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头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头医学院学报
包头医学院学报

李成义

双月刊

1006-740X

btyxyxb@sohu.com btyx@chinajournal.net.cn

0472-7167860

014060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

包头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注重刊物的社会效益,执行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时反映本院科研、教学、医疗的新成就、新经验、新技术,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繁荣学术研究,促进科技进步,为提高教学、科研、医疗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疾病预防与治疗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肠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miRNA表达谱分析

    王海宁胡海王占黎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肠上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具有差异表达的miRNA,并对其靶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方法: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魏-凯二氏大鼠(WKY)各3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大鼠肠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筛选两组大鼠差异表达miRNA,预测其靶基因,应用生物学功能软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共有37个差异表达的miRNA(均P<0.05),32个上调,5个下调,其中值得关注的有:rno-miR-208b-3p、rno-miR-134-5p、rno-miR-93-3p、rno-miR-378b、rno-miR-96-5p、rno-miR-210-3p、rno-miR-208a-3p.共预测miRNA下游靶基因10 662个,预测到的靶位点数共34 127个,GO富集主要集中在膜结合细胞器、蛋白质结合、正向调节的生物过程等.KEGG富集主要集中在MAPK、mTOR、Ras及TNF信号通路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肠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miRNA显著差异表达,其靶基因可能通过细胞生长分化、血管生成、代谢功能,参与MAPK、mTOR、Ras及TNF信号通路,从而影响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原发性高血压外泌体miRNA靶基因

    APX-115 free base对H9c2细胞抵抗高浓度葡萄糖的保护效果

    卫小娟李树德李治刚李青玲...
    8-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Nox抑制剂APX-115 free base对H9c2细胞抵抗高浓度葡萄糖的保护效果.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H9c2细胞在不同浓度APX-115 free base预处理后的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ox4蛋白的表达;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与Model组相比,APX-115 free base浓度为8 µmol/L时,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其他浓度时,细胞增殖活力上升;APX-115 free base各处理组的Nox4蛋白表达均下调;APX-115 free base 5 μmol/L处理组的细胞形态恢复梭形,细胞分布逐渐均匀,细胞间空隙减少,细胞数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5 μmol/L时的APX-115 free base对高糖诱导下H9c2细胞的保护效果最佳.

    APX-115H9c2细胞保护效果Nox抑制剂高糖诱导

    CCN1对食管癌细胞APRIL/BAFF表达的影响

    邢玲玲刘琳江振宇柴建原...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CN1蛋白在食管癌中对增殖诱导配体(APRIL)和B细胞刺激因子(BAFF)所起到的作用.方法:用质粒转染技术在细胞株KYSE15 0及O E-19中过表达CCN1,Western blot验证其转染效果,同时检测APRIL和BAF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KYSE150细胞中过表达CCN1后,APRIL/BAFF高表达(P<0.05);在OE19细胞中过表达CCN1后,APRIL/BAFF低表达(P<0.05).结论:CCN1在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中对APRIL/BAFF为激活作用,在食管腺癌细胞OE19中对APRIL/BAFF为抑制作用.

    CCN1增殖诱导配体细胞刺激因子食管癌

    14-3-3β和miR-152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底静白雪峰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14-3-3β及miRNA-152的表达水平,阐明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14-3-3β和miRNA-152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2023年包头市肿瘤医院收治的40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RT-qPCR方法分别检测14-3-3β mRNA及miRNA-152表达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PS法、Western blot检测14-3-3β蛋白的表达情况,再分别分析其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结果:HCC组织中14-3-3β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HCC组织中miRNA-152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miRNA-152相对高表达时,14-3-3β相对低表达(P<0.05);并且,14-3-3β及miRNA-152的表达在HCC中呈负相关(P<0.05).结论:14-3-3β蛋白在HCC组织表达上调,miRNA-152在HCC组织中表达下调,在HCC中,miRNA-152可通过负调控机制降低14-3-3 β表达.

    14-3-3βmiRNA-152原发性肝癌亚型

    Toll样受体-4抑制剂TAK-242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谢宇薪张珂凡李雨霏常昕...
    24-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TAK-242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雄性3月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8只、脑卒中后抑郁(PSD)模型组18只和TAK组18只,用线栓法建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后进行3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刺激以建造PSD模型,PSD模型建造成功后,TAK组采用稀释后的TAK-242 0.3 mg/kg进行腹腔注射,分别在CUMS的第5天、10天、15天、20天分次进行.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中IL-1β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PSD组大鼠和TAK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指数、移动情况(LA)均降低,IL-1β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PSD组相比,TAK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指数、LA均有所增加,IL-1 β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TAK-242可以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降低外周血中IL-1β的表达水平,从而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炎症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同时可为临床防治脑卒中后抑郁提供新思路.

    脑卒中后抑郁TOLL样受体4TAK-242IL-1β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庄烁琳邓鑫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核心药对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科技期刊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有应用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相关的文献,对符合标准的处方进行用药规律的研究,将得出的常用核心药对进行药理分析,预测出活性成分、主要靶点、作用通路等,最后在计算机上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验证.结果:筛选出治疗乙肝肝硬化方剂275首,分析得出中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常用药物有黄芪、丹参等13种,核心组合模式28组,发现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成分是核心药对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主要成分,涉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rotein kinase B,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肿瘤蛋白 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3)等核心靶点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PI3K/Akt)、TNF、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信号通路.结论: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原则是扶正消积,运用数据挖掘得到核心药对"黄芪-丹参",可以通过干预PI3K-Akt、TNF、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存活与炎性反应等作用,从而达到延缓乙肝肝硬化病变进展的目的.

    乙肝肝硬化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分子对接

    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血浆代谢物及代谢途径的变化

    高婷杨晓敏曹荣岳建伟...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LVH)与健康人群的代谢变化以及可能影响的代谢途径.方法:招募高血压(HTN)患者30名(HTN组)、高血压伴LVH患者30名(LVH组)和健康志愿者30名(对照组),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获得血浆样本的代谢物谱.结果:共检测到1 141个代谢物,有43个显著性差异代谢物仅在LVH组与对照组中发生变化,如亮氨酸、腺嘌呤、厚朴酚等,且LVH患者亮氨酸以及腺嘌呤上调.通过KEGG通路分析,共有22种差异代谢产物参与了LVH的代谢途径,与HTN组相比,LVH组亚油酸代谢以及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代谢通路下调.结论:与健康人相比,LVH患者的代谢物谱有显著不同,表明心肌脂肪酸可能是LVH的保护因素,亮氨酸、腺嘌呤可能是LVH的危险因素,通过α-亚麻酸代谢途径可改善LVH.

    高血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非靶向代谢组学

    乳腺癌保乳术后联合锁骨上放疗单双中心技术对比研究

    陈盛清白静李小明乌忠来...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探究乳腺癌保乳术后胸壁野加锁骨上野联合放疗时分别采用同一等中心计划和双中心计划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保乳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照射胸壁和锁骨上野同一等中心患者及双等中心患者各10例,患者均应用CBCT记录各中心点X(左右)、Y(头脚)、Z(前后)三线性方向摆位误差数据(每周一次),保持原始计划条件一致,使用摆位误差修正中心点坐标并带入计划系统,生成误差计划,在原计划90%的靶区体积达到90%处方剂量的前提下,评估由误差引起的单中心和双中心两种不同放疗计划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危及器官实际剂量学参数变化及两种计划治疗学参数差异.结果:单中心与双中心误差计划相比,靶区PTV方面最大剂量 Dmax(t=-4.744,P<0.001)、平均剂量 Dmean(t=-2.288,P=0.025)、90%处方剂量包绕的体积百分比V90%(t=-3.216,P=0.002)、110%处方剂量包绕的体积百分比V110%(Z=-3.838,P<0.001)、热点剂量D1cc(t=-6.051,P<0.001),单中心组低于双中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方面对侧肺500 cGy剂量所包绕体积百分比V5(Z=-2.373,P=0.018)、Dmean(Z=-2.534,P=0.011)、脊髓 Dmax(t=-4.417,P<0.001)、甲状腺Dmean(t=-4.535,P<0.001)为双中心组高于单中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参数方面治疗时间(t=-2.621,P=0.010)为双中心组高于单中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跳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胸壁野联合锁骨上野进行放射治疗同一等中心计划在减小误差导致靶区内高量,剂量热点及危及器官保护等方面优于双等中心计划.

    乳腺癌放射治疗等中心锥体束摆位误差

    两种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比较研究

    杨光高满海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分别联合硬膜外阻滞与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组(A组,n=50)和硬膜外阻滞镇痛组(B组,n=50).比较两组患者阻滞镇痛的操作时间,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出手术室前、术后2 h、4 h、8 h、12 h、24 h的VAS评分,抢救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头痛、呕吐、恶心、低血压发生情况,医患满意度.结果:A组的阻滞镇痛操作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后2 h、术后8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抢救镇痛药使用率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低血压外,两组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医患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对于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效果和镇痛时间要优于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但两者对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很小.

    硬膜外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腹腔镜卵巢囊肿术后镇痛术后早期康复

    输尿管封堵器顺行反向封堵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疗效观察

    吕游李庆文张家俊薛胜...
    54-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应用输尿管封堵器进行顺行反向封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肾结石患者60例,其中在行PCNL术中使用输尿管封堵器进行反向封堵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PCNL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下移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疗效进行优、良、差分级综合性评估.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5.83±2.07)mL,与对照组出血量(55.73±2.0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8.50(47.00~50.00)min和结石清除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46.00(45.00~48.00)min和结石清除率(80.00%)(P<0.05);观察组结石下移率(3.33%)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下移率(23.33%)和并发症发生率(23.33%)(P<0.05).结论:在PCNL术中应用输尿管封堵器进行顺行反向封堵,可有效促进结石清除和避免结石下移等不良事件发生.

    输尿管封堵器反向封堵PCNL结石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