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吕淑珍

季刊

1009-8984

xb506@ccit.edu.cn

0431-85713877

130012

长春市红旗街2494号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2000年12月创刊。设有基础研究、论述与研究、工程与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等栏目。刊物立足本校科研教学,同时接受具有一定研究水平和应用价值的校外稿件,欢迎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社会各届赐稿。本刊受理打印稿及软盘,一般5500字以内。寄稿时请写作者简介,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对称加强与狗骨式削弱型钢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张曙光马燕赖超胡亚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防止梁柱节点处发生脆性破坏并提高节点抗震性能,提出一种非对称加强与狗骨式削弱型钢框架节点.以边柱节点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非对称加强与狗骨式削弱型节点、非对称加强型节点、狗骨式削弱型节点和普通型节点共4个节点模型进行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研究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等方面的区别.研究表明:非对称加强与狗骨式削弱型节点能够有效实现塑性铰外移,防止节点发生脆性破坏,同时不仅能够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和延性,还可以保持较好的承载能力.

    钢框架非对称加强与狗骨式削弱型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极限荷载

    双效膨胀剂在超长连续无缝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祖庆芝李俊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某超长无缝地下室工程为背景,对超长连续无缝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从微观视角对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进行阐述,摒弃单一性能的混凝土膨胀剂,通过改进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试配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方法,同时结合实际工程结构特点,分析合理布置监测点对地下室底板与侧墙的温度及微应变的影响,并进行实时健康监测;探究Ⅱ型硫铝酸钙-氧化镁类双效膨胀剂在超长连续无缝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在前期设计阶段,应适当提高混凝土底板中部加强带的膨胀性能等级,以确保补偿收缩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效果.

    超长连续无缝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硫铝酸钙-氧化镁类双效膨胀剂健康监测

    再生砂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黄璇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利用砖混建筑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砂中,掺加工业固废粉煤灰制备再生砂水泥基材料,研究了胶砂比和粉煤灰掺量对用水量、表观密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基于抗压强度的最大值确定再生砂水泥基材料的最优配合比.随后使用石英砂直接替换再生砂,研究了再生砂替代率对材料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胶砂比为1∶2.5、粉煤灰掺量为10%时,再生砂水泥基材料的抗压性能最优;相比使用石英砂的水泥基材料,再生砂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了25.5%,但当再生砂替代率为40%时,相较于100%使用石英砂的水泥基材料,其抗折强度提高了7.7%.

    再生砂用水量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超高强度混凝土钢纤维黏结性能研究

    汪菊秦佳俊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黏结性能是应力转换和裂缝控制的关键,能显著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力学性能.为增强钢纤维黏结性能,提出利用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淀(MICP)技术,对钢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MICP不仅在钢纤维表面生成碳酸钙晶体,导致钢纤维粗糙度增加,还提高了钢纤维的黏结强度和拉拔性能,使水化产物附着在纤维表面.微观结果表明,MICP技术可以增强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黏合行为.因此,采用MICP技术处理钢纤维可使UHP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16%和50%.将MICP技术用于超高强度混凝土中有助于提高钢纤维黏结性能.

    微生物混凝土钢纤维黏结性能

    安装钢支撑框架的RC框架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马世岩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平面内强度、刚度和延性,提出了一种在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内安装钢支撑框架的新型混合连接方式.对3个一层一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改装,分别对试样发生的框架剪切破坏行为、整体弯曲破坏行为和剪切滑移破坏行为进行设计.将改装后的框架同时在水平循环荷载和垂直恒定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连接结构可以有效地在钢支撑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之间传递剪力,并通过夹芯钢板和高强度螺栓提高了边界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强度.此外,还提出了估算混合连接方式直接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支撑框架混合连接抗震行为

    按石英砂粒度进行分类磁选的磁选机及其除铁试验研究

    朱国志李勇郑胜彪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磁选机除铁效率,根据铁杂质在不同粒度石英砂中的分布规律,研发了一种按石英砂粒度大小进行分类磁选的磁选机并进行了除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筛分将铁杂质含量低的-60~+180目石英砂与铁杂质含量高的+60目石英砂和-180目石英砂分离开,再利用不同强度的强磁对3类粒度不同的石英砂分别进行磁选,相对于将3类不同粒度的石英砂混合在一起进行磁选,采用分开磁选使铁杂质的去除率大幅地提高,从而使-60~+180目玻璃用砂的品质得到了提升,使+60目石英砂和-180目石英砂中的石英砂可以得到回收和利用,提高了石英资源的利用率.

    石英砂粒度分类磁选除铁试验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AMT自动离合器控制研究

    姜建满崔玉顺陆昌年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合器控制是影响自动变速器换挡平顺性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对自动离合器这种大滞后、非线性系统进行精确的控制.综合考虑将换挡平顺性和发动机稳定运转等因素作为系统约束,以换挡时间最短、滑磨功和冲击度最小作为设计目标,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的自动离合器结合控制器.通过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与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相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有效地降低换挡过程中的冲击度和滑磨功,提升了换挡品质.

    模型预测控制AMT自动离合器控制换挡品质

    基于分时电价的电动汽车需求侧响应充电策略研究

    薛新白胡吕龙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时电价策略是当前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执行分时电价能够有效抑制配电网负荷曲线波动,从而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电价弹性矩阵的用户响应模型,以合肥市春、夏、秋、冬4个典型日的真实日负荷数据为基础,以负荷曲线"削峰填谷"效果最好为优化目标,建立能更加充分反映城市电网负荷变化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制定面向用户需求侧响应的日前分时电价体系.结合区域电力市场最优分时电价对电动汽车用户的激励效果,提出基于需求侧市场机制的区域电网电动汽车充电策略,为电动汽车大规模有序接入和实现配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参考.

    电动汽车分时电价需求侧响应电价弹性矩阵充电策略

    1909年—2015年中国东北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贯丛李素文曲强张树文...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尺度的中国东北气温变化研究对于该地区应对区域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策略有重要意义.选用1950年前后均有观测记录的33个站点,建立东北地区年及四季平均气温时间序列,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东北百年气温变化趋势,并进行气温突变检测;使用反距离空间插值法对东北百年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1909年—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16℃/10 a,其中冬、春季增温显著;2)东北地区,年均温的年代际变化在1950年前出现波动,而在1950年以后呈现明显的增温趋势,20世纪后20年的增温幅度明显大于20世纪40年代,其中前者增温表现在冬季,后者增温则表现在夏季;3)经MK检验分析,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82年出现突变点,20世纪后期夏、秋季的增温趋势并不显著;4)百余年来,东北地区年均气温增温幅度较大的区域位于大兴安岭中北部、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松嫩平原北部及长白山北部等地区,增温幅度较小的区域位于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南部、辽西丘陵、辽东平原等地区.

    中国东北百年气温变化

    水文地质勘探分层抽水取样装置的优化研究

    孙梓航贾玉昆张建良尉玺...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层抽水装置施工烦琐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定向分层抽水装置,主要对抽水装置、电缆密封装置和隔水装置等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了对分层抽水取样试验装置的优化,确保抽水试验全过程安全可靠、便捷高效.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第1~2含水层硝酸盐氮指标超限,表明该装置能满足水文地质勘探单井精准分层取样的工作要求.

    抽水装置分层抽水抽水试验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