形建筑竣工测量

    融合风貌特征的上海城市框架模型生产更新方法

    刘一宁徐豆豆昌尧霏
    560-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三维(3D)模型的快速构建和及时更新是实景3D中国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针对上海历史风貌建筑与地标性异形建筑较多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城市风貌特征和使用效能,提出了一种融合简易模型和去纹理精细模型的上海城市框架模型构建方法,阐述了其概念、构建规则和生产方法,解决了传统简易模型难以表现城市特征而导致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维(2D)建筑底面和3D精细模型生产更新的城市框架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并通过试验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上海城市"一张图"数据生产更新中,服务于市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城市运行管理等场景,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城市框架模型城市风貌特征增量信息自动提取模型动态更新实景三维上海

    天安门地区基础设施三维立体实景的实现方法

    王玥
    567-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型基础测绘科学技术不断成熟,应用角度更加多元.创建新型数字孪生城市,可以实时掌握区域动态信息,高效服务于城市管理.本文以天安门地区基础设施三维立体实景为研究对象,从实现方法的角度,展现新型基础测绘助力区域管理的新应用场景.

    测绘地理信息新型基础测绘实景三维

    面向"23·7"特大暴雨的北京市门头沟、房山、昌平流域单元划分

    徐宗霞梁汉媚张奎陶迎春...
    574-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7月末至8月初,北京市受台风影响,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并引发流域性特大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影响.特大暴雨落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其中门头沟、房山、昌平区受灾严重,为快速响应灾后重建规划需求,本文提出基于2 m分辨率的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沟渠、道路、2010年第一次水务普查成果等多源数据,面向深山区、浅山区的流域提取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受灾区域,划定了房山、门头沟、昌平区的山区流域单元,并基于流域单元数据进行了村庄及特大暴雨时期的人口分析等应用研究.经过试验证明,本文与传统水文模型提取算法相比,提取结果更符合实际地形,也和第一次水务普查成果进行比对,证明了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深山区浅山区水务普查

    微观尺度下城市建筑运行碳排放监测评估和时空分析

    周小迦
    580-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城市碳排放研究中存在缺乏顾及城市扩张因素、研究尺度不够精细的问题,忽视了碳排放现象的空间异质性,容易导致"双碳"粗放式管理.本文基于狭义建筑物碳排放核算方法,融合建筑物电力、燃气能耗统计数据、城镇开发边界、兴趣点(POI)以及规划数据,对城市建筑碳排放的分布和强度进行精细化制图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10—2020年期间城市扩张了63.5%,总碳排放提升了3.74倍,其中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等三类城市功能区为碳排放高值区域,并伴随工业转移、城市更新出现了碳排放空间移动和井喷式现象,同时超过一半的扩张区域为低碳排放,这与扩张区域低效用地和住宅低入住率等社会经济现象相关.本研究成果对决策部门开展碳排放精细化管理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碳排放城市扩张建筑尺度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