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顾明远

月刊

1003-7667

bjb@263.net.cn;bjb@bnu.edu.cn

010-58808310

100875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比较教育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向教育工作者介绍各国教育情况,对外国教育进行研究,以便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外教育比较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本刊适合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决策和管理者,各级各类教师,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关心教育的各届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水平大学布局特征及中国高等教育开放策略选择

    李立国田浩然王敬尧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一带一路",中国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同各国实现更全方位、更具深度的互通互鉴.基于2024年QS大学排行和世界银行数据考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大学布局情况发现,QS总榜上全世界约1500所高水平大学中有572所属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到总榜学校数量1/3以上,其中部分大学和优势学科进入世界顶尖行列.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可以分为"高水平—大规模""高水平—小规模""低水平—大规模"和"低水平—小规模"四种类型.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中国可采取不同的高等教育开放策略.

    一带一路大学排名高水平大学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研究

    罗婉琦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经过30年发展,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走过从单一到多元、从双边到多边的发展进程.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在这一倡议引领下成果显著.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合作办学层次整体偏低以及合作办学学科分布不均衡,都对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可持续性发展构成挑战.前瞻未来,中国与俄罗斯需注重依托国际组织,构建以服务两国国家战略为主导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对接两国发展战略规划,协同推进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均衡合作办学专业,促进学科共生发展,从而推动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迈向更高的发展层次.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教育开放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合作:可为、难为与何为

    李郁瑜
    22-2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育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在教育领域推进务实合作、增进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的基础性重要支撑.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关系持续提质升级,"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观念已成为共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教育合作需求增长与外部竞争加剧、语言人才短缺、政策制度资源衔接等方面挑战.为推进中国-中亚教师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定位区域教育合作的新结构,注重对接中亚各国发展战略,创新数字智能教学模式,重视教师语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区域教育合作的制度,推动教育合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教师教育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教育研究回溯与展望——基于2013—2023年教育学双核心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安亚伦黄诗涵王雪双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学者围绕"一带一路"教育主题在国内教育学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78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教育研究发文数量呈"倒U型"发展趋势,研究作者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作者之间合作关系不强."一带一路"教育研究机构具有专业化、聚集性特征,但机构之间的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够."一带一路"教育研究热点集中在高等教育合作研究、教育国际化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三大领域;研究前沿聚焦于跨境教育研究、来华留学生研究、全球教育治理研究、全球胜任力研究四大主题.未来,"一带一路"教育在研究理念上,要强化大局观、全局观,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在研究方式上,要加强联合研究,加快形成"一带一路"学术共同体;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多元循证,积极开展实证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前沿研究.

    一带一路教育研究教育学双核心期刊可视化分析

    高校招生公平的美国制度变革——美国高校平权行动的缘起、废止及影响

    薛二勇李健张俊姣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平权法案对高校招生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引发了高校平权行动.实施近半个世纪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废止平权行动,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高校基于国家利益开展平权行动,综合种族在内的多因素招生,以学生群体多样性为行动目标,将种族因素作为录取学生的加分项.平权行动在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反对歧视与逆向歧视、个体平等与群体平等、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法理讨论与价值冲突.平权行动废止在美国产生严重分歧,反对者认为其违背公平理念,加重种族隔离,影响国家安全;赞同者认为其遵守宪法公平原则,消解种族不平等,破除种族刻板影响.未来,美国高校招生公平改革将重在重塑公平价值理念,重构多元招生格局,重调卓越教育机会,优化黑人高校发展.

    平权行动教育公平高校招生民权法案美国

    博洛尼亚进程为何具有全球影响力——基于"规范性权力"视角的分析

    杨瑷伊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效仿,可通过规范性权力的理论视角探究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因.规范性权力在国际关系领域指的是一种塑造"正常"观念的力量,博洛尼亚进程则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被塑造为一种能够定义"正常"观念的全球高等教育规范,这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技术工具提供了标准和规范,为博洛尼亚进程赋予去政治化和跨越空间维度的可能性;第二,博洛尼亚进程是由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协商程序推进的,其复杂且横向交织的沟通网络推动其自身的合法化和制度化;第三,博洛尼亚进程的内容和原则具有世界性,它不仅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原则相一致,而且大学的欧洲历史起源也增强了其权威性.

    博洛尼亚进程欧洲高等教育区规范性权力高等教育规范教育影响力

    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新兴理论视角——基于简·奈特知识外交思想的分析

    刘童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化趋势受多种因素阻滞,全球化发展面临转型.在此背景下,仍然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地位格局、话语权力、实力差异会加剧全球对立与国家间博弈.知识外交理论由简•奈特率先提出并加以阐述,为审视各类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知识外交理论注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创新领域中,知识的全球流动对于建立或加强国家间联系、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作用.现阶段已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案例充分体现了知识外交的理念及特征.但知识外交理论若想进一步应用还须反思:如何基于知识的流动,重塑国际高等教育格局;如何平衡知识外交与知识权力二者的价值排序,高等教育如何发挥在知识外交中的引领作用.

    知识外交高等教育国际化知识分享知识跨国流动

    后发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赶超陷阱与路径突破

    张伟
    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发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时,往往因措施激进而陷入进退失据的赶超陷阱,这主要表现在教育发展中数量与质量的失衡、继承与模仿的失序、效益与公平的失范.教育现代化赶超陷阱是多重因素交互叠加的产物.其中,理论供给能力不足、教育功能定位矮化、发展路径选择失调与国际环境日趋逼仄是引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要突破教育现代化赶超陷阱,后发国家必须着力打造内外交融式知识创新系统,筑牢教育育人为本的功能定位,重塑自主导向型发展路径架构,同时积极参与共赢式国际教育资源分配格局的构建.

    教育现代化赶超陷阱比较劣势后发国家

    国外教师专业眼光研究:视域结构、影响因素与研究进路

    欧阳嘉煜汪琼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专业眼光指的是教师留意、理解和解决教育事件的独特方式,反映出教师所具有的情境化的综合性教学品鉴能力,其理论意涵对职前教师培养课程设计、在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产出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已有研究指出,教师专业眼光的视域结构主要包括注意和推理两个子过程,该操作化定义揭示出教师理解教学的两个关键步骤,适用于在各种教学情境中确定教师专业能力的外在表征属性.其中,教师的学科背景、教龄长短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活动设计都会影响教师专业眼光的发展.当前教师专业眼光相关实证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研讨课堂实录视频的单一情境,未来研究应在更综合丰富的情境中对教师专业眼光建模,并进一步探索加速教师专业眼光发展的培养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眼光课堂实录视频网络教研

    书包治理——印度教育减负关键策略探析

    姜冠群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放中小学生身体,促进学习观念转变,推动学校整体改进,维护国家课程权威,印度政府大力推进教育减负,其关键策略在于书包治理.书包治理的关键主体涉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材编写和出版机构、学校、教师和家长.书包治理的直接措施是规定书包形状,限制书包重量;核心措施是精简教材内容,限制教学科目,减轻作业负担;保障措施是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减少书包附加物,提供书包称量机,监管书包重量.虽然印度书包治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广泛支持,但是由于中央政府教育投资不足、地方政府机构问责不力,书包治理陷入"局部空转"的境地,甚至引起社会对于学习危机和书包过重的新争议.

    印度教育学业负担学生减负书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