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王磊

双月刊

1007-3000

bjch@chinajournal.net.cn bjch@bism.cn

010-6395508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北京测绘/Journal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等特点,融科技、信息、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刊物, 不仅是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学习园地,而且是了解测绘科技发展与市场动态的窗口。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宣传和贯彻党在测绘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北京市地方法规为宗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体制改革经验,为测绘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鬼城现象分析方法

    马小龙柳思聪郑守住
    1087-1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技术对于城市化进程监测,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遥感技术在城市专题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鬼城现象分析方法,将美国军事气象卫星(DMSP)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特征融合与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建立支持向量机(SVM)监督分类中的样本精炼与迭代分类机制,并将获得的城市建成区精细化结果,引入至现有鬼城指数(GCI),以分析"鬼城现象"发生区域的时空分布特征.为了测试该方法,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下辖市作为试验区域,分析2008—2015年"鬼城现象",从可视化效果和精度两个方面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SVM监督分类方法可以获得更优的鬼城现场时空分布特征.

    遥感技术鬼城现象夜间灯光数据鬼城指数(GCI)时空分布特征

    优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图斑提取与检查工具集

    刘振宇魏灵辉唐建智王文宝...
    1093-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图斑提取的自动化实现能为自然资源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提高变化图斑提取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率,基于ArcGIS平台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采用通用开发工具设计了变化图斑的提取和检查工具集.该工具集实现了变化图斑的自动提取、检查、编辑修正、整合与处理.经实际应用,证明该工具集能够高效准确地提取、检查和处理图斑数据,辅助相关人员快速及时、客观真实地获取地表变化情况,为自然资源变化监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自然资源监测遥感影像变化图斑优化设计数据质量

    铁路连续运行基准站BDS-3信号质量及PPP性能分析

    马龙
    1099-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当前铁路沿线建立的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BDS-3)信号的可靠性,使用G-Nut/Anubis对BDS-3的B1I/B3I和B1C/B2a信号进行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并基于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观测模型,分别采用欧洲定轨中心(CODE)、欧洲航天局(ESA)和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进行B1I/B3I、B1C/B2a两种BDS-3双频组合静态PPP解算.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对比的结果表明,BDS-3采用CODE产品和B1I/B3I组合模型可以达到最优的定位性能,结果精度与GPS相当.因此,在铁路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测量应用中可以使用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铁路北斗基准站网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BDS-3)信号质量精密单点定位(PPP)

    空间信息约束的改进ICP算法大场景点云快速配准方法

    赵遐龄潘斌
    1106-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场景点云快速配准对初值要求高的问题,将测站空间位置与三维角点特征作为空间约束信息,改进传统迭代最近邻点法(ICP)配准算法.考虑点云密度与扫描仪的距离关系,结合使用点—点准则与点—线准则进行点云精配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4507万点云场景下,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2311 m,较直接使用ICP算法提高0.3521 m,较使用采样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SAC+迭代最近点算法(ICP)方法提高0.1193 m,时间分别缩短5.87、18.32 s;在843万点云场景下,RMSE达到0.0516 m,较直接使用ICP算法提高1.0521 m,较使用RANSAC+ICP方法提高0.2669 m,时间分别缩短2.10、19.43 s;提取到的有效角点较Harris3D算法提高了34.84%,证明本文算法能够用于大场景散乱点云的快速配准.

    大场景点云配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三维角点特征改进ICP算法

    基于掩星数据的全球电离层地图精度评估

    杨军
    1112-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电离层地图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电离层的研究中,其精度评估对于研究电离层的性质、提高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评估全球电离层地图的精度,本文基于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盟提供的ionPrf产品,计算2008年和2012年的电离层和气候卫星联合观测系统(COSMIC)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本文通过直方图统计、纬度分布统计、年积日分布统计和地方时分布统计等方法,对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GS)全球电离层地图(GIM)的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2008年的偏差平均值为5.09 TECU,2012年的偏差平均值为9.90 TECU;②2008年各纬度偏差介于3~8 TECU,2012年各纬度的偏差介于6~16 TECU;③偏差平均值在1月取得最大值,在夏至与秋分中间取得最小值;④2008年各地方时的偏差介于3~7 TECU,2012年各地方时的偏差介于6~14 TECU;⑤在太阳活动高年,偏差体现出赤道异常、半年度异常和冬季异常特征.综上所述,全球电离层地图的精度与太阳活动、地理位置、季节变化、日变化密切相关.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无线电掩星全球电离层地图(GIM)精度评估

    面向海洋经济的新型电子海图数据融合

    严海峰张春波
    1117-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型电子海图提供信息化支撑.陆海数据具有高度的多源异构特征,其数据融合方法是新型电子海图研发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对此,本研究面向自然资源管理和业务需求,构建了一套服务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电子海图数据清洗和数据融合技术体系,可以实现向传统电子海图中融入陆海自然资源等专题数据,支撑海洋信息化管理.目前,本文研究形成的数据融合体系已成功应用在广东省台山市陆海数据融合中.

    海洋经济陆海一体电子海图数据清洗地理数据融合

    基于点云的建筑物轮廓提取方法

    刘辉
    1123-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如何快速、准确提取出建筑物信息,对于城市建设、发展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维(3D)点云数据,研究并实现了建筑物几何信息的提取.本文的建筑物信息提取思路为:首先,为降低点云数据量,提升后续算法运算速率,对坡度滤波算法进行改进并将改进算法用于点云中地面点、非地面点分类,提取得到非地面点;其次,提出改进3D霍夫变换(HT)提取建筑物立面点;最后,基于降维边界索引方法确定建筑物轮廓线并提取得到局部特征.以实测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的点云空间场景中,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噪声点等的干扰,高效、准确提取得到建筑物轮廓与局部特征,可为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提供积极的技术支持.

    三维点云点云滤波建筑物轮廓局部特征改进3D霍夫变换算法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建筑物立面图绘制

    潘文亮吴兵
    1128-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卫星定位接收机、全站仪、测距仪等传统测绘方法进行建筑物立面图测绘时受立面结构和现场条件影响,往往施测难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满足工程应用需求.为解决这一工程难题,基于扫描仪原理分析和工作实践,本文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全景采集、点云处理、立面正射影像生成等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建筑物立面数据采集和立面图绘制方案.实践证明,方案精度可靠、稳定高效,较传统测绘方法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当前各类城市建筑外立面改造时的立面图绘制.

    三维激光点云立面测量激光扫描点云分类

    WPA-CSFTC模型在点云滤波中的应用

    陈能辉
    1134-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经典布料模拟滤波(CSF)算法的点云滤波精度、自适应性以及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狼群算法(WPA)与地形认知的CSF算法.该改进滤波算法实现点云滤波的思路为:首先,将构建的地形认知模型扩展为粗精度数字高程模型(R-DEM);其次,通过点云地形归一化处理,将地形趋势与地形细节分离;最后,将经WPA优化后的CSF算法用于点云滤波中.使用某实测机载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并使用误差评判标准与Kappa系数对滤波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WPA-CSFTC模型的点云滤波总误差较经典CSF算法与CSFTC算法分别降低了6.13%、9.67%,Kappa系数较经典CSF算法与CSFTC算法分别提升了23.60%、10.36%,对于点云分类效果更优,具有较高的点云滤波稳定性与自适应性.

    点云滤波狼群算法(WPA)布料模拟滤波(CSF)地形认知模型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雅丹体三维建模

    高小龙柴树春李骁俊
    1141-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倾斜摄影时由于遮挡问题导致的雅丹体建模容易产生漏洞的问题,采用地面拍摄像机、无人机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采集多源空间数据,结合近景摄影测量、倾斜摄影测量和激光扫描技术,研究不同场景雅丹体建模方法,并对建模精度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绕飞和近景影像,辅以激光点云数据精细化建模,相较于大场景倾斜建模,平面精度提高40%,高程精度提高16%,且表面纹理更加精细,为研究雅丹地貌变化和地质遗迹保护提供了高精度参考数据.

    倾斜摄影激光点云融合建模地质遗迹雅丹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