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边疆经济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边疆经济与文化
边疆经济与文化

孙松滨

月刊

1672-5409

bjjjywh@vip.sina.com

0451-86373434 88067468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边疆经济与文化/Journal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繁荣边疆经济,激活边疆文化的需要,荟萃百家睿智,让世人了解中国边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资源禀赋、村庄分类与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研究

    吴振方王海瑞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是与城市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空间地域综合体,受资源禀赋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的影响,具有不平衡性、不充分性和差异性。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我国最大的现实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农民分流分业,农村分化发展,农村资源禀赋结构演化,形成了区域内同质性、区域内异质性和区域间异质性相互交错并存的村庄分布特征。农村的资源禀赋状况是决定村庄分化和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只有从本质上探究农村资源禀赋形成的基本动因、摸清农村资源禀赋现实状况、依据资源禀赋结构条件对乡村进行类型划分,才能有助于"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资源禀赋村庄分类乡村振兴分类治理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发展困境与路径分析——以即墨大欧鸟笼为例

    王忠春韩彩霞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与非遗发展相互赋能。从逻辑进路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非遗发展注入新生元素动力,为非遗发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持;二是非遗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非遗凭借其乡土性、可塑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乡村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乡村振兴视野观察即墨大欧鸟笼现状,虽然凭借其历史渊源、材料精细等优点,日前发展势头良好,但依然面临传承链不牢固、传承人生活窘迫、品牌意识薄弱、机械生产冲击等难题。积极探寻大欧鸟笼发展策略,为大欧鸟笼发展培育活态传承人,延长文化产业链,健全电商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

    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鸥鸟笼

    东北边境城市民俗展演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作用

    张雅难曹萌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俗展演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考察分析新世纪以来东北边境城市的民俗展演,大致呈现出以下三种特点:一是诸如传统音乐演奏、舞蹈表演、传统服饰展示、手工艺品展示等多样的展演形式;二是民俗节庆活动成为主要内容;三是展览、文化论坛和座谈会等文化交流活动是民俗展演的重要舞台。民俗展演不仅展示了东北边境城市的多元文化,还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民俗展演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与活态传承

    林洪婧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其他茶品类和茉莉花茶产区难以取代的价值,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力量。"活态传承"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领域的重要概念,其理念与"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核心要义高度契合,能够有效激发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遗产自身生命力和造血能力。本文以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遗产为研究主体,通过细致分析其当代价值,并结合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保护举措和现存问题,为实现茉莉花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传承,探索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遗产当代价值活态传承

    祁韵士与李銮宣生平事迹比较

    张艾云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山西名士祁韵士、李銮宣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出身于乾隆年间的书香世家,科举入仕,被流放新疆丰富了人生阅历,为创作积累了素材,讲求经世致用思想并在各自领域付诸实践,品格清介,不畏强权。同时不同之处亦较多,祁韵士仕途坎坷,好友多名儒、伟公,子孙贤孝;李銮宣政绩颇多,好友多诗人、同僚,家庭不幸,孤独终老。由于发展轨迹、喜好交往、人生态度各不相同,二人虽为师生,但没有深入接触。

    祁韵士李銮宣新疆经世致用

    抗战时期日本对我国东北金融统制研究

    关心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实现对我国东北金融的掌控,筹建了伪满洲中央银行。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形势变化,日本对我国东北金融机构的管理也不断强化。日本迫使我国东北原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增资,并通过强制合并与改组,解散或并入伪满洲国新银行体系,从而实现其对我国东北地区金融资源的集中和统一管理。日本根据军事战略和产业开发需要,对我国东北地区银行网点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加强对重要战略地区的网点建设,以支持其军事行动和资源掠夺。日本通过伪满洲国政府颁布法律法规,限制我国东北地区民间资本的活动,确保金融资金主要流向对其侵略活动有益的军工企业和资源开发企业。日本通过一系列金融统制措施,实现了对我国东北金融的全方位统制,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日本东北伪满洲中央银行金融

    西部边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机制探析

    马金龙田鑫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西部边疆建设关键看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当前学界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研究比较丰富,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研究成果付之阙如。基于此,从西部边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困境出发,提出西部边疆基层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依法治理、提高执政本领、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工作积极性等对策,为提升西部边疆基层治理水平与治理效能提供可行性理论参考。

    西部边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

    新时代少数民族职业道德的现代变迁与新发展

    谭贤楚谭萍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少数民族职业道德作为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发生了明显的现代性变迁,加强其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有效发展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少数民族职业道德,有效把握其现代变迁及其成因是关键。少数民族职业道德的现代变迁主要表现为"'义'和'利'观念变化、职业道德观念改变与就业观念变迁",成因主要有"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刺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等。据此,文章提出了民族职业道德新发展的路径为"顺应新时代要求对民族职业道德进行更新与变革、培育优秀职业道德践行主体、培育个体道德品质及其职业道德的创造性",进而指出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我国民族职业道德及其现代体系,是有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路径。

    民族职业道德现代变迁新发展基本路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问修养的三重要素及其辩证关系

    吴恺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问修养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学问积累需要知识的丰富,修养提升需要品德的历练。学问修养的三重要素包括知识和道理、心态和情绪、境界和视野,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人们没有辩证、圆融地处理这三个方面之间关系时,会出现三者相互阻碍的情况。只有理顺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加强学问修养,才能把自己培养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学问修养知识和道理心态和情绪境界和视野

    新时代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回顾与理论创新

    王丽华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突发事件层见叠出。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了理论创新。梳理总结新时代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与理论创新,对于解决新时代社会矛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实践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