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科学
测绘科学

张继贤

双月刊

1009-2307

niu@casm.ac.cn

010-88217815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路16号

测绘科学/Journal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高层次测绘类一级学术和技术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并被国际6大检索机构之一的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同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风格的理论及其技术、测绘网络和虚拟技术、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3S技术及其集成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矿山测量、海洋测量、激光扫描技术和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与测绘相关领域的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成CNN和Transformer的通道交互多层级融合变化检测

    邵攀石卫超秦道龙张晓东...
    11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集成卷积神经网络的局部性和Transformer的全局性,提出一种全新的通道交互多层级融合变化检测网络CIMLFNet.以CNN和Transformer为基础,设计一种三通道特征提取器,以充分提取两期影像的时空特征;构建一种金字塔时空交叉注意力模块,利用通道2提取的特征增强通道1和3提取的特征,突出变化信息;提出一种双分支通道交互多层级融合模块,分别从层级优先和通道优先的角度对增强的特征进行融合,以充分利用CNN和Transformer的优势和互补性;给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边界区域增强分类器.在WHU、Google、GVLM和LEVIR等4组公开变化检测数据上,CIMLFNet 的 F1/IoU 值分别达到 91.19%/83.80%、85.97%/75.40%、88.85%/79.94%和 90.07%/81.94%,明显优于6组对比方法,验证了 CIMLFNet的有效性.

    遥感变化检测CNNTransformer通道交互多层级融合金字塔时空交叉注意力边界区域增强

    顾及颜色及纹理特征的孪生神经网络航空影像密集匹配

    赵立科张帮张卡余冰鑫...
    1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影像中重复/弱纹理区域的影像高效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孪生神经网络的航空立体影像自适应密集匹配方法.以孪生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一种基于图像块逐像素平移匹配思想的立体影像密集匹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两条分支网络输入的左右影像提取特征向量并进行内积得到匹配代价体积,以计算各像素点的视差值;利用地物的颜色与纹理特征对视差结果进行自适应优化,以对建筑物边缘、遮挡等区域的误匹配情况进行约束,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靠程度,有效避免误匹配.使用公开的立体影像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依赖GPU的情况下,算法产生的视差图更平滑,匹配精度比传统方法提高了 30%以上.

    航空立体影像密集匹配孪生神经网络纹理特征视差图

    三维点云数据微地形特征量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赵晓东杨华王曦阅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般地形特征量无法有效识别微地形特征量和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的问题,在讨论不同常用地形特征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的微地形特征量的选取及其计算方法.微地形特征量分别选取地上开度、地下开度和坡度,配合特征值比,突出了与地质灾害具有高度非线性相关的地形凹凸特征,其高维度信息量可直接作为机器学习算法地形特征量的输入,降维下的特征量也可以在二维可视化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地形的凹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维可视化后开度和坡度的融合可以清晰表达微地形的凹凸特征,特征值比可突出表达微地形凹凸变化的方向性特征.这些特征量对微地形条件下不同尺度地质灾害隐患的识别提供地形特征的有效数据支持.

    微地形特征量地上开度地下开度坡度特征值比地质灾害

    CYGNSS 3种地表反射率在贵州山区的土壤湿度反演对比

    刘晶晖张显云雷楷烨邓小东...
    14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气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3种常用地表反射率在土壤湿度(SM)反演方面性能尚不明晰的问题,该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区,以LightGBM为建模工具,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其各自的SM反演精度.结果表明:以CYGNSS 3种地表反射率为解释变量的SM模型均能获得较高的建模精度和SM反演精度;基于信噪比(SNR)反射率的SM模型更易受植被覆盖的影响,模型泛化能力最差,SM反演结果的精度最低;基于峰值功率反射率的SM模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获得了更高的SM反演精度,SM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053 6、0.042 3 cm3·cm-3和0.767 0.研究结论可为CYGNSS 土壤湿度反演观测值的选取提供参考.

    CYGNSSGNSS-R土壤湿度地表反射率植被覆盖LightGBM

    影响高精地图模型的中国典型道路特征

    应申李桦蒋跃文王润泽...
    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精地图模型的需要,以高精地图模型对显性和隐性道路环境信息需求为出发点,首先阐述影响车辆驾驶行为的国内外道路共性和差异性,分析特殊车道和交通标志在高精地图中的属性表达;从道路基础路网、道路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规则、道路交通路况4个方面重点探讨显性和隐性影响车辆驾驶的中国典型道路特征,并针对高精地图模型中静态数据层、道路实时信息层、车辆动态信息层和用户模型层4个层次,详细分析中国典型道路特征对道路要素选择、道路及交通的语义描述以及要素关联和拓扑关系的影响,探讨中国典型道路特征为增强高精地图在自动驾驶路径规划与局部决策应用中的精细度、适用性、安全性提供的支持,为更精准的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提供支撑.

    自动驾驶高精地图中国典型道路特征道路共性交通规则交通设施

    用户角色特性导向的微地图逻辑架构设计

    方煜敏张立峰闫浩文何毅...
    16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地图在满足用户个性化和顾及用户需求问题移动端设计的困难,提出了一种以用户角色特性为导向的微地图移动端逻辑架构设计.该设计从微地图移动端的多元用户情景出发获取用户需求信息,结合产品定位与用户需求剖析了微地图移动端中用户角色,得到了用户角色具备的双向互动性、操作自由性、简易性、无界限性、延展性、灵动性6个特性.融合用户角色特性与用户体验,将其贯穿于逻辑架构整体设计过程,研究设计出了顾及用户角色特性的微地图移动端逻辑架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用户对该逻辑架构设计的评价数据并构建评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逻辑架构设计达到了用户普遍心理预期,能较好地将用户角色特性融合于产品,设计了具有微地图特色的逻辑架构,有助于用户高效使用微地图移动端服务,推进了移动端与用户关联程度.以用户角色特性为导向的微地图移动端逻辑架构设计可为微地图移动端服务用户提供适宜可行的逻辑骨架支撑.

    微地图移动端平台逻辑架构设计用户角色特性

    平行轮廓多特征约束的三维表面重建

    姚锦鹏简兴祥赵阳林宏伟...
    17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轮廓线表面重建方法在离散特征点稀疏、部分边界缺失、相邻轮廓线间距较远且形状相似度低等情形时出现的跨距扭曲、生成大量退化三角形、三角片重叠与间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角度和多维度欧式距离的多特征约束重建方法.利用辅助空间内插和最近邻搜寻计算匹配的起点;基于轮廓形状特征的量化,通过等角度投影插值和角平分线插值构造辅助点以规避点匹配中的多对一问题,针对复杂凹轮廓和特征点扁平分布等情形下角度失效,利用距离等分插值作为角度插值的补充;为削弱源轮廓与目标轮廓的相似度低缺陷,利用反距离定权插值进行轮廓加密;依据最近邻迭代生成起始跨距和等角度映射生成控制跨距提供全局约束,通过跨距最短规则生成剩余跨距提供局部约束.较好地实现了约束规则对局部和全局的兼顾,削弱了轮廓凹凸性与形状复杂性对特征量度有效性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兼顾基本三角面片的性质与镶嵌过程,实现形状相似度低且点数互异的稀疏轮廓线离散点的重建,有效解决稀疏剖面下的复杂表面重建问题.

    剖面轮廓线建模点群优化角度均衡化等角度映射多特征约束

    需求导向的三维建筑混合细节层次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汤磊刘呈威杨帆苏飞...
    18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三维数字城市模拟应用中三维模型数据量大、冗余细节多、平台负载重等问题,从应用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需求导向的三维建筑混合细节层次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在OGC国际标准CityGML的LOD规定基础上进行扩展和优化,认为更优的LOD设计思路应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并服务于应用,即根据模型局部对特定应用的重要性程度,采用"焦点+背景"的策略对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重构,旨在保证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降低模型细节冗余度和数据量.该方法为城市三维模型构建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对推动三维数字城市发展、促进智慧城市和数字孪生城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维建筑模型细节层次需求导向匹配度组件混合

    局部全连接图编码的点云语义分割网络

    王恺王腾飞王庆栋韩晓霞...
    200-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场景细粒度点云语义分割,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全连接图编码的语义分割网络.通过采用基于局部全连接图描述的特征编码方法提高网络对邻域空间的特征提取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组基于图扩张卷积块残差块实现更有效的特征聚合与增强.针对样本不平衡问题,采用基于反频率权重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实现对样本不平衡的处理.基于SensatUrban数据集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相比现有方法在多项指标中最优,证明在大场景细粒度语义分割方面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点云语义分割图编码深度学习实景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