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与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与设计
包装与设计

黄励

双月刊

1007-4759

pnd@package-design.net

020-83341674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昌岗东路271号802室

包装与设计/Journal Package & Desig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都市青年群体的厨电产品设计研究

    汤军张开淇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更迭,都市青年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行为也在相应地发生着改变.单身公寓、合租与小户型住宅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主要生活环境.相应地,这一群体的烹饪场景和他们对于厨电产品的需求也发生着改变.本文的设计研究主要面向都市青年租房群体,通过对这一群体的饮食行为习惯、生理及心理特点的调研,寻找他们对于厨电产品的独特需求,基于新发现的机会点,探索能够满足这一目标群体需求的可行方案,并设计了一款面向都市青年群体市场的集成化厨电产品.研究旨在通过设计满足这一群体的生活需求,为这一群体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青年人群单身租房自制餐食厨电产品

    名人故居室内家具陈设与装饰纹样研究——以王世杰故居为例

    伍昌友陈蓉宇贺津津康旻...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名人故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不仅名人自身对时代具有一定意义,其居住生活环境中的陈设装饰也反映出时代的雅趣与美学价值.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对比归纳法,以湖北崇阳县王世杰故居为例,对其内部的家具陈设与装饰纹样进行深入探究,阐述了故居内各功能分区传统家具的种类和部件结构,同时对家具上的装饰纹样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构图形式、表现手法、图案题材、色彩造型等方面,归纳出五种装饰纹样类型,并从中提炼出故居内部装饰的符号特征、图式语言和精神寓意,对于名人故居的开发保护和文脉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名人故居室内陈设装饰纹样文化传承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无锡安置社区公共空间评估与优化研究

    姜一涵张希晨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空间在维持社区社会秩序、调节社区居民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促进社区居民交往,提升公共空间活力,是安置社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构建公共空间网络和行为活动网络,评估社区公共空间分布与行为活动的匹配度,从网络结构优化、节点空间提升、促进社会交往三方面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为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和更新提供参考.

    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估优化

    基于叙事策略的凉茶品牌形象设计创新路径研究

    邱铭铸李振宇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凉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当前各凉茶品牌普遍没有给予品牌形象设计足够的重视,不利于凉茶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研法和田野调查法,总结出目前消费者的需求及其认为凉茶品牌形象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叙事策略在凉茶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提出以叙事策略为核心的凉茶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路径.研究旨在为本土文化品牌的形象设计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叙事理论凉茶品牌品牌形象设计创新路径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传统村落热舒适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夏子杰伍昌友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 2024年间国内传统村落热舒适性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从中国知网CNKI筛选出460篇有效文献以探究研究动态.分析发现,自2021年起,文献发表量激增,显现该领域关注加深.研究聚焦于"热环境""热舒适性"等,表明对提升热舒适性的技术与设计策略的重视.聚类时间线图显示研究议题从基础理论向技术应用和综合性议题演进.结论指出,该领域快速发展,未来需关注气候适应性、环境可持续,加强跨学科和国际合作,以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传统村落热舒适性知识图谱

    中国古诗可视化设计应用与探究——以永明体为例

    赵一遥王进华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古诗的语象与意象进行可视化呈现成为解读与传播中华文化内涵的可行路径.本文以永明体为例,探索古诗声律与意象的可视化路径,希望为数字时代背景下以可视化设计表达与传承中国文化内在美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永明体符号视觉艺术美学

    汉口旧租界区建筑的保护更新现状研究——以武汉市美术馆为例

    张云松伍昌友刘子颜贺津津...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市汉口旧租界区保留了大量上世纪欧式风格建筑,大部分建筑经现代化改造后得到再利用.本文以武汉美术馆为例,介绍其立面装饰风格与空间布局,分析现代化改造对原有建筑内部空间的活化利用.结论如下:(1)武汉美术馆主立面造型独特,风格鲜明.(2)该建筑内部各功能区块间分隔明显,虽加强了参观导向性,但牺牲了展览空间的趣味性.(3)建筑内部参观流线设计存在不足,降低了中庭作为休憩空间的使用率.(4)建筑内部无障碍设施较齐全.最后,本研究从案例分析中提炼了旧建筑改造更新的经验启示,希望为汉口旧租界区旧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武汉美术馆汉口旧租界区立面造型空间布局

    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公共设施设计方法研究

    武翔宇范旭东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公共设施是儿童与这座城市互动的重要媒介,可以反映与传播城市文化.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文化与儿童公共设施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将城市文化融入儿童公共设施设计的策略,包括:提取文化元素,营造多感官设计,设计情景游戏,以及强调文化内涵.研究希望通过突显儿童公共设施的城市文化特色,以及加强儿童与公共设施的互动,提高儿童对城市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进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助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城市文化儿童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基于多感官体验的中国新式茶饮品牌设计研究

    邹佰晶赵薪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中国新式茶饮品牌的设计方法,以提高茶饮品牌的竞争力,并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首先调研国内新式茶品牌设计现状,发现特点与痛点;然后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分析,得出基于多感官体验的品牌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意义.结果 根据消费者的审美、体验、感觉需求,从感官刺激、文化融合、新兴技术应用三个层面提出打造多感官体验的具体策略.结论 多感官体验对新式茶饮品牌的打造与推广有积极影响,可以引发消费行为,并有利于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多感官体验品牌设计中国新式茶饮茶饮品牌

    基于Kano-QFD法的洗碗机产品设计研究

    熊玲瑶王贤琳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挖掘洗碗机产品的新设计点,本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目标用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现有洗碗机的设计痛点,采用Kano模型与QFD(质量功能展开)法精确定位需求,经数据分析后将用户需求质量转化成设计质量要素,确定需求质量权重和质量要素的相对权重,构建出洗碗机质量屋模型,并基于此进行设计实践验证.研究结果证明,Kano模型与QFD集成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设计者对用户需求进行定量化分析,将收集到的用户需求转换为设计要素,帮助设计者解决产品痛点,为产品迭代提供参照.

    质量功能展开(QFD)洗碗机KANO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