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王茂元

季刊

1672-0903

bzyxbbjb@126.com

0472-6918463

014030

包头市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12号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付丹阳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趋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运营和管理效率.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表明,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财务信息化建设,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高校综合型财务人员不足等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基于文化传承的高校中国画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张迪
    45-4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中国画与中华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中国画教学仍然存在不少学生的文化修养有待提高、受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明显较大、中国画教学理念有偏差、部分高校中国画课程设置不科学等忽视文化传承的问题.对此,高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涵养,正确理解继承和创新,变革中国画教学理念,合理建构中国画课程体系,将文化传承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高校中国画教学

    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探讨

    王利强
    49-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工学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和现代化治理体系为核心支撑点,文章通过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现代学徒制和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立足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模式下,构建课程体系框架,达到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数字化智能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实习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孙学明刘冰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教育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术,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的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本研究通过对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发现临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旨在为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的有序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为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护理实习护理教育临床带教

    电气类专业匹配新能源产业探索与实践——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继东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双碳"背景下,为满足光伏新能源企业的大量人才空缺,提出"七个一"探索思路.并结合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类专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学生、教师、企业三方融合,从而开辟了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

    电气类专业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赛融合模式促进育人能力提升研究

    刘畅
    60-6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职教学改革,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为迎合国家教育改革需要,并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育人能力效果不强、教师团队建设水平不高等三个主要问题,探索实践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凝练为课赛融合模式,规划"一基两翼三教"改革途径,制定"三段五步、四标六融"教学策略,在数字化资源环境下促进育人能力,基于此进一步实践、论证.

    高职英语课赛融合育人能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

    王乾宇杨文超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与运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理论的引入,政治经济学出现了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现象,高校政治经济学相关课程设置减少、课时缩短,师资队伍与科研人员能力有待提升,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刻不容缓.加强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中的基本指导地位,须顶层宏观设计层面与微观操作层面同时发力,改进教学理念与改革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力度、培养政治经济学科研人才、发挥政治经济学学科价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建设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思考——以"十七年"时期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杨长胜宋松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十七年"时期的战争题材小说,分别从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具体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切实提高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思政"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疾病书写的教学设计——以《十四级台阶》为例

    范秀丽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教材融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何从教材中的疾病书写中挖掘出个体的意志、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学设计以《十四级台阶》为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活动,将英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进行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写作、文学素养提升和研究性学习,担当积极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疾病书写《十四级台阶》积极价值观

    常州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陈学凤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常州科教城四所高职院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喜欢度比较高,但大学生对地方红色资源相关的党史知识的认知模糊、主动参与地方红色文化教育的意识薄弱、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广度深度不足.因此,高校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内容,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情境,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体验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渠道,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力.

    地方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