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与车队轨迹协同优化

    黄栋欧健肖皓鑫杨鄂川...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十字路口交通环境中,大量车辆由于红灯造成延误和非必要燃油消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交通信号和车队轨迹协同优化策略,建立了两层优化模型优化信号配时和车队轨迹.其中,上层基于动态规划方法,以总体车辆延误值最小为目标,优化信号配时和周期;下层基于最优控制理论,以燃油经济性为目标,优化车队中头车轨迹并划分队列.最后搭建Vissim/Matlab联合仿真验证所设计策略,结果表明,3种车流输入下延误值分别优化下降32.8%、48.8%和44.2%,燃油消耗分别下降20.2%、21.9%和24.1%,验证了协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车队轨迹协同优化延误值燃油消耗

    新型旋叶式压缩机缸体型线设计与性能分析

    向银李俊潇刘红梅陶平安...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旋叶式压缩机容积效率与动态接触特性,基于等距曲线包络原理,推导并建立了多项式曲线-圆弧曲线缸体型线数学模型,在保证压缩机密封性能前提下,压缩机基元容积效率得到提升,增加了4.36%;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压缩机柔性叶片、刚性转子与组合型线缸体多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新型压缩机叶片动态接触激励.结果表明:叶片与缸体最大接触力F m较改进前减少18.59%,且振荡波动相对减小;叶片转子槽两侧的最大支反力R1、R2数值较改进前分别减少9.29%、12.09%.缸体型线改进后,新型压缩机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且叶片与缸体、转子的接触力有明显下降,有助于减小缸体、转子受叶片的冲击,降低叶片磨损、提高机械效率.

    旋叶式压缩机型线设计刚柔耦合容积效率动态接触激励

    褶皱型空调叶片对乘员舱热舒适性的影响研究

    张亚张丹贝绍轶李紫娟...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k-ε模型和大涡模拟数值计算方法,对分别安装普通平板空调叶片和不同褶皱型空调叶片共5种车舱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车舱内的空气流场、温度场、叶片阻力系数等结果,从时均和瞬态流场、温度场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平板空调叶片相比,褶皱型空调叶片有良好的减阻效果.随着褶皱叶片波峰数的增加,减阻率增加;相比5种计算模型,波峰数为5的褶皱型叶片具有最优的降温效果,降温速率最快.

    空调叶片乘员舱数值模拟速度场温度场

    石墨烯的化学掺杂

    张俊安田江玲张庆伟鲁云花...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烯作为一种单层碳原子纳米材料,其平面内碳原子以sp 2电子轨道杂化形成二维蜂窝状晶体结构,厚度仅有0.34 nm,具备优异的光电性能,然而由于石墨烯的带隙为零,限制了其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化学掺杂是调制石墨烯电学和物理特性的重要手段.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掺杂机制对于提高石墨烯的电学和光学性能,推动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替代掺杂与吸附掺杂2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化学掺杂的研究现状.根据掺杂剂的性质,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的n型和p型掺杂剂及其掺杂机理.除了替代掺杂和吸附掺杂之外,还介绍了一些其他化学掺杂.最后,根据化学掺杂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石墨烯化学掺杂n型掺杂p型掺杂

    考虑残余应力和制动工况的制动盘热机耦合仿真分析

    付强卢纯莫继良
    12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残余应力对制动过程中制动盘热机耦合响应状态的影响,在考虑接触压力分布与非均匀热流密度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全尺寸制动盘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制动工况组合下的温度位移耦合瞬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制动盘从实施制动到散热结束的服役过程中,其热机耦合响应主要沿周向且呈现拉压交替特点;在实施紧急制动和坡道制动时,产生的残余应力会使制动盘周向应力的变化范围增加并呈现偏向于受拉的应力状态;制动盘面残余应力的峰值与温度峰值同步出现,其幅值与制动盘结构和温度的幅值、分布及变化速率有关;通过优化制动盘面温度分布状态可降低制动盘表面温差、减小制动盘面残余应力,提高制动盘服役寿命.研究成果可为制动盘热机耦合受力状态的改善提供参考和工程指导.

    制动盘热机耦合响应塑性应变残余应力制动工况组合

    液压机械传动装置模式切换优化控制

    王越航曹付义席志强徐立友...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液压机械传动装置(HMT)模式切换时易出现动力中断、冲击度大且切换前后稳定输出转速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排量预测及转矩协调控制的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HMT模式切换数学模型,基于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对切换过程离合器转矩进行了协调控制;根据模式切换前后液压调速系统流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基于所处工况信息(输入转速、负载转矩)的排量预测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液压泵排量阶跃调节至预测值,实现了模式切换前后稳定输出转速的基本一致.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HMT模式切换过程最大输出转矩损失系数降低29.85%、切换时间减少17.82%、切换冲击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排量调节有效减小了切换前后稳定输出转速的误差,模式切换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液压机械传动模式切换排量预测二次型最优控制

    热压烧结Fe3Al金属间化合物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尹敏王建邢建东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了25~500℃条件下热压烧结Fe3 Al与GCr15轴承钢配副时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Fe3 Al磨损面、磨屑的形貌和物质组成.结果表明:热压烧结Fe3 Al与GCr15轴承钢配副滑动磨损时摩擦因数在1~1.8,Fe3 Al的磨损机制以氧化磨损为主.室温条件下,Fe3 Al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滑动速度的升高而降低.200~500℃条件下,Fe3 Al呈现出优异的磨损抗力,磨损率相比室温下降一个数量级.

    Fe3Al金属间化合物GCr15轴承钢滑动摩擦氧化磨损

    目标关联学习的端到端多目标检测与跟踪联合方法

    冯欣殷一皓吴浩铭石美凤...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目前的多目标跟踪方法中,基于tracking-by-detection框架的跟踪方法因其较高的准确性而成为目前最主流的跟踪方法.该类方法通常采用独立的目标检测、特征提取和跟踪方法实现多目标跟踪,但这种多阶段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效率低,不适合实时的应用场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关联学习的端到端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通过使用单一网络同时实现目标检测与层间特征融合的可区分特征提取,并采用目标关联网络学习目标间的特征关联性,端到端地实现多目标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MOT17数据集上,该方法的多目标跟踪综合准确度指标MOTA达到65.2,整体的预测速度达到9帧/s,比现有先进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速度和精度上都有明显提升,是一个可满足实际应用的高效目标检测和跟踪方法.

    端到端关联学习目标检测目标跟踪

    用于高动态场景图像序列获取的自动曝光模型

    侯幸林周培培赵景波
    15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高动态场景通常需要在多幅低动态图像中表达,然而,已有方法获取的图像数量通常过多,且曝光时间无法精确控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包围曝光模型,无需考虑相机响应曲线,可自动计算不同亮度区域的曝光时间.构造联合概率分布函数,把场景划分成多个亮度区域;设计曝光良好性准则,估计每个亮度区域的粗曝光时间;设计模糊控制器,对粗曝光时间进行精调,从而获取一个数量最少的曝光图像序列,为高动态场景的图像融合提供了更好的图像数据.

    高动态场景图像序列获取自动包围曝光联合概率分布函数模糊控制

    基于TOA算法的超声波定位节点布局研究

    张兴红陈然张志忠孙冰曼...
    16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声波接收器的位置是影响超声波定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这一问题,提出了2种超声波接收器布局方案,分别是基于正方形端点和基于正六边形端点的布局方案.根据超声波发射端与覆盖范围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所需正方形或者正六边形的数量,根据正方形或者正六边形的边长与定位空间平面的长和宽的函数关系确定所需的超声波接收节点的数量,对2种方案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两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能够控制在4 cm内,基于正方形端点布局方案平均置信度为92.91%,基于正六边形端点布局方案平均置信度为95.23%;在实验中,采用固定布局方案达到了良好的定位效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超声波传感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