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驾驶员心生理参数的桥隧过渡段安全间距研究

    乔建刚王傑谢一丹陈彦欣...
    274-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高速公路桥隧比例大、道路线形复杂,给驾驶员行车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桥隧路段行车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以速度一致性、小波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与分析驾驶员的心生理反应参数、速度等数据,得到了心率增长率与速度、照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桥梁和隧道车速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桥梁段速度差最大为7.8 km/h;在隧道路段,速度差最大为26.3 km/h,速度协调性差;并通过分析距离与照度、速度、心率增长率的关系提出了桥隧过渡段的最小安全间距的计算方法,为高速公路桥隧路段路线设计和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交通安全桥隧过渡段心生理参数小波理论安全间距

    单一及复合淋洗去除土壤中的铅及其机理研究

    高焕方赵曼青颜丙学严欢...
    28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环境友好型有机酸对铅(Pb)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效果和淋洗机制,采用震荡淋洗的方法,考察了淋洗剂在不同参数(浓度、液固比、时间、pH值)条件下对土壤中Pb淋洗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将柠檬酸和苹果酸复配淋洗.结果表明: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单一淋洗时对Pb的去除率分别为76.87%、69.73%和61.39%.柠檬酸与苹果酸复配比为3:2对Pb的淋洗率高达87.31%,且复配淋洗后土壤中Pb的浸出毒性降低至3.71 mg/L,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值.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复配淋洗能有效降低土壤中Pb的弱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的含量,使残渣态含量增加,降低了后续的环境风险;复配淋洗去除Pb的可能机理包括酸溶解、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柠檬酸与苹果酸复配是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型的淋洗剂,本研究成果可为Pb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了参考.

    铅污染土壤柠檬酸苹果酸复配淋洗

    一种用于处理猪场污水的新型生物转盘的CFD模拟

    杨鑫唐雪莲陈春林张千...
    29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一种用于养猪场污水处理的新型生物转盘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新型生物转盘能够增大生物膜的分布表面,改进新型生物转盘对污水的净化区域,提高新型生物转盘的利用率,达到更好的污水净化作用;转速为6 r/min时比转速为3 r/min时更有利于气液两相接触.

    新型生物转盘生物膜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流动特性

    锂电池微通道液冷板散热性能分析

    田少鹏唐豪龚振
    297-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设计了一种微通道液冷板结构,使用Fluent对所设计的液冷板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冷却液流量、流道宽度和高度对液冷板散热、均温及能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流量为4 g/s时,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分别减小为28.6℃和2.1℃;质量流量高于4 g/s时,液冷板散热性能改善不明显,且能耗较高.流道宽度和高度的增加会降低液冷板散热性能,增加系统能耗,但其均温性能有所提升.强化传热结构的布置使液冷板散热性能进一步提升,较为显著地改善了电池组温度均匀性,扰流机构3可使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分别减小0.79℃和0.19℃.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液冷板结构设计优化提供指导.

    电池热管理微通道液冷板强化传热结构散热性能

    煤电厂粉煤灰在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中湿法捕集去除规律

    徐倩邱磊林登铨晏超群...
    305-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除尘设备去除粉尘效率较低、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超重力分离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SA)对燃煤电厂粉煤灰颗粒进行去除处理.探究了粉尘初始浓度、液相射流流速、进口气速等因素对WSA除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WSA对粒径大于1.5 μm的细颗粒物去除率可达99.40%,除尘率随粉尘初始浓度、液相射流流速、进口气速增大而增大,同时进口气速的增大也会导致气相压降显著升高.捕集前后元素检测表明粉煤灰粉尘中含有Cr、As、Hg等多种重金属,有害重金属平均去除率可达到98.85%,本工作湿法捕集去除粉尘颗粒可以有效降低粉尘重金属毒性污染风险.

    粉煤灰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湿法除尘去除重金属

    改进YOLOv4的蚕豆苗检测算法及TensorRT加速

    杨肖袁锐波李兆旭曹志鹏...
    312-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网络的轻量化蚕豆苗检测方法,使用MobileNet网络代替YOLOv4原主干网络CSPDarknet53,并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骨干网络,加强特征提取网络和预测层的普通卷积;改进网络训练后,利用NVIDIA的加速引擎TensorRT对网络结构进行重构和优化,提高GPU运行效率,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模型的推理与加速;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网络体积缩小至原网络体积约20%,AP仅下降3.14%,但检测速度是原网络的4倍.在Jetson Nano嵌入式平台上,改进后的网络模型推理速度达到20.3FPS;表明提出的网络模型能支持深度学习模型在嵌入式平台的实时应用.

    目标检测YOLOv4TensorRT嵌入式平台

    运载火箭伺服系统控制特性参数化仿真方法

    薛婵张艳蕊陈克勤赵守军...
    32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运载火箭伺服系统快速优化设计及精确化仿真需求,采用Matlab软件开发了参数化通用仿真平台.搭建了电液、电静压和机电三型伺服系统基础模型库,通过模型创建和参数配置模块快速生成伺服系统控制特性仿真模型.利用参数设计与分析模块快速开展伺服系统控制特性仿真分析,采用参数影响分析模块快速获得最优设计.该参数化仿真方法实现了仿真模型和仿真流程规范化,显著提高了伺服系统控制特性仿真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一致性好,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伺服机构参数化仿真控制特性通用平台

    一种主动式膝关节助力外骨骼的性能评估

    赵毅阳张豪李俊邑刘兵...
    331-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套针对主动式膝关节助力外骨骼性能评估的测试方法.建立电机驱动助力模型,计算得外骨骼膝关节的理论助力效率.选取6名健康受试者,在穿戴和不穿戴外骨骼的条件下,测量人体综合代谢指标和下肢肌肉活动量.人体综合代谢成本测试结果表明:与不穿外骨骼的实验相比,穿戴外骨骼平均增加了人体耗氧量3.21%,平均增加了二氧化碳呼出量1.27%,计算出单位质量净代谢功率平均提升了 2.80%;下肢肌肉活动测试结果表明与不穿外骨骼的实验相比,穿戴外骨骼可有效降低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肌肉活动量.设计对照负重试验,结果证明:由于外骨骼自重无法忽略,增加了受试者的人体综合代谢成本.外骨骼可有效降低穿戴者下肢肌肉的活动量,基本符合外骨骼膝关节的理论助力效率,由于自重的原因,使整体的助力效率并不明显.

    外骨骼助力肌电信号代谢成本性能评估

    考虑加热处理的石油管道泄漏特性分析

    罗威袁锐波林红刚陈有锦...
    34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加准确地对管道泄漏进行检测,并预测泄漏对管道的影响,在考虑石油加热处理影响下,对石油管道不同孔径的微小泄漏进行了流场特性分析,建立了不同孔径的仿真模型.分析加热处理给泄漏流场带来的影响,判断考虑加热处理的必要性;在加热处理的条件下,对比不同孔径下泄漏流场特性,分析流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热处理会导致石油的黏度变化,造成石油管道泄漏孔的压力和流速显著变化,考虑加热处理对泄露的影响很有必要;在加热处理条件下,3种不同孔径的微小泄漏对管道内部的流场特性影响较小,但在泄漏孔处,随着孔径的增大,压力下降,流速上升.

    石油管道加热处理微小泄漏孔径泄漏特性数值模拟

    伺服加载系统非线性建模及间隙补偿控制研究

    姜帅琦何俊康硕周吉武...
    348-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机械间隙误差对于伺服加载系统加载液压缸位移、负载压力和流量的影响,提出了伺服加载系统机械间隙误差的补偿控制方法,建立了机械间隙误差影响下的伺服加载系统非线性模型.通过Simulink系统仿真和系统实验,对伺服加载系统非线性模型和机械间隙补偿方法的精确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低航速小负载工况时的输出负载力精度误差由18%降低至10%,高航速大负载工况时的输出负载力精度误差由21%降低至8%,被测产品伺服机构在全行程内的输出负载力滞后误差基本消除.

    伺服加载系统非线性建模间隙误差补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