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才强国视域下首都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邵丽华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北京人才工作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是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北京市已明确作出"力争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战略支撑"的部署要求。首都教育系统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全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理部分人才高地示范区经验做法、首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有效意见。

    人才强国首都教育人才队伍

    数实融合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风险挑战及应对机制研究

    周晔李渴新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人类社会已全面朝向数字时代转轨,数字技术和现实已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实现了深度融合,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促进各行各业的变革,包括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工作。以数实融合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作为切入点,从技术、主体、接受三个维度分析数实融合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风险,阐述在数实融合背景下,立足学生发展,提出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高校引领力、凝聚力、感染力的实践路径。

    数实融合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对机制

    加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党建工作的实践逻辑

    康娜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党建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是更好担负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高校党委必须充分发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机制优势、能力优势和文化优势,统筹处理好党的领导与行政领导、民主与集中、自我革命与监督考核、决策与执行以及价值引领与行为引导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断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优势,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实践逻辑

    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首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思考与路径探索

    何情张熙雨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担负着龙头作用,首都高校高质量发展又具有其特殊的时代要求。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高校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首都高校组织部门要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深化对高质量组织工作与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的思考和实践路径的探索,更好地服务首都高校高质量发展。

    首都高校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路径探索

    新文科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研究

    钱周伟侯千慧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瞄准高质量发展远景,如何厘清和正视发展进路中的内生性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应该"新"在何处,如何回答好学科改革创新等问题都亟待深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深植新文科建设,打破学科条块分割的藩篱,坚守学科本位;突出实践旨趣,强化生活空间和教育场域的联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内容与形式。在两者的交融中达成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自觉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规律的探究,赋予全新的发展活力和时代蕴藉。

    新文科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学科建设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新文科课程及其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徐琳年智英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深化,《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在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时代性、现实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理性思维力和实践动手力。以工商管理专业的"培训与督导"课程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期找到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应用文科人才培养路径。

    项目式学习(PBL)新文科课程模式教学模式

    数智赋能新文科建设的系统思维与路径

    李倩茹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新文科建设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数智技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探讨数智技术赋能要坚持"文"的学科属性、以中国价值引领数字时代文科人才培养、数智驱动新文科教学模式系统化重构的新文科建设思路.提出数智赋能新文科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体系结构、教学范式、教育内容、教育治理五个维度的创新,实现培元融通的课程方案重组,以期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数智赋能新文科建设系统思维人才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职业教育研究

    李岩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通过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于职业教育的道德底蕴,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职业教育的内在机理,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职业教育的实践进路,包括强化理论学习、推进"三教"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创建育人条件、探索"中文+职业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教育赋能机理实践进路

    新时代医学院校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践与探索

    蒋波步凯孔群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时代价值。北京协和医学院立足百年校史,从课程创新、文化建设和媒体融合三个方面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探索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的新路径,为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提供借鉴。

    科学家精神协和医学院精神谱系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师思想素养培育研究

    匡小静王素梅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而"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各类课程相结合,成为立德树人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思想素养。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思政理论知识欠缺、思政能力参差不齐、思想素养亟待改善等问题。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思想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教师思想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参考路径。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思想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