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类别路面病害自动识别研究

    肖海文蓝嵩何国伟温晓华...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因其人工神经元能够对覆盖范围内相邻单元的部分进行响应,对于大型图像处理具有出色表现,正广泛应用于图像智能识别领域。本文针对实际道路中检测到的路面病害图片,应用轻量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YOLOX-MobileNetV3模型进行智能识别,结果表明:轻量化网络模型在样本数量不多时识别平均精度较低,病害全类平均精度在某类病害数量达到5000处时平均精度有较大提升。

    公路养护图像识别YOLOX-MobileNetV3模型平均精确度

    基于YOLOX-EfficientNet模型的路面病害识别研究

    陈杜强廖俊杰罗玉秋戴苑彬...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YOLOX模型的基础上,以G320部分路段的路面存有病害的图片数据库为基础,融合了EfficientNet网络,建立完备的数据集,分析了路面多种病害的成因及特征,对数据集采用Labelimg标注软件对图片上的病害进行定位、分类,从而建立完备的模型训练、测试的数据集,以实现基于卷积网络的YOLOX-EfficientNet模型对路面病害进行识别、分类、定位。Efficient网络从多个方面对YOLOX模型进行优化,提高YOLOX模型的检测精度。

    YOLOX-EfficientNet路面病害目标检测深度学习

    应用三维探地雷达测定沥青混合料密度的模型修正研究

    杨晓美刘澳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三维探地雷达能实现对路面质量的快速检测与评定。本文使用三维探地雷达扫描实验室室内搭建的车辙板试验平台,对五种模型进行准确性分析,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试件高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大。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经过不断尝试发现,使用高度大于8cm的车辙板进行试验效果更好。

    三维探地雷达沥青路面介电常数密度预测

    飞机轮载作用下土质道面轮辙特征仿真分析

    郑世义李浩然张俊高培伟...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飞机轮胎-土质道面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通过在预设土质道面上改变轮胎胎压、轮胎荷载和运行次数来分析三者对土质道面垂直应力分布和轮辙特征的影响规律,并建立在三者共同影响下的最大轮辙深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土质道面最大轮辙深度随轮胎胎压、轮胎荷载和运行次数的增大而增大。

    飞机轮胎土质道面轮辙特征有限元分析回归分析

    低碳微纳橡胶沥青(LC-MN-AR)路面技术应用研究

    胡尊礼马红亮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存在较高的CO2排放量,在传统橡胶沥青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改良,以特殊工艺制备微纳橡胶为改性剂,提出低碳型高稳定性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低碳微纳橡胶沥青,并对低碳微纳橡胶沥青路面应用原理进行阐述,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较传统SBS沥青路面的经济节约价值及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的减碳效益,明晰了微纳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材料生产工艺合理、高效,施工组织简单、可靠。

    低碳微纳橡胶制备沥青路面双碳

    基于分形理论的RAP分散特性分析

    沈武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在热再生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受拌和温度、加热温度等因素的影响RAP料分散改变混合料级配的问题,本文采用分形理论的方法,分析RAP加热温度和拌和温度对各档RAP分散特性的影响规律,评价在不同的拌和温度、加热温度下各档RAP的分散程度以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在热再生过程中,RAP以颗粒团的存在会造成混合料级配曲线整体下移,尤其是细粒径颗粒与中粒径颗粒含量较设计值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导致热再生混合料空隙率增大、水稳定性、耐久性降低;②RAP分散度与粒径规格、生产温度有关;③RAP合成级配分维数分布于RAP级配与矿料级配分维数之间。

    厂拌热再生技术加热温度分形理论RAP料养护技术

    基于OWA算子的RAP料铣刨回收工艺优化

    曹喜铎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国内针对铣刨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技术经验,因此在以往的旧沥青路面铣刨过程中,铣刨工艺参数的设置往往根据施工经验确定,主观因素较强,影响RAP料质量。为解决因为铣刨工艺不当,而造成RAP料质量差的问题,本文采用OWA算子,综合考虑细化度与假骨料率两个指标,研究了不同混合料的最优铣刨速度,优化了不同沥青混合料的铣刨工艺参数。结果表明:①AK-13的最优铣刨速度为15m/min;②AK-16的最优铣刨速度为12m/min;③AC-20的最优铣刨速度为7m/min。

    厂拌热再生技术铣刨速度OWA算子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旧沥青混合料铣刨预处理技术的模拟与优化

    李梓豪宋亮范晶晶李晓华...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控制旧沥青混合料铣刨回收过程中材料级配和沥青含量的变异性。通过离散元模拟确定铣刨的关键参数,接着对典型路面结构分层进行现场铣刨试验,分析铣刨参数变化对回收材料级配和沥青含量的影响,最终确定中面层AC-16旧料的铣刨回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铣刨速度对回收料的级配和沥青含量有显著影响,适中的铣刨速度能够在破碎和级配细化之间取得平衡,提升材料的再利用质量。

    旧沥青混合料预处理技术离散元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温度场监测与分析方法研究

    马辉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红外热像仪采集路表红外热像图的方法来监测就地热再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加热温度情况,并建立以路表温度代表值、温度高于200℃比例、温度横向变异系数以及温度纵向耗散速率为评价指标的分析方法。同时基于此监测与分析方法对明火加热、红外热辐射以及热风循环三种加热方式的就地热再生加热温度场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可以更全面有效地掌握就地热再生过程中路表加热温度场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就地热再生的质量控制。

    就地热再生加热温度场红外热像图沥青路面监控与分析

    稳定剂对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干燥成膜性能影响研究

    范鹏宋亮涂鹏程刘芸...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稳定剂如羟乙基纤维素和氯化钙对乳化沥青性能的作用机理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添加稳定剂可以显著提高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改善其干燥成膜过程。特别是在储存稳定性方面,稳定剂通过增加水相的黏度和电势差,有效减缓了沥青颗粒的沉降速度,提高了乳化沥青的整体稳定性。在干燥成膜过程中,稳定剂的加入有助于形成更均匀和持久的沥青膜,促进了乳化沥青与集料的良好黏附。

    道路工程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颗粒最大堆积率稳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