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技术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技术装备
测绘技术装备

李朋德

季刊

1674-4950

sxchxh@163.com;sxchxh@sohu.com

029-87604044

710054

西安市友谊东路334号

测绘技术装备/Journal Geoma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测绘局主管,是全国测绘技术装备唯一的科技核心期刊,面向全国发行,主要刊登测绘生产,科研管理、新成果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测绘教育等方面的论文,介绍国内外测绘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仪器等,以及服务类测绘科普文章,简讯报道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抚仙湖禄充景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研究

    陈俊任杨海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禄充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高程、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水体范围、道路、居民点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禄充景区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揭示了禄充景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其主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禄充景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占比偏高,其中敏感区和高敏感区面积占比高达54.67%,主要分布在景区中部,生态风险较高.因此,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统筹规划,发挥自身优势成为禄充景区未来规划建设的关键.

    生态环境敏感性敏感性评价单因子加权叠加法

    基于百度地图API的学校可达性研究

    马婵马明姬霖张宙...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百度地图API调用开放的网络数据,从供需角度测算西安市三环内主城区的学校可达性及学校与住宅的供需匹配情况,并通过最短时间距离法测算学校的空间可达性,用因子空间叠置法测算学校可达性与小区兴趣点(POI)数据的供需匹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三环内主城区内的学校总体可达性较高,小学的整体可达性优于中学.从街道尺度看,小区与学校的空间可达性由一环向二、三环逐渐下降,一环内学校可达性最优,三环内学校可达性水平较高;从环线尺度看,二环内小区的整体可达性较佳,步行用时也较短,到达距离最近的学校可达性大于97%,二、三环内到达距离最近学校的小区大于58%,绝大多数高需求地区均具备相对较高的学校可达性.

    可达性供需关系最短时间距离法API

    《测绘技术装备》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12页

    基于IRI模式的电离层预报模型建立

    黄炜昭辛拓吉丽娅黄林超...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离层内部带电粒子运动和变化状态受太阳辐射与地磁场作用的影响,服从物理规律的约束,常规数学逼近方法进行电离层预报缺乏物理机制的支持.由于断电断网等不可预计因素的影响,地面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连续观测站数据容易出现中断,从而影响对电离层的监测,并进一步影响改正数播发.为了在GNSS连续观测站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重现电离层误差延迟,填补观测数据空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式的电离层总电子密度高精度时域预报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基于物理模式的电离层时序预报方式相较于传统数学方法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RI的电子浓度总含量(TEC)预报误差基本上都小于多项式计算的TEC预报误差的50%,且随着IGR权重的增加,基于IRI的TEC预报误差也逐渐变小,与模拟的TEC真值更加接近;通过对比拟合时段和预报时段与原始IRI2016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更新后IG12指数驱动下的IRI2016模型计算的TEC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计算残差标准差精度上午时段在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分别提高了 83.9%和49.8%,下午时段在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分别提高了 63.0%和60.6%,与GNSS TEC的整体符合情况更好,从而验证了基于IRI模式建立的电离层预报模型在中国中、低纬度地区具有较高的应用精度.

    IRIIG12指数GNSSTEC电离层预报

    基于NDR-CVA的遥感影像自适应变化检测

    徐超于贵军龚胜东曾开云...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遥感影像自适应变化检测中差异影像的构造和阈值分割两大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的变化向量差值比值融合法(NDR-CVA),实现了差值比值融合法的扩展,有效提取了变化信息;然后,利用改进的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法(2D-OTSU)进行阈值分割,提高了变化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最后,利用Landsat 7和Landsat 5遥感影像进行实验对比,并通过精度评价,证明了NDR-CVA算法是一种有效的遥感影像自适应变化检测方法.

    差异影像阈值分割变化向量最大类间方差变化检测

    三种速度场模型在CORS基准站时间序列中的对比分析

    丑凡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速度场建模方法研究对全球卫星导航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Ordinary Kriging法对分布稀疏点和区域边界点建模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运用顾及高程因素影响的Ordinary Kriging单一改进模型和K-means-Ordinary Kriging组合模型对速度场进行建模.结果表明,两种改进模型都可以提高Ordinary Kriging基础模型的建模精度.其中,单一改进模型建模结果在SHK5点的改进最突出,高达8.66 mm/a;组合模型建模结果在NLIB点的最大改进达到8.22 mm/a.从测区全部CORS点的STD值来看,组合模型对点密度相对低和边界点的速度场建模效果更好.

    时间序列速度场模型高程精度

    基于国产卫星影像的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法研究

    张颖蔡凯伦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国产卫星影像、立体卫星影像对四川省内1幅1∶10 000地形图进行更新,其中地貌更新影像源为资源三号(ZY3)和高分七号(GF7)卫星影像,地物更新影像源为高分二号(GF2)和GF7卫星影像,通过地貌更新影像源和地物更新影像源的两两组合,实现全要素更新.试验结果表明,利用3种影像源进行全要素更新的成果精度均满足1∶10 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规范的要求.但从综合生产时间、影像质量和人力成本看,建议在人烟稀少的川西地区,采用ZY3结合GF2卫星影像进行更新,在经济较发达的川南地区,采用ZY3卫星影像结合GF7卫星影像进行更新,在成都平原附近全部采用GF7卫星影像进行更新.

    卫星影像国产影像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

    "天地图·陕西"平台自动巡检方法研究与应用

    张倩倩王乃生杨肖肖王博...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地图·陕西"平台已正式建成并部署在陕西省电子政务云上.为了确保该平台的稳定运行,运维单位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其日常运维值守.针对目前日常运维值守中服务运行异常检测自动化程度不高和投入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服务运行状态自动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Py-thon语言开发,运用网络搜索技术,实现了服务运行状态的定时循环自动巡检,并应用于"天地图·陕西"平台,及时发现平台服务运行的异常,节省了运维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整体运维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Python自动化巡检网络搜索日常运维运行异常

    卫星遥感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体系中的应用——以广东省龙川县为例

    蒋林洋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技术的方法,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为研究区,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卫星遥感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体检评估和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方面具有高效、全面、精度高、反应快等优势,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成果对其他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管理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卫星遥感技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监测评估方法指标体系

    基于北斗+5G的高速公路路面AI快检技术研究

    卓林强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路面状况与交通安全、道路养护密不可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推进公路养护工作的节约、高效发展是当今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人工智能(AI)、5G、北斗等技术手段,着手突破高速公路场景下的设施性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层面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并通过构建和分析轻量级路面缺陷小目标检测模型、基于对比学习的无监督模型和5G多元融合路面信息综合采集器,集成研发了基于北斗+5G的路面缺陷检测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健康情况的快速、智能监测,提高了高速公路路面的检测效率,为未来管养资金分配及科学划分提供数据支撑,实现资金的有效和集约利用,助力实现高速公路智能化、轻量化养护的总体目标.

    高速公路人工智能5GAI检测智能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