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船电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船电技术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中国造船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
船电技术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中国造船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

王志华

月刊

1003-4862

wang.mepri@163.com;cdjs712@126.com

027-68896677

430064

武汉市64311信箱25分箱

船电技术/Journal Marine Electric & Electronic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船电界唯一公开发行的刊物,刊载有关各类船舶、港口、石油平台的电站、电机、电子控制、化学电源、微机应用及自动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工艺设计、发展动态等优秀论著,同时报导发达国家船电领域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是从事船电研究、设计教学、生产技术人员,院校师生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IPSO-BP神经网络算法的微高压氧舱氧气浓度控制研究

    姬鹏飞王晓芬金远远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微高压氧舱内氧气浓度控制效果不佳、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微高压氧舱供氧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舱内氧气浓度控制过程进行建模,并使用IPSO-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对氧气浓度进行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PID算法、PSO-BP神经网络PID算法相比,IPSO-BP神经网络PID算法有效结合了IPSO全局搜索最优和BP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等优点,控制效果快速、准确,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IPSOBP神经网络氧气浓度控制

    基于Attention-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李璨伍黎艳赵威李晟...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等,这些因素使得电力负荷呈现出显著的不稳定性和复杂的非线性特征,从而增加了提高预测精度的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一种结合自注意力机制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预测方法。通过在美国某一地区的实际用电负荷数据验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决定系数(R2)为 0。96,平均绝对误差(MAE)为 0。023,均方根误差(RMSE)为 0。029,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这不仅证明了所提模型在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方面的有效性,也为其在船舶电力负荷预测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长短期记忆网络自注意力机制预测精度模型泛化能力

    一种基于高频隔离的强触发模块设计

    刘哲陈裕楠茹梦歌
    9-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触发模块开通速度以及多路信号的同步性,从而解决晶闸管开通速度慢以及串联晶闸管开通不一致导致的晶闸管门级热击穿问题,本文通过对触发模块的磁路计算以及高频逆变电路的仿真分析得出一种可行的强触发模块电路方案,并进行样机试验,测试了触发模块的开通速度并验证其多路开通的一致性,得到一种能快速触发晶闸管并有效解决晶闸管门级热击穿问题的强触发模块。

    强触发模块电磁隔离高频整流触发波形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船舶主机滑模控制算法仿真

    朱思远熊源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该柴油机的平均值模型,针对该柴油机的主机控制部分,设计了指数趋近率法滑模变结构控制以及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器,并且使用所搭建的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对两种控制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RBF径向基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相对于传统的滑模控制器拥有更好的可靠性、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好的控制性能。

    船舶柴油机控制平均值模型RBF神经网络

    中压水冷变频器控制系统保护策略研究

    夏云非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避免变频器器件损坏及事故发生,从中压水冷变频器控制系统架构及保护层级入手,开展保护策略研究。给出控制系统各层级的故障类别和处理方式。通过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增加了变频器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策略保护变频器控制

    功率限制策略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

    李盛雄刘明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 3500 吨级敷缆船为例,介绍了该船电力推进系统组成,电力推进系统功率限制策略及硬件设计,给出了各个过程流程图,分析了其实现过程,通过模拟试验和试验验证了这种策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敷缆船功率限制电力推进

    国内电池动力船舶的应用前景分析

    陈世俨占文伟
    25-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电池动力船舶的发展现状,电池动力船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船舶电力推进技术取得了突破。指出了电动船舶的应用尚有诸多瓶颈,如建造和使用成本较高、业界认知不够全面及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等,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发展方向,如业界协同发展、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及工作模式创新等,为电池动力船舶发展提供参考。

    电池动力动力船船舶电力推进

    微机械开关传感器的集成电路应用研究

    韩科刘雪飞李奕龙李浩楠...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微机械开关结构的传感器,作为微机械加工技术与传统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经展现出其在新一代传感器技术中的独特优势。本文对各类微机械开关传感器进行了综合测试,其目的是为综合比较不同微型传感器的性能及优势,为日后硅基板微加工技术的进一步探索提供相应支撑,同时也为微机械开关传感器在船舶开关电器的发展方面提供新的探索思路。本文经测试研究表明各类传感器在反应速度、样品量需求、灵敏度以及人体植入监测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与特点,随着元件尺寸的缩小,传感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硅基微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传感器元件的尺寸有望进一步缩小,推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微机械开关传感器加工

    智能技术试验船电力系统设计研究

    吴志华刘洪亮姚凤翔谢珉...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站功率在 10 MW以上的大型电推船舶,配电系统和发电系统的选型是电力系统设计的核心之一,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冗余性等方面。本文以某智能船为例,介绍了配电系统和发电系统的设计选型方法和考虑因素,涉及交流和直流配电系统的选型、变速和定速发电机的选型、同步和异步发电机的选型等。

    直流母排变速发电机同步发电机高压交流配电系统

    列车用直流接触器线圈故障分析及改进

    尹家辉岳金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列车用直流接触器线圈质量稳定性,本文基于产品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绝缘不良、线圈回路开路、线圈烧蚀三种故障模式,采用故障树工具梳理出八条底事件,针对性制定了设计优化、工艺改进、过程管控三类共八条改进方案。最终对三种故障模式设计了五个试验,通过试验验证确认线圈耐压、过程防护、绕线、浸漆、引线、注塑均得到改进。本文对列车用直流接触器线圈故障进行的故障分析和制定的改进方案,可为直流接触器线圈的故障排除和产品迭代提供参考,降低产品故障率,提高质量稳定性。

    直流接触器线圈故障分析质量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