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田亚平

双月刊

1006-1703

bjmy@china-isotope.com

010-68525141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号305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Journal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同位素公司主办的医学刊物,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兼顾的原则,集中刊登国内标记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其他非同住素标记免疫分析、免疫荧光分析等)领域内的理论、应用及技术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L-6、PCT、CRP对老年人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李孟涵蔡力力李玉茹曹荟哲...
    785-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3者在老年人细菌性血流感染(BS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4例60岁及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16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为BSI组,88例血培养阴性患者为对照组,另根据血培养结果将BSI组分为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组和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组.采用SPSS 25.0软件比较BSI组与对照组、G+菌感染组与G-菌感染组之间IL-6、PCT和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3者单独或联合检测对BSI的诊断效能.结果 BSI组IL-6、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G-菌感染组IL-6、PCT水平明显高于G+菌组(P<0.05);单项检测ROC曲线下面积PCT>IL-6>CRP,3者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项检测,且特异性明显优于单项检测,为97.1%,灵敏度为62.1%.结论 IL-6、PCT、CRP 3者联合检测对老年人细菌性血流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IL-6、PCT可有效鉴别G+菌与G-菌感染.

    血流感染老年人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

    抗核抗体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子宫胎盘血流指数的关系

    鲁红艳王雪影王小兰
    789-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与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孕妇子宫胎盘血流指数的关系.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共纳入80例URSA孕妇,其中40例接受LMWH治疗,另外40例未接受LMWH治疗,2组ANA阴性(-)和ANA阳性(+)各20例.借助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进行2D多普勒测量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和3D超声测定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并对所有女性进行血清ANA测定.结果 未接受LMWH治疗和接受LMWH治疗的ANA(-)URSA孕妇分娩孕周、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ANA状态如何,未接受LMWH治疗和接受LMWH治疗的URSA孕妇间PI、VFI、F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接受LMWH治疗的ANA(-)URSA孕妇VI值显著高于未接受LMWH治疗的ANA(-)URSA 孕妇(20.02±6.06 vs 11.60±3.04,P<0.001).仅考虑 ANA(-)URSA 患者,VI用于区分接受和未接受LMWH治疗孕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标准误=0.053,P<0.001,95%置信区间=0.785~0.993),VI临界值为16.05,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100.0%.结论 LMWH可能对于恢复ANA(-)状态下URSA女性VI的生理血流供应具有潜在的有益作用,但是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彼此之间的关系.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抗核抗体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胎盘血流低分子肝素

    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王金英张子然郑伟
    794-798,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总免疫球蛋白E(tlg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准确识别和区分过敏性哮喘患者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呼吸科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成人患者717例,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全自动特定蛋白仪BN Ⅱ和瑞典Phadia AB公司Phadia 250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分别检测患者血清tlgE和过敏原sIgE,对血清tlgE和sIgE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tlgE和sIgE的总阳性率分别为50.5%和34.4%.室内过敏原比食物过敏原更常见.过敏原slgE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户尘螨(d1)、霉菌和酵母组合2(mx2)和狗皮屑(e5);致敏重度率前3位的为e5、食物组合5(fx5)和d1.对于e5和mx2,男性s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多重过敏患者占sIgE的阳性患者的66%,青年组和老年组较中年组更为常见.d1阳性样本中合并至少其他一种过敏原的患者占到87.1%.结论 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lgE和sIgE水平,有助于区分和鉴别过敏性哮喘.研究发现,在成人过敏原阳性患者中,d1、mx2、e5为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青年男性是更易致敏的人群;青年和老年群体通常会出现多重致敏的现象.

    支气管哮喘过敏原总IgE特异性IgE成人

    雌二醇片改善绝经女性下生殖道环境对阴道镜下病变检出率的作用研究

    朱修香徐灵王立锋杨宝华...
    799-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绝经女性使用雌二醇片对阴道镜下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妇科宫颈门诊具有转诊阴道镜指征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在行阴道镜检查前1周开始给予雌二醇片治疗,每次0.5mg,每天1次,连续使用1周;对照组阴道镜检查前未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阴道镜检查结果、患者疼痛、阴道镜满意度、雌激素水平、阴道镜检查总体评价以及用药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以及筛查前合并生殖道症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检出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7.00%)(P<0.05),试验组宫颈慢性炎症占比(19%)明显低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宫颈癌占比、HSIL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后1周,试验组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低于用药前,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用药前(P<0.05),且试验组患者血清LH和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LH、FSH及E2水平在术前和术后1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停药1周后血清FSH、LH水平恢复原状,E2下降到原来水平.试验组绝经年限<5年、5~10年及>10年的患者阴道镜检查评估为较充分占比明显均高于对照组,宫颈鳞柱交界区部分可见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有轻微的乳房胀、下腹胀及外阴饱满感,停药1周后上述症状消失.结论 绝经女性使用雌二醇片能够明显减轻阴道镜活检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阴道镜检测满意度,通过改善局部雌激素水平,使得阴道壁及宫颈正常组织雌激素水平提高,碘实验非病变部位着色,凸显病变组织的碘实验不着色,使得阴道镜下活检取材更准确,提高老年女性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阴道镜下诊断率.

    绝经女性阴道镜检查雌二醇片检出率

    体检人群中老年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研究分析

    满霞钱波
    805-808,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体检人群中老年女性阴道清洁度及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来我疗养院进行体检的共3198例老年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结果 3198例阴道分泌物中,清洁度Ⅰ~Ⅱ度2417例(75.6%),Ⅲ~Ⅳ度781例(24.4%),检出真菌16例(0.5%)、滴虫0例(0.0%)、线索细胞30例(0.9%).60~74岁组清洁度Ⅲ~Ⅳ度检出率高于75~89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度Ⅲ~Ⅳ度检出率不同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冬季显著高于春季(P<0.001)、夏季(P<0.0083)、秋季(P<0.001),夏季显著高于秋季(P<0.0083).60~74岁组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检出率高于75~89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索细胞检出率不同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夏季显著高于秋季(P<0.0083).结论 体检人群中老年女性阴道清洁度下降,真菌、滴虫、细菌感染率不高.60~74岁老年女性异常阴道清洁度检出率较高.冬季异常清洁度检出率较高,夏季细菌感染率较高.

    老年女性真菌滴虫线索细胞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田奎朋单志灵张柯李玉雪...
    809-812,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住院病房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送检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样本检出的578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3年期间住院病房老年患者送检样本共分离出654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为8.91%(654/7341),占第四位,其中下呼吸道来源578株,构成比为88.38%.老年患者检出鲍曼不动杆菌以重症监护室检出率最高(27.22%).57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21年的26.76%,上升至2023年的56.30%;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从2021年的28.17%、17.95%和25.53%,上升至2023年的54.24%、50.50%和46.81%;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从2021年的33.33%,上升至2023年的59.57%;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从2021年的8.45%和28.13%分别上升至2023年的22.77%和50.37%;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从2021年的21.13%上升至2023年的33.90%.结论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来源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较高,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高度耐药,临床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肝素结合蛋白联合炎性细胞因子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邵丽娇王鑫闫丽静牛艳慧...
    813-817,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炎性细胞因子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即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在我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26例为肺炎组和在我院体检健康的人群126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组患者入院后进行为期28d预后状况跟踪,根据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45例、生存组81例.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检测血清中HB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中HBP与IL-6、IL-8、IL-10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P、IL-6、IL-8、IL-10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和肺炎组血清中HBP、IL-6、IL-8水平显著升高,与肺炎组相比,研究组HBP、IL-6、IL-8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和肺炎组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与肺炎组相比,研究组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中HBP水平与IL-6、IL-8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IL-10呈负相关关系(P<0.05).死亡组血清中HBP、IL-6、IL-8的水平与生存组相比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HBP、IL-6、IL-8、IL-10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 值(Z=8.728,P=0.003;Z=10.046,P<0.001;Z=10.694,P<0.001;Z=6.402,P=0.006).结论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中HBP水平和炎性细胞因子IL-6、IL-8明显升高,IL-10明显降低,HBP联合炎性细胞因子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肝素结合蛋白炎性细胞因子重症肺炎脓毒症预后

    石家庄地区儿童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流行特征分析

    杜鸿飞郭映辉张晓双黄晶...
    818-822,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石家庄地区0~14岁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的分布情况,为相关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 991例疑似食物不耐受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按照不同性别、年龄及其敏感性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食物不耐受分布特征.结果 8 991例儿童中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6.56%.其中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前4位依次是鸡蛋(64.24%)、牛奶(52.07%)、小麦(34.86%)、西红柿(26.48%).鸡蛋和牛奶引起的食物不耐受以重度为主,而其他食物不耐受以轻度为主.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发现,各组之间食物不耐受总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牛肉引起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逐步降低,而鳕鱼和蟹引起的不耐受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大豆、大米、鸡蛋、牛奶、西红柿、小麦、玉米引起的食物不耐阳性率在幼儿期最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对鸡肉引起的不耐受阳性率在学龄前期最高.此外,在婴儿期表现出对牛奶的重度敏感,在幼儿期对鸡蛋重度敏感,幼儿期轻度敏感主要集中在大豆、大米、西红柿、小麦、玉米、虾,学龄前期对蟹的不耐受轻度敏感,学龄期对鳕鱼的不耐受轻度敏感,而鸡肉的轻度敏感在婴儿期.男童食物不耐受总阳性率略高于女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鸡蛋、小麦的阳性率男童高于女童,西红柿、猪肉阳性率女童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食物不耐受的发生率高且呈现多重不耐受.年龄和性别对食物不耐受的种类及敏感度有一定影响,这可为本地区儿童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儿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预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准确性评价

    王旭晖王亚萍郭炜牛莉莉...
    823-827,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测中的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80例病例(疾病:脑卒中,时间: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进行检测,根据其住院后1周是否发生相关肺炎分为肺炎组、非肺炎组,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检测,对比不同人群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80例脑卒中患者分级,轻症组NIHSS评分<10分(n=45)、重症组NIHSS评分≥10分(n=35).轻症组CD3+、CD4+、CD4+/CD8+高于重症组,CD8+低于重症组(P<0.05);住院后1周通过检测发现22例出现相关性肺炎,经对比发现肺炎组CD3+、CD4+、CD4+/CD8+低于非肺炎组,CD8+高于非肺炎组(P<0.05);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D3+、CD4+、CD8+、CD4+/CD8+单一诊断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准确率低于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诊断准确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D3+、CD4+、CD4+/CD8+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CD8+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测中应用T淋巴细胞变化不仅可评估患者神经损伤程度,亦可对其是否发生相关性肺炎进行预测,为临床医师及早干预提供参考,值得借鉴与学习.

    T淋巴细胞亚群预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准确性神经损伤程度

    血栓弹力图和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严平许毛宇吴莉青叶小群...
    828-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Caprini RAM)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400例,按照住院期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DVT组(63例)和无DVT组(337例),比较两组常规凝血检验项目、TEG和Caprini RAM评分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指标及多指标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 除性别比、APTT、PLT外,其余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和K值在DVT组中显著降低,而MA、Angle、CI、Caprini RAM评分等显著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R值、Angle、CI、TT、Fib和DD等混杂因素后,K值、FDP和Caprini RAM评分为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基于3者的联合应用模型诊断DVT的AUC为0.890(0.850~0.930),显著高于各单指标.随着K值的升高,DVT发生率逐渐降低(x2=17.872,P<0.001);FDP水平和Caprini RAM评分升高,DVT发生率显著升高(x2=58.950、64.827,P均<0.001).结论 低K值、高水平FDP和高Caprini RAM评分是创伤性骨折患者发生DVT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多指标的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其诊断效率.

    血栓弹力图骨折深静脉血栓凝血指标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