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bjyxzz@yahoo.com.cn

010-65223466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医学/Journal Beijing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对象是广大中、西医学卫生人员及科研人员。本刊的任务是推广交流北京地区及周边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主要栏目有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综述、药物与临床、短篇报道、病例报告及临床经验交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孢子菌肺炎诊疗的研究进展

    张玲郑曹沛陈雪孙宇晴...
    852-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一种机会性真菌感染,主要见于晚期HIV感染者.自引入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来,HIV感染者PCP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在非HIV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包括接受实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肿瘤、自身免疫缺陷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PCP发病率逐年增加.现对PCP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肺孢子菌肺炎HIV感染者非HIV感染者流行病学诊断

    肺结核糖尿病共病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赵倩郭静李红梅高慧宝...
    860-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常见慢性疾病,两者相互影响、密切相关.慢性高血糖状态引发的体内高促炎因子水平和适应性免疫减弱是造成PTB-DM患者治疗失败率、复发率和耐药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中医证候以肺阴亏虚、气阴两虚等虚症为主,虚实夹杂,辩证复杂.PTB-DM给公共卫生防治带来了"双重挑战".现对PTB-DM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肺结核糖尿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整合医学

    固相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对比研究

    温玉洁范成艳张丹廉雪...
    86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固相凝集法(solid-phase agglutination,S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PAKAUTO试剂盒)检测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的特点和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且无法判定为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PTR患者20例,采用SPA和ELISA(PAKAUTO试剂盒)分别进行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 20例患者中,男7例,女13例,年龄7~83岁,平均(50.5±20.0)岁.SPA检测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00%,均为结合型;ELISA(PAKAUTO试剂盒)检测阳性率为95%(19/20),其中结合型16例、游离型14例,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GPⅠb/Ⅸ抗体是最多的结合型自身抗体(80.0%),抗GPⅠa/Ⅱa抗体是最多的游离型自身抗体(70.0%).结合HPA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患者产生的抗体中均包含针对HPA-5a的自身抗体.结论 SPA和ELISA(PAKAUTO试剂盒)检测PTR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一致性较高,ELISA(PAKAUTO试剂盒)能区分出不同的抗体特异性及分布情况;SPA简便易行,在早期诊断方面更能体现其应用价值.

    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输注无效固相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9855例儿科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邵华甄自达马曙轩
    869-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患者中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患儿29 855例,通过固相凝集法检测血清中血小板抗体,分析儿科患者中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9 855例儿科患者中,男16 370例,女13 485例,年龄0~17岁,平均(5.7±4.9)岁.其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儿共2 594例,总体阳性率为8.7%.有输血史患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无输血史患儿(14.2%比6.6%),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阴性患儿(14.7%比8.6%),0~4岁患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4~17岁患儿(11.0%比5.6%);不同疾病种类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血型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输血史、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0~4岁患儿中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高,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血液或造血器官疾病、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的患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高.

    儿科血小板抗体输血ABO血型

    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探讨

    朱守兵孙建杨陆盈
    873-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绍兴市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分析影响归队成功的因素及归队献血者存在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3年10月绍兴市中心血站进入归队检测流程的献血者219人.分析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及其归队成功的影响因素,跟踪成功归队献血者后续献血检测情况.结果 219人进入归队检测流程的献血者中,成功归队124人,归队成功率56.62%;参加归队的以男性、重复献血者为主(分别为62.56%、81.28%),30~<40岁、核酸反应性、屏蔽时间6~12个月献血者比例最高(分别为37.90%、38.36%、42.01%).不同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归队成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抗原/抗体反应性献血者和核酸反应性献血者、不同屏蔽时间献血者归队成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4人成功归队者中,有54人(43.55%)再次参加献血,核酸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成功后再次献血检测呈反应性的比例高于ELISA抗原/抗体反应性献血者(23.53%比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重复献血者、30~<40岁、核酸反应性、屏蔽时间6~12个月献血者进入归队程序意愿更强,ELISA抗原/抗体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成功率高于核酸反应性献血者,核酸反应性献血者归队风险较高,需要特别慎重.

    献血者归队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核酸检测HBsAg无偿献血

    AIDS合并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分析

    孙蕊芸牟丹蕾李侗曾梁连春...
    878-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IDS合并阿米巴肝脓肿(amebic liver abscess,AL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AIDS合并ALA患者4例,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腹部CT、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9.3±9.0)岁;主要症状为发热、体质量下降、腹泻、右上腹痛.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WBC平均(15.6±6.3)×109/L,CRP平均(188.0±62.6)mg/L,3例患者伴肝损害.2例患者经脓肿穿刺物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诊断为ALA,2例患者经结肠镜病理检查诊断为ALA.所有患者给予甲硝唑抗阿米巴治疗,2例治疗有效,2例联合经皮导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治疗病情好转.结论 AIDS合并ALA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暗红色或巧克力样脓肿穿刺液对诊断有提示意义,mNGS有助于确诊.合并阿米巴肠炎或阿米巴瘤的患者,腹部CT结合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急性侵袭性ALA需要药物治疗联合PCD治疗.

    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AIDS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临床特征治疗

    恶性血液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宏洁乔营简爱唐薇...
    883-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3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男154例,女183例;年龄18~80岁,平均(53.2±15.7)岁.恶性血液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总得分为(85.58±16.35)分,其中照护性参与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3.79±0.73)分,诉求性参与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3.49±0.8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居住地、住院时长、对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及用药安全事件经历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总得分的影响因素,其中住院时长对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总得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用药安全事件经历及对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程度,长期居住地对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总得分的影响最小.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水平不高.长期居住地、住院时长、对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及用药安全事件经历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恶性血液病用药安全患者安全影响因素

    深色皮疹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李雪高敏侯宇陈旭霞...
    889-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深色皮疹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深色皮疹患者811例,分析良恶性皮疹的常见类型、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结果 811例患者中,男296例,女515例,年龄7~93岁,平均(44.7±16.9)岁.<60岁患者占77.9%(632/811).其中病理表现为良性深色皮疹的有766例(94.5%),以痣细胞痣为主,发病部位主要为头颈和躯干;恶性肿瘤45例(5.5%),以基底细胞癌为主,发病部位主要为头颈.恶性肿瘤组男性比例、年龄、老年占比、皮疹面积、发病部位为头颈比例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01例接受皮肤镜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4.5%,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6%、93.3%.结论 深色皮疹患者多以<60岁的青中年女性人群为主.切除的深色皮疹以良性的痣细胞痣最常见;恶性深色皮疹以基底细胞癌为主,多发生在老年男性患者的头颈部.皮肤镜检查对深色皮疹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深色皮疹临床特征病理特征痣细胞痣基底细胞癌

    DMAIC管理模式在传染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刘晓丽王晓兰吴冬霞王瑞峰...
    894-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DMAIC)管理模式在传染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和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病专科护士学员57名,其中2021年31例学员为对照组,2023年26例学员为观察组.两组管理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培训内容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DMAIC管理模式,DMAIC管理模式包括由专项管理小组成员通过质量改进目标的界定(D)、基线数据及评价指标的测量(M)、分析(A)培训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I)及学员对基地管理、带教老师和带教内容的评价控制(C).比较两组专科护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结果 57名护士中,男2名,女55名,年龄25~47岁,平均(34.4±4.6)岁.培训后,两组学员基地理论考核得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咽拭子采集、痰标本采集、小讲课、综述撰写得分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AIC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传染病专科护士理论知识及综合能力,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传染病专科护士培训的临床实践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DMAIC管理模式传染病专科护士培训

    慢加急性肝衰竭伴发颌面毛霉菌感染一例报告

    郭莹李金忠许瀛赖曼...
    898-9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