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志刚

双月刊

1008-4193

bjwlxywkxb@163.com

0917-3364287 3361018

721016

陕西宝鸡市宝光路44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宝鸡文理学院主办的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刊物,绐终立足周秦文化故地,突出学术理论探讨的特色,坚持“双百”方针,求实创新,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知识创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和认可和学术界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早期制度治党的探索与实践

    库德华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源于党初创之后在新民主主义的孜孜不倦追求中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与实践。党在此时期的思想和行动,内蕴着党百年制度治党的生成逻辑与主要路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首重主义的结合、强化党内制度建设、建构党内民主集中制、严明党内纪律,开始了制度治党曲折前行中的艰辛探索,形成了初步的制度治党思想,得到了制度治党上的经验与教训,深深影响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时期制度治党的形成发展和实践展开,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提供了宝贵启示。

    中国共产党早期制度治党探索与实践

    中国省域数字政府发展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提升路径分析

    高岳林郝佳欣乔英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省域间数字政府发展的成效如何、怎样进一步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施支持度、数字资源供给度、质量监管、平台支撑度、履职能力五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确定指标的得分以及各省份数字政府发展排名,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揭示数字政府关联网络的分布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结合fsQCA方法实证探究促进高履职能力的组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数字政府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数字政府网络呈现南部密集、北部稀疏的格局,数字政府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归纳为环境驱动型、基础导向型和主体驱动型。

    数字政府数字经济fsQCA网络结构

    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科技创新视角

    朱前涛杨一凡
    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数字政府的建设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一体化进程中的"两翼",研究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与机制意义重大。本文以2011-2021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能力存在显著促进效应;影响效应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下存在异质性;数字经济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鉴于此,应通过支持科技创新、加快数字经济的建设、加强数字领域的法制建设以及培养全员的数字素养等措施来切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数字经济政府治理政府治理能力

    中国旅游业经济波及效应研究

    贺佳屈新英
    9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力推动下,旅游业已逐步蜕变成为驱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之一。本研究深度探讨了中国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的综合影响。虽然近期内旅游产业在生产激发效应方面有所减弱,但对其他产业的直接及间接贡献仍旧突出,甚至超越了大多数其他行业。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不足1,这表明其对经济波动的响应相对缓慢;然而,其影响力系数超过1,彰显了旅游业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劳动力集中的领域,旅游业在就业创造方面的表现尤为显著,其就业效应在20个产业部门中位列第二。2020年,新冠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严重影响了其生产和就业。面对这样的挑战,本文建议政策制定者应密切关注旅游业的稳健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疫情等挑战,促使旅游业能够持续恢复并长期繁荣。

    旅游产业经济波及效应生产诱发系数劳动诱发效果

    论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自决权——由"大数据杀熟"引发的思考

    黄琴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杀熟"给个人生活造成多方面困扰。个人信息自决权是有效规避"杀熟"的手段之一。有别于隐私权,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内涵体现为自主自决,是积极控制之权利,其保护对象是具有可识别性和关联性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自决权是一项具体的人格权,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和所承载人格利益的特殊性。传统意义上的具体人格权体系的构造及其内容无法涵盖民事主体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利益。合理设置个人信息自决权作为具体人格权的规范构造,要从权利义务主体、客体范围、权利义务内容三个方面开展。从比较法角度观察,反省我国创设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必要性,能够实现个人信息全面且高度的保护。此外,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创设在我国已具备现实性、客观性及坚实的法律基础,但明确个人信息自决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的法律地位,仍然是亟待完成的一项时代课题。

    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自决权具体人格权隐私权规范构造法律基础

    《明宣宗行乐图》的持续在场与意识再现——运动技能如何表象"行乐图"的时间哲学研究

    安汝杰
    115-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知就是将主观的意识能量对象化为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运行轨迹作为对象化的表象描绘出"行乐图"的整体外观,也正是整一性的"行乐图"的生成揭示出意识主体对于运动技能的立义前提是现在感知的持续在场。瞬间立义无疑是图像意识的当下在场,其内容可以是捶丸运动的全部动作,也可以是其每个动作的意识流程,而每一流程都归属于一个意识外化出来的直观,直观的物质材料就是有待运动意向充实的图像空间,进而"行乐图"构造活动的本质就是行乐者以其运动意向填充图像空间的意识再现过程。"过"是过往,过往是已逝时间客体的表象集合;"程"是图像,是表象集合的观念形态。由此,"过"的时间性与"程"的图像性在时间客体自身在此的意识变异中形成"行乐图"的观念界限。

    《明宣宗行乐图》持续在场意识再现运动技能时间哲学

    郁达夫抒情小说创作转向探析

    邓艮肖如杉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创作极具个人特色,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初期小说创作更是引起了巨大争议。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也一直被贴上"颓废""色情""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感伤"等标签。但是在创作社的转向中,郁达夫展现了极高的政治革命热情,在其早期作品中可以探得这一苗头的"萌芽",后续创作中更是展现了一个内心柔软的抒情作家坚定的革命意志。不可否认,这些创作仍有局限之处,但不能因此否决郁达夫的创作方向转变及为后来者带来的启示与反思。

    郁达夫抒情浪漫主义创作转向矛盾

    疾病书写下城市与人的症候式分析——弋舟"人间纪年"系列小说观察

    李雅妮张耀双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中人的困境不再单纯囿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逐渐呈现出对物质的过分渴求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迷茫。弋舟的"人间纪年"系列小说正是基于此,将目光聚焦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多种病相和城市中人的生存与精神困境。弋舟通过对人的身体病症的描述,暴露了藏匿于城市中人显性疾病下的精神隐疾,以及导致精神隐疾出现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揭示出伴随着"加速社会"而出现的城市病相及其深层病因,并由此给出基于文学维度的灵魂救赎与精神疗愈之路。

    弋舟"人间纪年"系列小说疾病书写症候

    精细化管理视域下高校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谢玲
    132-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不断探索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形式和实践途径,推进和提升高校治理的精细化。通过构建高校内部精细治理的"责任—制度—协作"三维框架,分析当前高校内部治理实践,发现高校内部治理存在着责任不明确、制度规范不健全、部门协作不得力的问题。为此,高校通过构建清单明责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长效协作机制,促进内部精细治理,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

    精细化管理高校治理现代化机制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赵咏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打造教师合作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与应用价值出发,结合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明确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三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形式与路径得以确立,即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实践共同体和基于教师发展中心的学习共同体。

    专业学习共同体高校外语教师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