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LASSO回归分析构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风险预测模型与验证分析

    张伟江雪娟朱怡应翩...
    3744-3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构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420例U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7∶3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建模组与验证组。所有URSA患者均随访至终止妊娠,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成功组、妊娠失败组,统计患者基线资料。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可能影响URSA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依据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根据回归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以验证组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通过LASSO回归模型的三折交叉验证确定最佳惩罚项系数λ,在λ±s(x)处筛选,最终筛选出9个潜在的相关因素,分别为年龄、流产次数、自身免疫因素、空腹血糖受损、DNA断裂指数(DFI)、优质胚胎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酮(P)、雌二醇(E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流产次数多、自身免疫因素异常、空腹血糖受损、DFI高是URSA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OR=1。286、4。574、3。114、3。204、1。234,P<0。05);优质胚胎数多及血清 HCG、P、E2 高表达是 URSA 患者再次妊娠失败的保护因素(OR=0。547、0。826、0。948、0。995,P<0。05);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建模组、验证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值分别为0。959、0。968,两组的校正曲线均与理想曲线拟合反应良好,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AUC为0。959(95%CI:0。937~0。981,P<0。001),灵敏度为86。6%、特异度为 95。7%、约登指数为 0。823;验证组 AUC 为 0。968(95%CI:0。949~0。988,P<0。001),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97。4%、Youden指数为0。859。结论 年龄、流产次数、自身免疫因素、空腹血糖受损、DFI、优质胚胎数、HCG、P、E2与URSA患者再次妊娠失败密切相关,同时基于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对患者妊娠失败的预测效能较好。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再次妊娠失败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预测模型危险因素

    生物学标志物对儿童川崎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武爱敏沈永明
    3752-3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辅助检查儿童川崎病(KD)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208例初发KD患儿作为KD组,另选取于该院健康查体的20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WBC、PLT、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补体C3、补体C4、血清铁蛋白(Fer)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生物学标志物对KD诊断的价值。结果 KD组CRP、WBC、PLT、ESR、PCT、IL-6、IgM、补体C4、Fe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RP、WBC、ESR、PCT、IL-6曲线下面积(AUC)均>0。9,其中CRP的AUC为1。000,以2。25 ng/L为截断值时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100。0%;IL-6的AUC为0。998,以6。595 mg/L为截断值时的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99。0%;ESR的AUC为0。987,以18。50 mm/h为截断值时的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99。0%。结论 CRP、IL-6和ESR具有较高的KD诊断价值。

    川崎病标志物C反应蛋白ROC曲线儿童

    三阶梯俯卧位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曹秀娟洪婷应玲静陈美仙...
    3756-3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后予三阶梯俯卧位对其喂养状况、胃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喂养体位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三阶梯俯卧位,n=40)和对照组(常规仰卧位,n=42),比较两组喂养状况及住院时间、消化系统并发症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1次开始经口喂养时间[(11。63±7。18)d vs。(14。81±6。57)d]、先口服后鼻饲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6。65±2。31)d vs。(8。05±3。45)d]、完全经口肠内喂养时间[(21。68±9。50)d vs。(25。81±9。21)d]及住院时间[(28。68±10。86)d vs。(33。64±10。67)d]更短,胃食管反流(7。50%vs。26。19%)、胃潴留(10。00%vs。28。57%)、呕吐(5。00%vs。21。43%)、腹胀(5。00%vs。23。81%)发生率更低,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7。08±1。33)d vs。(7。83±1。58)d]更短,体重日增长率[(16。45±2。03)g·kg-1·d-1 vs。(15。45±2。35)g·kg-1·d-1]及身高周增长率[(0。97±0。14)cm/周vs。(0。91±0。11)cm/周]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阶梯俯卧位可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生长发育。

    三阶梯俯卧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生长发育

    通阴三阳灸在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谢珺陈丹诸薇薇何芬琴...
    3760-3762,3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阴三阳灸在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通阴三阳灸中医特色疗法,两组干预4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NDL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阴三阳灸可以改善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中上腹痛及餐后饱胀不适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通阴三阳灸脾胃虚寒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

    联合AI技术"个性化"视频宣教在高压氧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研究

    苏春艳张杨谢全李帅明...
    3763-3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AI技术"个性化"视频宣教在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9月该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新入院患者208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新入院患者215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联合纸质宣教,讲解高压氧原理及作用,告知不能携带电子产品及易燃易爆物品入舱,提醒治疗时需要准备的物品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AI制作的"个性化"宣教视频及患者签字确认方式,并采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对高压氧健康宣教持续进行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答对情况、携带违禁物品入舱情况、注意事项执行情况、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试验组对高压氧各项相关知识的答对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舱前,对照组携带违禁物品比例为6。3%(13/208),高于试验组的0。9%(2/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全过程中,试验组注意事项完全执行率高于对照组(68。8%vs。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3。4%,高于对照组的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轻、中度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重度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AI技术"个性化"视频宣教在高压氧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减轻患者焦虑,增加患者信心,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AI技术个性化视频宣教高压氧治疗效果分析

    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分析

    姚佳佳冉黎刘娜吴楠...
    3768-3772,3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对侧眼发生RRD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2020年该院331例行单眼RRD手术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别、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双眼屈光度、对侧眼是否植入人工晶体,以及对侧眼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格子样、囊样、蜗牛迹样变性)位置分布等信息,并随访1年,期间对侧眼如发生视网膜裂孔或变性时,进行激光光凝预防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侧眼发生RRD的危险因素,并计算Kappa值对患侧眼及对侧眼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的位置分布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对侧眼是否发生RRD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术前BCVA、术前屈光度(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揭示,年龄 40~<60 岁(OR=6。906,P<0。001)、术前 BCVA<0。05(OR=3。015,P<0。001)、术前屈光度-3。00~<-6。00 D(OR=5。511,P<0。001)是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年龄<40岁(OR=0。101,P<0。001)和术前屈光度+0。50~<0。50 D(OR=0。160,P=0。001)则为保护因素。对侧眼在视网膜四个象限发生裂孔或变性的例数分别为59、14、27和8,其中与患侧眼在同一象限的例数为43、6、10和3,Kappa值为0。296,P<0。001。所有对侧眼出现视网膜裂孔及格子样变性区的患者接受激光光凝预防治疗,在1年随访期内未出现更进一步的视网膜脱离。结论 针对单眼RRD患者,应详细检查对侧眼,尤其是中老年、BCVA<0。05及屈光度-3。00~<-6。00 D的患者,重点关注对侧眼与患侧眼裂孔相同的视网膜象限,通过定期全面的眼部检查以有效降低对侧眼RRD的发生率。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变性区对侧眼危险因素

    不同年龄人群心房颤动对于新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研究

    张佳伟侯旗旗齐祺于洁...
    3773-3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人群罹患心房颤动是否增加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风险。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96 624例纳入研究。研究对象每年1次随访,最后随访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中位数随访14。01年,终点事件为新发AMI。以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将研究对象分为2个年龄组,并按照是否罹患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对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人体测量,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心房颤动与新发AMI发病是否相关。结果 总人群中心房颤动组411例,非心房颤动组96 213例;年龄<60岁中,心房颤动组121例,非心房颤动组75 151例;年龄≥60岁中,心房颤动组290例,非心房颤动组21 062例。总人群中,心房颤动组AMI累积发病率高于非心房颤动组(5。68%vs。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人群中,心房颤动组AMI累积发病率高于非心房颤动组(7。40%vs。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人群中,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AMI累积发病率比较(4。54%vs。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7)。全人群中心房颤动是新发AMI的危险因素(HR=1。877,95%CI:1。177~2。991,P=0。008),年龄与心房颤动存在交互作用(P=0。016)。年龄分层分析中,<60岁人群中心房颤动是新发AMI的危险因素(HR=3。029,95%CI:1。508~6。082,P=0。002)。结论 心房颤动是新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中青年人群(<60岁)。

    心房颤动新发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发病风险

    基于机器学习的消化道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模型的构建

    范连娣王宁郭振江刘防震...
    3779-3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道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4年3月该院接受消化道手术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3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形成导管相关性血栓分为血栓组(n=62)和非血栓组(n=323),收集患者年龄、BMI、合并症、现患肿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手术时间、置管静脉、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D-二聚体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将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训练集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及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朴素贝叶斯风险预测模型,比较不同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导管相关性血栓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F1值,对最佳预测模型中预测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可视化排序。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中现患肿瘤患者所占比例、NLR、手术时间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风险预测模型的AUC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随机森林(0。773)、logistic回归模型(0。734)、支持向量机(0。680)、朴素贝叶斯(0。666)和决策树(0。650),其中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度(0。853)、灵敏度(0。599)、特异度(0。877)和F1值(0。414)均为最高。D-二聚体、手术时间、现患肿瘤、NLR是随机森林模型中前4重要预测因素。结论 所建立消化道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出良好性能,D-二聚体、手术时间、现患肿瘤、NLR是主要的预测因素。

    消化道手术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血栓形成机器学习预测模型

    不同肌松深度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肥胖症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徐文梅殷文勤杨万李林菁艳...
    3784-3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肌松深度对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症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6月该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深度肌松组(D组)和中度肌松组(M组),每组28例。根据TOF-Watch肌松监测仪,D组维持4个成串刺激(TOF)计数为0且强直后计数(PTC)为1~2,M组维持TOF计数1~2,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罗库溴铵用量,记录诱导插管后5 min(T0)、气腹建立后5 min(T1)、气腹建立后30 min(T2)、气腹建立后90 min(T3)、气腹结束后5min(T4)的O NSD、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2、T3时ON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ONSD较M组明显减小,麻醉时间较M组明显延长(P<0。05),罗库溴铵用量较M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T0~T4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严重的低氧血症。结论 与中度肌松相比,深度肌松能缓解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肥胖症患者术中ONSD的增大。

    视神经鞘直径CO2气腹肥胖肌松颅内压

    肠道屏障功能血清检测指标异常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黄莉鲁涛张亚兰陈宗涛...
    3789-3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屏障功能血清检测指标异常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该院体检中心接受肠道屏障功能血清检测的26 838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乳酸(DLC)、细菌内毒素(BT)及二胺氧化酶(DAO)是否异常进行分组。收集DLC、BT、DAO异常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体重、血压[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空腹血糖(GLU)、脉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蛋白(TP)、ALT、AST、人血浆蛋白磷脂酶(Lp-PLA2)等指标;统计DLC、BT、DAO异常体检者脂肪肝的发生率,分析DLC、BT、DAO水平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6 838例体检者中 DLC 异常 544 例(2。03%),BT 异常 927 例(3。45%),DAO 异常 649 例(2。42%)。DLC、BT、DAO 异常人群中,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多伴随肥胖、血压增高和血糖升高。68。08%的BT异常者SBP偏高,51。02%的DBP偏高,40。72%的GLU偏高。99。58%的DLC异常者IBIL异常。血清检测指标DLC、BT、DAO异常人群中脂肪肝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3。57%、44。77%、38。83%。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DLC、BT、DAO水平与脂肪肝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 DLC、BT、DA O水平可能早期预警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损伤,并可预示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D-乳酸细菌内毒素二胺氧化酶代谢性疾病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