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万明春

双月刊

1008-6390

jyp595@163.com

023-86380032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清时期贵州客家商人的经营活动

    杨利利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客家商人在政府通商盐引、移民等政策吸引下涌入贵州,他们主要来自江西、四川、湖广等地.客家商人在贵州经营行业广泛,又结成地域商帮、组织会馆联络乡情与自我管理,采取以物易物、行商坐贾兼具的经营方式,以适应贵州经济发展状况.客家商人的经营活动发挥了繁荣经济、形塑城镇等作用,还激励了土民种植经济作物,加强了小农经济的市场化趋势,其修建的会馆也在贵州营造了多样的建筑、商业、信仰等文化.

    明清时期客家商人商贸活动贵州社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蒋宗珍粟梅陈颖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其质量的提升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挖掘学前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价值,梳理学前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即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源不均衡、路径不明晰等,提出 3 条有效路径:一是构建协同共治机制,二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三是构建成果共赢机制.

    成渝地区学前教育协同发展路径

    关爱取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建构与评估策略——基于幼儿园、小学教师角色隐喻比较视角

    秦桂花贾志国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外部制定的自上而下的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评估标准在极大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同时,也会脱离教师实际工作,忽视其领域的特异性,进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为此,须采取自下而上视角,关注幼儿教师在专业化进程中对自身角色、身份地位的感知,揭示幼儿教师个体视角下专业素养结构与领域特异性和情绪感受.借助Nvivo11.0 对教师角色隐喻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幼儿教师个体视角下的专业素养包括纯洁奉献的师德品性、关爱与引领取向的专业承诺、以专业能力与通识知识为主的知识结构,并且发现幼儿教师表现出大量的消极情绪.基于此,提出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评估策略.这一研究为根据教师的实践调整专业素养评估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爱取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素养结构教师角色隐喻

    小学幼儿园化:陈鹤琴对幼小衔接的创新探索

    刘军豪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小学化是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中可能引发且应当避免的一种教育现象,但小学幼儿园化却可以是更好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小学幼儿园化并非新提法,陈鹤琴曾于 1928 年和 1944 年两次明确提及小学幼儿园化,他认为小学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进行必要改造,强调小学教育应在幼小衔接中更加积极作为,并具体从办学体制、课程编制、教学方法、环境创设等多个维度探讨小学幼儿园化的实践路径.小学幼儿园化在当前依然是探索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但其同样面临诸多理论局限与实践挑战.

    陈鹤琴小学幼儿园化幼小衔接儿童中心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瓶颈与破题方略

    尹美晨蒋菠谭昕明何佳芮...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瓶颈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存在家庭体育教育理念陈腐无味、体育课程"体德"融合匮乏、课程资源短缺不均衡、课程评价考核体系需要完善等问题.为响应"双减"政策号召,促进小学体育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应转变家庭体育教育理念,完善体育课程资源配置,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以学校体育"家—校—社"一体化为动力,引入社会体育组织参与,重视体育课后服务;以"体育+教育"深度融合为支撑,协调育人体系内外畅通,保障多方协同育人;发挥专业督导功能,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双减"政策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体德融合

    "坚持党的领导"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若干思考

    许蓉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将其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传承与弘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新时代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坚持以鲜明的政治导向为引领、以正确的大历史观为依托、以创新的社会实践为检验、以奋斗的主动精神为感召,是"坚持党的领导"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基本遵循."坚持党的领导"融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宏观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而彰显"坚持党的领导"历史经验的真理性,培养一代又一代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好青年,推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党的领导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基于PSO-BPNN算法的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韩征强孙玉玉黄建文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质量评价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以高校体育课为例,建立基于PSO-BPNN神经网络算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为验证该模型评价效果,将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的 26 个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作为模型输入、评价结果作为输出,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发现,该模型具有较高适应度和较快收敛速度,可自动寻优隐含层神经元数目,满足高校教学质量多元评价模型高精度要求,保证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教学质量评价PSO-BPNN算法高校体育课模型构建

    美国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研究:内涵、模型与策略

    恽佩红尹伟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是影响学生发展、教师自身发展及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日益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在美国,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呈现社会性和情感性并重的内涵意蕴,其研究模型主要包括情绪智力模型、情绪调节模型和社会情感发展模型.为发展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美国加强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训、建立教师社会情感能力保障体系、创建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环境.这为我国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美国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

    朱少云宋文元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构成要件,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阵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的先决条件,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要举措.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主要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思想"陷阱"、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及部分学生缺乏风险辨别意识的挑战.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亟须强化价值引领,打好意识形态安全"主动仗";加强阵地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驾驭数字技术,织密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创新教育模式,用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连环招";注重队伍建设,打好意识形态安全"组合拳".

    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新时代

    Abstracts

    127-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