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耿传辉

季刊

1671-6671

552004068@qq.com

0431-85374897

130028

长春市人民大街7696号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金融、经济类论文为特色,兼顾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刘志雄张久玥
    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就业的影响,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并探究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就业影响的中介渠道.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带动城镇就业改善,但改善效果呈现地区异质性,且低消费能力的地区和产业结构水平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就业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其次,数字化程度和使用深度大于覆盖广度对城镇就业的改善效果.覆盖广度在东部地区效果明显,使用深度在中部和东部地区效果明显,覆盖程度在西部地区效果明显.最后,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就业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就业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并优化产业结构,健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监管机制.

    数字普惠金融城镇就业中介效应异质性

    金融文化视角下吉林省青年职业农民金融能力提升研究

    张亦潍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效率始终是重点问题.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调整创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与服务能否被有效利用,取决于农村居民的金融能力.青年职业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新兴力量,未来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力,对该部分群体金融能力的提升关乎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金融能力的提升有多种途径,但单就个别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缺乏体系且效率低下.因此,树立吉林省特色金融文化,以金融文化推动金融普及教育,能为青年职业农民的金融能力提升提供相对清晰完善的框架思路和较大的内驱力.

    金融能力金融文化金融普及教育

    可转换债券发行及转股对企业运营能力影响的研究——基于我国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

    田径王瑾
    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再融资新规颁布后,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企业融资选择的主要方式之一.依据2010—2020年我国企业可转债发行并转股的相关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研究可转换债券发行及转股对企业运营能力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在短期内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投资者财富收入预期,而对经营绩效影响不明显;企业可转换债券成功转股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投资者对转股后的财富收入预期,降低了企业的杠杆率;可转债发行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经营绩效影响不同,且国有企业在可转债转股成功后杠杆率降低的效果不如民营企业明显.

    可转债发行可转债转股运营能力倾向得分匹配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基于建设环境中介效应的分析

    于春荣贾依帆丁义久
    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选取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振兴的衡量指标体系,将建设环境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改善乡村建设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此外,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不同维度、不同业务对乡村振兴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维度层面,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乡村振兴建设的促进作用较大;在业务层面,信贷业务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建设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中介效应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马锐刘晓莹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旨在利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金融技术的创新,扩大金融服务的可触及范围,使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等以往金融业务无法触达的人群也可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这对于推动金融包容和绿色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年至2020年的研究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能够调节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

    数字普惠金融绿色经济金融包容性绿色发展注意力

    跨境电商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与探讨

    贾林平郭炬郭雪琪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国际政治大环境的恶化、新冠疫情以及跨境电商自身发展缺陷等因素,都对我国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进一步良性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应积极参与构建经济贸易全球化、完善跨境电商行业监管体系、"校政企行"多方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拉动内需,从而释放国内经济发展的潜力,提高我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跨境电商"双循环"经济贸易全球化行业监管体系"校政企行"多方合作

    RCEP协定下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的机遇、关键点及对策

    龚斌超梅瑜娟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RCEP的签订为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有利于降低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成本、推广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模式、重构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链条、提升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水平.基于RCEP的时代发展背景,应首先明确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不断提升农产品跨境电商便利化水平,并营造安全性环境,促进非歧视往来与合作式对话.建议通过强化要素重组,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促进战略中心延伸,推广数字贸易,注重终端匹配,采用前置战略,赢得RCEP协定下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的先机.

    RECP农产品跨境电商机遇关键点对策

    技术进步偏向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宫平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进步偏向可以改变资本、劳动的技术效率、边际产出、投入比例和产出水平,正是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合作,采取政策措施,引导资本流向创新和高附加值领域,以推动产业结构朝着更加高效、创新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趋势和全球竞争环境,以确保资本的有效配置和最大程度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链、促进创新和新市场的崛起、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以及政策支持,我国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偏向产业结构优化

    长春市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袁帅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长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呈现出数字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数字新基建不断升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数字企业集群初步显现、数字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升级等特点,但仍然存在数字产业化规模偏小、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偏弱、数字技术赋能产业深度与广度不够等突出问题.未来长春市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要提速数字经济立法,加强顶层设计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新基建支撑力,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培育新型创新主体,壮大数字产业集群;提升数字技术科创能力,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构建数字人才新生态,健全人才培引制度,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状对策

    基于人文经济学视角的苏州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杨亚萍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文经济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特有现象.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济与文化一直都是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人文经济学是基于人文视角研究人文经济现象,考察人文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人文精神衡量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系统分析并整体把握人文经济学研究的苏州现象、人文城市建设的苏州路径、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苏州样本,对助力苏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人文经济学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