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田亚平

双月刊

1006-1703

bjmy@china-isotope.com

010-68525141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号305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Journal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同位素公司主办的医学刊物,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兼顾的原则,集中刊登国内标记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其他非同住素标记免疫分析、免疫荧光分析等)领域内的理论、应用及技术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节腔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积液情况、膝关节功能及ACPA水平的影响

    吴旭强郑冰顾维杰朱勇...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积液情况、膝关节功能及抗瓜氨酸肽抗体(AC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R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等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rhTNFR:Fc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积液情况、膝关节功能及ACPA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关节积液深度、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AC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难治性RA患者关节腔内注射rhTNFR:Fc疗效明显,能够减少关节积液量,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积液膝关节功能抗瓜氨酸肽抗体

    老年高血压及痴呆患者IGF-1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金静蒋静任敏但刚...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与老年高血压及痴呆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其相关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老年高血压伴痴呆、老年高血压无痴呆2个研究组,门诊老年无高血压且无痴呆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上述3组受试者的IGF-1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和痴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结果(1)老年高血压伴痴呆患者的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无痴呆患者(分别为70.3±38.5μg/L和88.7±26.2μg/L)(P<0.05);(2)老年高血压伴痴呆患者、老年高血压无痴呆患者的IGF-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IGF-1水平(111.3±40.1μg/L)比较显著降低(均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F-1、高血压病史、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可能是老年高血压伴痴呆的危险因素(OR>1,P<0.05),性别、年龄、空腹血糖、TC、HDL-C、LDL-C、TG、hs-CRP不是老年高血压伴痴呆的危险因素(OR<1,P<0.05);(4)IGF-1水平与老年高血压伴痴呆相关性的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95%CI 0.823~0.955,P<0.05);IGF-1为93.5μg/L时,对本组病例诊断老年血压伴痴呆的灵敏度为0.927,特异性为0.71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IGF-1水平显著低于无高血压人群,而高血压合并老年痴呆患者IGF-1水平进一步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血压和痴呆均为导致IGF-1表达下降的重要因素.IGF-1下降、高血压病史、左室后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增加可能是老年高血压伴痴呆的危险因素,IGF-1水平降低对老年高血压伴痴呆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老年高血压痴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妊娠相关蛋白A对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及与卒中风险的关系研究

    田亚玲张维贞倪艺芸郑洋...
    128-13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心房颤动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01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纳入房颤组,依据患者的病史分为阵发性房颤组(PaAF组)57例,持续性房颤组(PeAF组)4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PAPP-A的血清学水平,计算房颤组的CHA2DS2-VASc评分,绘制ROC曲线,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房颤组PAPP-A血清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中各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AF组、PeAF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AF组PAPP-A血清学水平高于PaAF组.PAPP-A诊断心房颤动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02、60.4%、83.9%.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房颤组患者PAPP-A血清学水平与CHA2 DS2-VASc评分呈正相关(r=0.403,P<0.001).结论 PAPP-A对心房颤动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相关.

    心房颤动PAPP-A诊断价值CHA2DS2-VASc评分

    52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周芬刘彪陈金妮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儿童变应性鼻炎常见过敏原及其分布特征,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科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门诊收治52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的血清进行过敏原29项检测,依据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并对多因素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敏原总阳性率为78.79%.其中吸入性过敏原总阳性率为73.30%,食入性过敏原总阳性率为31.82%.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前三位分别为牛奶、虾/蟹、鸡蛋白.男童过敏原阳性率为81.01%,女童敏原阳性率为74.12%.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猫毛皮屑、鸡蛋白阳性率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儿童变应性鼻炎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虾/蟹、鸡蛋白为主.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有助于了解变应性鼻炎患儿的过敏情况.

    儿童变应性鼻炎过敏原

    基于LIS系统数据建立广西南宁地区0~12岁健康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参考区间

    易莉玲韦尚谋朱春玲韦玉红...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数据,建立广西南宁地区0~12岁健康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筛选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0~12岁健康儿童共2314例为参考人群,另筛选240例为参考区间验证组.将研究对象分为<28d、28d至<1岁、1岁至<3岁、3岁至<6岁、6岁至<9岁、9岁至<12岁6个年龄组.使用四分位间距法剔除离群值后,采用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分析数据分布特性,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ALP水平在性别、相邻年龄组间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ALP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非参数法(P2.5~P97.5)建立血清ALP参考区间.结果 剔除离群值、重复值后,共2256例纳入研究,数据呈偏态分布.ALP水平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呈正相关(r=0.526,P<0.05).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组合并,最终建立血清ALP的参考区间:105.98~288.03U/L(<28d)、136.60~350.40U/L(28d至<3岁)、153.00~354.10U/L(3岁至<12岁),并通过验证.建立的参考区间与试剂说明书、行业标准提供的参考区间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0~12岁健康儿童血清ALP参考区间,对于提高儿童血清ALP检测在本地区临床实验室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区间健康儿童碱性磷酸酶实验室信息系统

    Aqp5-C末端截断小鼠的构建及其潜在应用

    王晓彤陈豪李德泽李飞娜...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Aqp5蛋白的C末端结构对其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Aqp5-C末端6个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小鼠,验证Aqp5-C末端6个氨基酸缺失对该蛋白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并初步比较研究此突变小鼠的肺脏组织结构和转录组的改变,探讨该突变小鼠用于Aqp5功能研究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基于gRNA的CRISPER Cas 9技术构建Aqp5末端6个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小鼠(Aqp5-p.I260*)并进行序列鉴定,采用组织切片、荧光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手段明确突变蛋白在肺泡上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和突变小鼠肺组织结构,采用转录组测序研究突变小鼠肺脏基因差异表达.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qp5蛋白C末端截断小鼠,发现p.I260*改变了亚细胞定位,Aqp5-p.I260*鼠肺泡数目少于野生鼠;Aqp5-p.I260*小鼠肺组织的转录组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发育和造血细胞谱系等通路,其Aqp5功能缺陷后诱发炎症相关通路基因(Hspa1a、IL-1β、Col3a1等)的表达水平改变.结论 本研究在体验证了小鼠Aqp5蛋白C末端6个氨基酸缺失突变对该蛋白细胞膜定位的关键作用,表明了以该小鼠作为Aqp5功能缺陷模型探讨Aqp5蛋白在肺发育和骨髓造血、炎症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的潜在应用价值.

    水通道蛋白5基因突变细胞膜小鼠模型转录组

    荧光酶联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一致性分析

    张旭东向莉李启亮李珍...
    151-156,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荧光酶联免疫法的Immuno CAP系统为标准方法,探讨免疫印迹法的Allergy Screen系统的检验效能及在不同系统疾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至2022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的过敏原致敏患者血清样本4525份,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呼吸系统疾病组、消化系统疾病组、多系统疾病组和其他系统疾病组.采用Allergy Screen系统检测血清中的户尘螨、粉尘螨、烟曲霉、猫毛、狗毛、豚草、艾蒿、葎草、鸡蛋、牛奶、蟹、虾过敏原sIgE.对Allergy Screen系统的检验效能、可靠性、级别一致性和不同疾病系统组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 在检验效能上,Allergy Screen系统猫毛过敏原灵敏度最高为0.75,特异性为0.95.其次为蟹过敏原,灵敏度为0.57,特异性为0.89.Allergy Screen法检测各过敏原的Kappa值在0.122~0.866之间.豚草一致性好,Kappa值为0.866.Allergy Screen系统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对粉尘螨、艾蒿、猫毛等级相关性均>0.7,关系非常紧密.其中粉尘螨相关性最佳,为0.757.Allergy Screen系统检测不同过敏原中,总体一致率为65.6%~90.3%,阴性符合率一致率为81.5%~97.9%,阳性一致率为9.1%~70.5%.在不同系统疾病组间检验效能比较,特异性在各系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lergy Screen系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适用于临床过敏原筛查检测.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AllergyScreenImmunoCAP

    高灵敏化学发光法特异性检测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方法的建立

    冯杰高艳红井三有赵强...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双位点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建立一种高灵敏度测定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方法 将样本与预包被有抗促甲状腺激素(TSH)抗体的超顺磁珠,以及抗TSH-碱性磷酸结合物添加到反应管中共孵育,待测样本中的TSH通过夹心法与磁珠和抗TSH-碱性磷酸结合物与形成双位点复合物.与磁珠结合的复合物吸附到磁场上,用缓冲液洗去未结合的物质.加入发光底物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3-磷氧酰)-苯基-1,2-二氧环乙烷二钠盐[3-(2-spiroadamantane)-4-methoxy-4-(3-phosphoryloxy)-phenyl-1,2-dioxetane,AMPPD],测定相对光子强度(RLU),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中TSH的浓度.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TSH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003μIU/mL,批内CV小于1%,总CV小于3%,正确度样本实测值与靶值之间相对偏差均在±12.5%范围内,线性范围为0.005~100μIU/mL且相关系数(r)高于0.9900.开封稳定性试验的相对偏差<10%.结论 该方法检测血清TSH浓度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广、稳定性强的优点,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可以推广使用.

    促甲状腺激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

    基于我国WS/T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验证

    吴秀镯齐天琪曾洁刘雪凯...
    162-16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对迈瑞高敏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TRAb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参照最新WS/T文件,以Roche Cobase 601电化学发光法(ECLIA)作为已验证的检测方法,对迈瑞CLIA的精密度、基于患者血清的正确度、线性、检出限、参考区间进行验证,评价迈瑞与Roche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迈瑞CLIA检测TRAb的批内CV为1.56%~4.60%,实验室内CV为1.65%~5.19%;与Roche ECLIA的实验室相对差值为-3.6%;在0.02~44.00IU/L范围内线性拟合方程Y=1.040X+0.636,线性系数R2=0.990;24个检出限临界值数据22个(91.7%)≤0.3IU/L;20个健康体检者血清TRAb检测结果仅1个超出参考区间≤1.9IU/L;与Roche ECLIA的诊断总符合率90%,阳性符合率75%,阴性符合率100%,Kappa检验值0.7826(P<0.001).结论 迈瑞高敏磁微粒CLIA的精密度、基于患者血清的正确度、线性范围、检出限均符合厂家声明,参考区间经验证可转移至我实验室使用,与Roche的诊断符合率较好,该方法性能能满足本医院临床检验需求.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高敏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性能验证符合率

    通过精神分裂症差异基因建立针对结肠癌的预后分析及预测模型

    沈静蔡辉俞刚潘巨龙...
    16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精神分裂症与结肠癌之间差异基因的相关性,以及这些差异基因对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建立结肠癌预后生存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选取精神分裂症(SCZ)数据集,并从TCGA数据库获得结肠癌(COAD)相关基因.对SCZ数据集进行Limma分析,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机器学习鉴定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运算符(Lasso-Cox)回归用于识别与COAD生存预后相关的候选基因,并最终得到4个风险相关基因用于建立COAD的风险模型.绘制ROC曲线和Kaplan-Meier(KM)分析曲线用于评估模型的诊断效果和预后生存能力.然后建构预后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性能.最后我们对这4个基因进行GSVA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以探讨其与COAD预后相关的可能机制.结果 通过筛选,我们找到了4个与COAD预后相关的候选基因(ATP6V1B1、C1orf61、CCKBR、CRHR1),并构建了预测模型(C-index为:0.750)(AUC 1年0.84,AUC 3年0.80,AUC 5年0.80)(KM中P=2.3×10-10).这些基因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此外,这4个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有较强的关系,可能是导致COAD预后差异的原因.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构了一个包含4个候选基因的预后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这些基因可能与免疫细胞浸润有关,为揭示COAD的预后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精神分裂结肠癌机器学习预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