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感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感技术学报
东南大学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传感技术学报

东南大学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黄庆安

月刊

1004-1699

dzcg-bjb@seu.edu.cn;dzcg-bjb@163.com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传感技术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传感技术学报》杂志的编委委员均来自国内各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是我国传感器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传感技术学报》稿源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有关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大型工矿企业设置的专业研究所。《传感技术学报》刊登的论文均有2名国内同行专家审稿通过。 《传感技术学报》的作者有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从事该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专家和学者。 《传感技术学报》主要面向广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各公共图书馆、情报所(室)、研究所以及厂矿,它对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人员、广大教师、研究生、博士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目三维视觉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宋乐路斯莹侯宇鹏
    365-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目三维视觉测量在视觉测量领域具有低成本、简便性、结构紧凑等优势,是以智能化、网络化制造为特征的先进制造典型技术之一.经过不断发展,单目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无人机导航、智能机器人、工业检测、医疗健康等领域,如今呈现出精准化、快捷化、微型化、自动化、动态化等发展趋势.以孔径数量为标准,将单目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分为单孔径及多孔径两大类,分别综述两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应用较广的运动恢复结构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和光场三维测量方法,并对单目三维视觉测量技术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单目视觉三维测量SFM光场综述

    基于兰姆波谐振器和超表面的谐振式热红外探测器研究

    林叶繁党岩盟孙海燕赵继聪...
    381-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氮化铝(AlN)兰姆波谐振器和超表面的谐振式热红外探测器,基于超表面的吸收器用于对特定波长红外辐射的吸收,再利用AlN兰姆波谐振器的温度频率效应检测红外辐射.首先,对兰姆波谐振器的电极周期、电极宽度、AlN薄膜厚度和支撑轴尺寸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电极周期分别为12μm和1.2μm的谐振器结构,其工作频率分别为365 MHz和2544 MHz.其次,设计了方形结构超表面的等离子体吸收器,并研究分析其红外吸收机理及结构尺寸对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集成超表面红外吸收器并调节吸收结构尺寸,实现可调谐、近100%的双带吸收性能,在3μm~5μm和8μm~12μm处的吸收率均超过99.5%,谐振式热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时间低于0.8 ms、热噪声等效功率低于10-11 Hz/μW.

    红外探测技术热探测器兰姆波谐振器等离子体

    一种基于S型电磁超材料的高温温度传感器设计

    张春丽吴倩楠翟荣锭刘雁飞...
    38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超材料温度传感器存在的量程小且灵敏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碳氮化硅基的S型超材料的高温传感器.通过CST电磁仿真软件对超材料温度传感器进行模拟仿真,在其他结构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对金属条的长度、宽度、厚度、条间隙及基板厚度等参数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确定了传感器结构的最佳尺寸,同时分析了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1000℃下平均灵敏度可达5.674 MHz/℃.与之前报道的高温传感器相比,灵敏度提高了5倍,这种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可为航空发动机、武器装备等系统中的高温测试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温度传感器电磁超材料碳氮化硅S型高温传感器高灵敏度

    Ag敏化In2O3空心纳米球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赵震廖港丽崔慧娜董文斌...
    396-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体传感器具有选择性、稳定性、高灵敏度和防潮性,在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方面有着许多的应用.以Ag@C核壳纳米球为模板,通过陈化及后续工艺成功制备了Ag-In2O3空心纳米球(Ag-In2O3 HNSs),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吸收光谱(UV)、拉曼光谱(Raman)、能谱面扫(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研究了Ag-In2O3 HNSs基气体传感器对三乙胺(TEA)蒸汽的气敏传感性能,结果显示与氧化铟空心纳米球(In2O3 HNSs)相比,基于Ag-In2O3 HNSs的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最佳温度(220℃)下,Ag-In2O3 HNSs基气体传感器对200×10-6的三乙胺气体的响应值高达276,是In2O3 HNSs气体传感器对其响应值的20倍以上.最后总结了传感性能提高的因素.

    气体传感器三乙胺检测超声化学银修饰氧化铟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自相关检测方法

    李学亮刘诗斌檀杰罗杰璋...
    404-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检测的光寻址电位传感器信号提取方法.采用气液分离的方法在微流路内产生了体积约1μL的样品微滴,对比了光寻址电位传感器在方波激励与正弦波激励下检测微滴的I/V特性曲线,以及在相同条件下的I-f特性曲线.结果表明:采用自相关检测法,光寻址电位传感器具有53.8 mV/pH的灵敏度,其信噪比提高了7.0206 dB.研究结果对于微型LAPS光电流信号高精度检测做出了有益探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自相关检测微流控芯片微弱信号检测

    基于MEEMD的MEMS陀螺仪降噪方法

    侯梦婷王雪梅单斌许哲...
    409-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抑制微机械陀螺仪的随机误差,基于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MEEMD),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优化的卡尔曼滤波(KF),提出了一种微机械陀螺仪降噪方法.通过引入排列熵的概念对微机械陀螺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分量;计算各分量排列熵,分析排列熵变化趋势筛选出信号噪声混叠的分量,对其中混叠的分量分析建模,采用QPSO-KF算法滤波去噪;再对滤波结果和信号主导的分量进行重构,实现微机械陀螺信号降噪.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KF精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微机械(MEMS)陀螺仪经验模态分解多尺度熵粒子群优化卡尔曼滤波

    100 GHz双频带通腔体滤波器的设计及制作工艺研究

    冯伟雷程秦瑞杰张斌珍...
    416-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双频或多频带通滤波器主要以30 GHz以内的工作范围为主,在高频毫米波范围内以单频超宽带设计为主这一现象,设计出一款可以在100 GHz~103 GHz工作范围内存在两个超窄带工作带宽的双频腔体滤波器.两个工作频段分别为100.67 GHz~101.36 GHz和102.67 GHz~102.78 GHz,与之对应的相对带宽分别为0.68%和0.11%.所设计腔体滤波器采用UV-LIGA工艺完成其样品的制备,并使用由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扩频模块所搭建的测试平台完成测试,经测试,相对带宽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19%和0.02%.

    腔体滤波器双频UV-LIGA工艺非谐振节点超窄带

    柔性压力传感阵列弯曲应变与温变联合补偿方法

    陈翰何聪许祖锋张远媛...
    423-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在弯曲且温度变化的物体表面进行压力测量时会表现出复杂的压力特性,提出了基于深度相机与红外相机的传感器联合补偿装置,介绍了联合补偿装置获取各传感单元补偿参考量与计算真实压力值的方法.采用COMSOL软件对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进行仿真建模,搭建了各传感单元弯曲应变量各不相同的仿真场景,生成了弯曲应变与温变联合补偿模型的样本集.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弯曲应变与温变联合补偿模型,经计算验证,压力补偿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百分比控制在0.4%以内,补偿效果明显,满足了各传感单元弯曲应变情况不同需要实现精准补偿的需求,对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实际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压力补偿补偿装置COMSOLBP神经网络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双麦克风语音增强算法

    邱智乾陈霏郎标
    430-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算法难以部署在助听器中的问题,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低延迟、低复杂度的双麦克风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利用两个麦克风做空域滤波初步去除非期望方向噪声,并进一步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得到纯净语音信号.为了解决助听器中全相位滤波器组阶数较多而引起群延迟较大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分段式滤波器组,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有效减少了阶数.仿真结果显示,该滤波器组在16 k采样率下的群延迟为3.125 ms,在0 dB的babble、volvo、factory1环境下,该语音增强算法的SNR平均提升了10.5565 dB,PESQ平均提升了0.6787.实际测试结果中,SNR平均提升了9.4394 dB,PESQ平均提升了0.7350.当DSP系统时钟频率为104 MHz时,助听器经过的系统延迟为8.4 ms,功耗为6.2 mA,可以很好满足助听器高续航的需求.

    语音增强滤波器组循环神经网络助听器,DSP实现

    基于空间交叉卷积的轻量级人体姿态估计算法

    方益石守东方靖森叶永芳...
    439-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改进轻量级OpenPose网络在预测阶段仍有较大参数量会降低模型推理速度,不利于在边缘设备部署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方法的人体姿态估计网络,使用空间交叉卷积来代替部分标准卷积,减少网络预测阶段的参数量.网络的输入为单目摄像头捕获的RGB图像,以MobileNetV3-Large为主干网络,并在其中加入了CBAM注意力模块,提取不同重要程度的空间和通道特征.获取图像特征后,送入两个分支中分别预测关键点位置和关键点组合关系.以空间交叉卷积代替两个分支中的部分标准卷积核,相对标准卷积能够减少80%的参数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方法,所提方法在精度下降较小的情况下,总参数量降低了22%,部署在CPU端的测试结果显示,速度能够达到6 FPS,提升了4倍.

    人体姿态估计轻量级网络空间交叉卷积OpenPose边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