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杨桦

月刊

1007-3612

BJTD@chinajournal.net.cn

010-62989268

100084

北京海淀区信息路48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的体育综合性学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发表教学、训练、科研的最新成果,刊登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摘、科研动态、科技简讯等文章。辟有“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栏目。被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论文学术水平高,学科领域广,信息容量大。发行到澳、日、美、东南亚等国和港台地区。读者对象是国内外体育科技工作者、教练员以及体育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三大球"教练员领导行为结构维度的构建

    于少勇孟欣雨周鹏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练员领导行为直接影响着运动队的训练、比赛和管理,而当前中国"三大球"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尚未建立。采用质性研究、深度访谈、量表测试等方法,构建的中国"三大球"教练员领导行为包括"育""术""势""法""学"5个维度,分别涵盖"率先垂范""授技育人""权变应对""个性关怀""鼓舞激励""监督检查""适度交往""巧妙沟通""抓大放小""果断霸气""主导球队""依规治队""勤于学习"等13个分维度。通过实证检验后所编制的中国"三大球"教练员领导行为各维度的测量量表共含有45个测量条目,具有较高的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跨样本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本研究构建的中国"三大球"教练员领导行为结构维度与西方所构建的教练员领导行为理论截然不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提高中国"三大球"教练员领导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奠定了实证研究的基础。

    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教练员领导行为结构维度

    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锻炼逃避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压力与应对交互作用理论的实证分析

    郭文孟小康刘杨
    1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重自我污名成为当前超重肥胖研究领域的热点命题。然而,现有研究局限于从体重认同威胁、内化社会态度、锻炼动机等认知视角,对体重自我污名影响大学生、成年人锻炼逃避行为的机制进行解释。研究基于压力与应对交互作用理论,从社交外貌焦虑情绪视角,对83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锻炼逃避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锻炼逃避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负面外貌评价恐惧部分中介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锻炼逃避行为的关系;3)社会情绪能力负向调节负面外貌评价恐惧与青少年锻炼逃避行为的关系;4)社会情绪能力调节体重自我污名通过负面外貌评价恐惧对青少年锻炼逃避行为影响的中介过程,起着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不仅拓展了体重自我污名的理论空间,而且也为政府、学校、家庭化解体重自我污名青少年锻炼逃避行为提供了实践对策。

    青少年体重自我污名负面外貌评价恐惧社会情绪能力锻炼逃避行为

    1980-2023:中外关于冬奥会的理论研究回顾与评述

    刘花香周武周陈健
    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运用CiteSpace、VOSviewer等计量分析软件系统梳理过去43年间中外关于冬奥会的理论研究,客观呈现中外在冬奥学术舞台上的现实处境和话语地位,为新时代我国加强冬奥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国外的冬奥学术成果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思想内容、中国则是体育单一学科撑起了冬奥理论研究的半边天;2)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研究团体之间等建立了网状结构的合作关系,中国的研究机构、团体等对外和对内合作的连线相较稀疏,跨机构、跨区域、跨领域的交流和协同尚不足;3)中国关于冬奥会的理论研究在路径上异于国外、在主题上同步国外、在影响力上低于国外;4)国外的冬奥研究轨迹和路径变化呈现出"由点及线到面"的特征,中国则呈现出"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演变特征,前者蹚出了一条内生式构建冬奥知识体系的路子,后者开拓出了一条由"域外借鉴"向"自主探索"方向前进的冬奥研究之路。对未来中国冬奥研究的建议:1)接续输出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成果";2)接续提升我国冬奥竞技实力的国际地位;3)接续探索冬奥理论成果传播的多元化方式。

    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中外研究研究评述冰雪运动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利用指数构建及实践启示

    方雪默陈元欣
    4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场馆的使用功能出发,从服务全民健身和举办赛事活动2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场馆利用指数(CSUI);选取我国大型体育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利用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提高体育场利用率的实践启示,为场馆提供利用率测量指标,亦为提高场馆利用率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场地规模、建成时间、运营主体性质、政府补助情况以及信息技术等因素与体育场利用指数显著相关,赛事SUI和健身SUI的影响因素略有差异。场地规模、建成时间、政府补助情况、信息技术等因素可以对健身SUI进行预测;场地面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对赛事SUI进行预测。实践启示:1)明确场馆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建设规模;2)谨慎考虑"因赛建场",关注新建场馆长久利用;3)重视场馆软硬件环境升级改造,提高场馆利用智慧化和精细化水平;4)扩大财政补助范围,提升场馆公益性开放利用水平;5)深入推进经营权改革,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设计;6)重视本土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7)强化利用指数的推广和应用,为提高场馆利用率提供决策参考。

    大型体育场馆利用指数影响因素实践启示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趋势——基于2015-2021年体育产业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

    钟华梅王兆红
    6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缩小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差距,是缓解我国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着力点。基于2015-2021年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产业统计数据,采用泰尔指数、σ收敛模型和β收敛模型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趋势,以期为促进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在样本考察期,三大区域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量呈"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形态,增速呈"中部>西部>东部"的分布形态;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差异与区域内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趋势,而区域间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由区域间差异转变为区域内差异,且东部省份内部差异是区域内差异的主要来源;σ收敛分析表明全国整体、东部省份、西部省份体育产业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而中部省份体育产业发展差异呈缩小趋势;β收敛分析表明全国整体、中部和西部体育产业发展低水平省份对高水平省份具有"赶超效应",东部体育产业发展低水平省份对高水平省份不具有"赶超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从均衡区域体育财政投入、扩大区域分工合作辐射范围、激活区域体育消费活力方面提出促进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体育产业区域差异收敛趋势泰尔指数σ收敛模型β收敛模型

    体育外交如何而来:基于政治现代性的考察

    于思远刘波
    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思考"体育外交如何而来"是推进体育外交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基础环节。以政治现代性为起点,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对体育外交的路径要素、条件要素与价值要素进行考察。研究认为,体育外交的路径要素在于"体育与外交的耦合形塑了国家间关系的共同体通路"。政治现代性从3个层次上孕育了体育外交发生的一系列条件要素:在现代民主层面包括根本关切与交往规范、政府主导与大众参与、理性竞争与文明互动;在政治制度层面包括官僚主导与科层体制、运行机制与交往格局、官方交往与民间交流;在政党政治层面包括实践愿景与形象塑造、意识形态与实践原则、政策目标与资源配置。研究总结出体育外交发生的5个价值要素:交换敏感的外交信息;表达特定的外交态度;维持稳定的国家间关系;展示国家的软硬实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体育外交发生机理政治现代性现代国家现代体育

    体育健身促进大学生心理繁荣:自主支持感、自主管理策略、获得感与运动量的联合作用机制

    房蕊程文娟王菘
    8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繁荣体现个体的全面健康、积极发展。遵循积极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式,通过全路径链式多重中介模型的构设与检验,探究新时代体育健身自主支持感、自主管理策略、获得感与运动量对大学生心理繁荣的联合促进机制。研究结果:1)健身自主支持感促进心理繁荣的直接、间接路径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7。09%、52。91%;2)中介效应显著的4条间接路径按效果量大小依次为"支持感→管理策略→获得感→心理繁荣(41。77%)""支持感→获得感→心理繁荣(7。09%)""支持感→管理策略→运动量→ 获得感→心理繁荣(1。52%)""支持感→运动量→获得感→心理繁荣(0。51%)"。结论:联合促进机制中,健身自主支持感是重要物质基础与社会基础,既可以直接促进又可以通过中介间接促进;健身获得感是所有中介路径的必经关口,是核心性介质,直接促进心理繁荣;健身自主管理策略是健身自主支持感有效提高健身运动量、健身获得感的主观性技术保障要素,在没有内化为健身获得感之前,对心理繁荣的影响不显著;健身运动量是健身自主支持感、健身自主管理策略内化整合的实践性介质,对心理繁荣的直接影响不显著;相较于健身运动量,健身自主支持感、自主管理策略、获得感更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繁荣促进。中等偏低的健身参与水平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享受新时代健身福祉及其心理繁荣促进。

    体育健身心理繁荣自主支持感自主管理策略获得感运动量链式多重中介

    6~12岁儿童速度素质距离区分化测量方法研究

    刘卫国华仙峰刘昕岱张新新...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拟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构建以突出速度素质本质属性并适应儿童不同年龄特征的速度素质距离区分化测量方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极速跑运动实验,设计有一次性全力、规定时间与规定距离3类极速跑实验,主要利用分段数据拟合方法将4次连续"规定时间极速跑"最后1 s的运动学参数构建个人"平均速度-距离"曲线,找出峰值平均速度对应的距离即个人速度素质适宜测量距离,再将所有个体适宜测量距离对年龄与性别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以实现测量方法分类,从而构建出儿童速度素质距离区分化测量方法体系。研究结果:儿童"一次性全力极速跑"峰值平均速度对应的时间与距离无性别差异但存在年龄差异,6~9岁无差异,9岁以上均有差异;儿童适宜测量距离无性别差异而呈现有条件的年龄差异性,6~8岁、8~10岁、10~12岁儿童适宜测量距离分别为34。44 m、39。42 m、53。80 m;以新方法测量的儿童平均速度均大于传统"50 m"跑。研究结论:6~8岁、8~10岁、10~12岁儿童速度素质应分别采用30 m、40 m与50 m跑进行测量,且经验证新方法更有效。

    儿童速度素质测量方法适宜距离

    基于人工智能的乒乓球比赛视频技战术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于洋金泽辰邱薪竹
    10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乒乓球项目对比赛视频进行技战术分析基本依赖于人工审阅,代价大且效率低。为了提升乒乓球技战术统计方法的效率和全面性,引进入工智能技术对比赛视频实现自动解译,提取更丰富的技战术分析要素,并首次提出了一种面向过程的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法。同时,以孙颖莎的3场比赛为例,从正反手击球质量、转换速度、得分率及得分效率4个方面分析得出了孙颖莎在3年间的技战术变化,从而验证了人工智能解译方法和面向过程的技战术统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乒乓球人工智能技战术分析视频解译

    问题与对策: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

    杨震
    12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的责任使命,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两者融合是近年来思政课改革的必然方向。主要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讨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问题,系统回答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1)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以及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进行内涵界定;2)分析了当前有效融入的困境及其深层原因,主要困境表现在融入意识薄弱、融入内容模糊、融入主体失位、融入方法老旧、融入评价欠佳等,深层原因包括高校管理层面忽视融入的顶层布局、两者语境与特点存在区别、大学生价值观受多元文化的冲突、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与传统体育文化存在距离感等;3)提出有效融合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必须适应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必须遵循思政课中思政要素的主体地位等原则,并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索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思想政治课有效融入思政要素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