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顾明远

月刊

1003-7667

bjb@263.net.cn;bjb@bnu.edu.cn

010-58808310

100875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比较教育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向教育工作者介绍各国教育情况,对外国教育进行研究,以便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外教育比较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本刊适合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决策和管理者,各级各类教师,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关心教育的各届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障不登校儿童受教育权:日本自由学校制度化发展探索

    尹力许文娟
    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的自由学校是专门为不登校儿童创建的校外教育场所.自由学校主张儿童拒绝上学不是一种病,在对不登校儿童进行去污名化价值建构的同时,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教育实践,在保障不登校儿童受教育权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学校由民间教育设施逐渐发展为专门化法人,成为重要的教育服务提供主体.2016年,日本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同等教育机会确保法》明确了对不登校儿童的支援将不再以儿童复学为前提.该法颁布后,改革学校教育、健全校外多样化教育形式等整体性支援措施逐步推进.自由学校的未来发展既需要确保多样化教育的平权性,处理好自由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关系,也要求其自身坚守以更好地服务不登校儿童为旨归,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由学校不登校儿童受教育权多样化教育非营利法人

    儿童友好城市视域下日本地域育儿支援事业流变及审思

    罗喆沈晓敏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引发家庭育儿焦虑,影响生育意愿,地域育儿支援事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地域育儿支援事业作为日本育儿支援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最初的政府单项型育儿援助,逐渐完善形成了多元主体协作下的普惠型与成长型育儿支援体系.主要通过充实地域育儿服务与保育服务、构建地域育儿支援网、开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完善育儿经费支援政策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育儿焦虑,对提升女性就业率、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地域育儿支援事业也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如志愿者数量不足、地域育儿支援工作者与监护人的信赖关系不稳固等,需要结合新形势,立足儿童视角,从法律、政府、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审思与治理.

    日本地域育儿支援育儿友好儿童友好城市

    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国家形象建构及作用机理

    罗生全杨馨洁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科书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形成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美国在国家形象建构方面的典型性,关注其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尤为必要.为此选取美国霍顿·米夫林·哈考特版中学历史教科书《1877年以来的美国历史》,从国家形象的概念解析中确立分析框架,从物质、制度、文化和国民四个维度考察其中的美国国家形象现实样态.研究发现,该版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呈现出整合集体记忆、善用"他者"对比、融入美国价值观、巧用微观史学的建构特征.其中暗含的多维国家形象的内在作用机理是:以国家精英的一致行动为基础,以制度性标准约束与规范其行动路向,以美国价值观作为逻辑主线,以多种叙事模式权威化教科书.

    美国历史教育教科书国家形象

    英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发展与教学策略探析

    王璐林虹池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20年开始,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国家健康教育必修内容成为英国应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了英国政府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英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目标和内容上以心理健康素养为导向,在教学策略上以独立的健康课程为基础,以学科渗透、灵活多样的活动与项目为辅助.在课程发展与教学实施方面,英国重视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安全的教学环境中,通过积极正向引导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消除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其人际关系和社会化的联系.

    英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学策略

    新西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内容与特点

    王俊民袁瑀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新西兰启动21世纪第二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23年初开始分批次实施新课程.本次课程改革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西兰课程》实施十年后,在政府倡导高质量、全纳的公共教育体系背景下展开.新课程延续了"学习者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包容性和个性化学习;将毛利知识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全面融入各学习领域,强调双文化整合与身份认同,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趋势;重构"理解、知道、做"的内容模型和基于学习进阶的学业表现,强化学习领域与课程愿景、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强调通过学科实践和社会情感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表现出从"灵活"走向"明确"的趋势和学科实践取向.

    新西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双文化课程

    加拿大华侨华人新生代大学生的中文教育、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

    郭世宝刘竞舟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文教育使海外中华儿女情系文化身份及归属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以加拿大华侨华人新生代大学生高校中文学习为例,以根茎理论为依据,研究发现:中文学习对身份认同具有流动性、可转换性、以及非线性的特征,这种特质在有序的空间与时间中呈现出连续复杂的交互状态.这种根系的衍生发展体现了学习者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只是浮于表面的族裔身份以及姓氏,而且是一种可持续性的、不断延伸的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此外,家庭环境和特色课程的设置对华侨华人新生代大学生的中文学习、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加拿大中文教育华侨华人新生代身份认同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能够再次确保美国繁荣吗——《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对美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安全影响解析

    谷贤林王垚赟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旨在提高美国科技创新能力,维持和巩固美国科技和经济在全球的领先优势,是一部被美国人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法案中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内容包括强化STEM人才培养、大力支持高等学校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等.在该法案的影响下,美国高等学校与国家利益进一步深度捆绑,有组织科研成为高水平大学知识生产与科学研究的主导模式,美国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趋向均衡,高等学校自治被进一步侵蚀.这些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美国高等教育有组织科研

    西方制裁背景下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元璠璠王建华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高等教育因西方国家的隐性制裁而面临发展危机.欧洲组织终止俄罗斯在博洛尼亚进程中的代表权,停止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禁止向俄罗斯高校提供财政支持;欧美世界大学排名机构停止对俄罗斯高校的宣传,欧美主导的数据库关闭俄罗斯高校访问通道,欧美企业停止向俄罗斯科教机构供应高精设备.俄罗斯高等教育面临退出博洛尼亚进程、学生国际流动受限、高校国际宣传减弱和科研发展受阻等考验.作为应对,俄罗斯高等教育形成了学制上的本土化、国际交流上的向非西方国家转移、学术科研上的自主化等趋势.虽然这些趋势可以暂时缓和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危机,但是同西方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长期脱钩,势必会影响该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

    俄乌冲突俄罗斯高等教育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国际化

    政策转移视角下博洛尼亚进程在非洲的传播:动因、路径与效果

    徐冰娜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洛尼亚进程是21世纪以来最具代表性、影响范围最广的政策转移实践,对全球诸多区域和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博洛尼亚进程在非洲的传播是"胁迫转移"和"自愿借鉴"的产物,其中也蕴含着欧盟扩散欧洲教育发展经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诉求和目标.博洛尼亚进程在非洲的传播涉及技术性运行机制、工具、标准和规则等显性的内容,也涉及价值观念等隐性的内容.博洛尼亚进程在非洲的传播采取直接传播、间接效仿、中介传递"三维一体"的传播路径,实现输出方主导、输入方主动和第三方推介的有机融合.博洛尼亚进程引发非洲区域、次区域和国家在教育政策、制度和实践方面的变革与转型,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政策水土不服、政策失灵的问题与挑战.

    政策转移博洛尼亚进程非洲教育国际传播

    "本国导向"抑或"全球关照"——德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研究

    谢德新王雅卓
    95-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援助作为国际教育援助的重要内容,是德国开展国际援助的具体行动之一.为更好地维护德国国家利益,推广职业教育经验以及承担国际责任道义,德国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目的是提升德国国际影响力、服务文化外交战略以及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德国在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实践过程中,致力于加强援助组织机构建设、帮助受援国完善职教制度、探索三方合作模式,呈现坚持"权力-利益"的"本国导向"、兼顾"正义-公益"的"全球关照"、注重"语言-文化"的"文明力量"的特征.无论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如何复杂多变,德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始终坚持以国家权力与利益为主,兼顾全球公益与道义的价值取向和战略意图.

    职业教育教育援助对外援助国家利益国际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