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规划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董鉴泓

双月刊

1000-3363

upforum@shtel.net.cn

021-65983507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2室

城市规划学刊/Journal Urban Planning Forum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办刊特色,以刊登城市规划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为主,致力于推进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间治理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现象研究述评与议题展望

    桑春潘鑫张尚武王树春...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经济增速趋缓以及人口负增长时代逐步到来,城市收缩现象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值得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提出空间治理是中国城市收缩现象研究的重要视角,在对2010以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述评基础上,认为应深化人口收缩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发展范式的认识,并从基础研究、空间研究、规划研究等方面探讨了空间治理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现象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期为新时期中国城市收缩现象的理论研究和空间治理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中国城市收缩现象研究述评研究议题空间治理

    欧洲遗产保护宪章及实践对中国城市保护的启示

    张松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所有成功实现了城市整体性保护的国家都有完善的保护法律机制.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制度机制建设与完善,亟须汲取世界各国先进的保护理念,参考借鉴其保护实践的政策措施.通过回顾1960年代以来欧洲城市保护相关决议、宪章、文件的形成过程,全面梳理城市遗产观念和保护管理政策,包括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规划所采取的全面整体性方法.全面推动我国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需要国家政策保障,必须从法规机制、公共政策、财政资源和规划治理等方面形成积极的保护政策和完善的制度机制.

    城市保护积极保护国家遗产遗产观念文化连续性

    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保障公共利益的政策演进与实践:以深圳市城市更新为例

    李云文灏颖罗佳陈嫣嫣...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公平的必然举措,而依靠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城市公共物品的模式日渐难以为继.深圳作为资源紧缺型高密度城市,较早探索存量更新中"政府统筹、市场参与供给"的模式.以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为核心,构建"供给政策—供给主体—效用表征"的分析框架,系统性梳理2004-2023年间深圳城市建设与更新中保障公共利益的相关政策,以2011-2022年间已批更新单元项目的时空演变数据验证实效.发现:制度设计向多领域多维整合转变;奖励机制是公益强输出的有力保障;多元主体协商平台是决策优化的隐性助推器.在反思公共利益供需错配问题的基础上,为新时期的城市更新与运营提供新思路.

    公共利益公共物品城市更新政策演进土地移交

    促进实施的上海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动力机制探索

    陈鹏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目前已经进入了聚焦存量内涵发展的城市发展新阶段,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两者在空间范围和对象上高度交叠,如何做好风貌区的城市更新是上海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尽管历史风貌更新项目容易"出彩""出圈",但是由于技术要求高、实施推进难度大、运营不可持续等情况导致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类型单一、项目数量少,主体缺乏动力成为困扰后续更新推进的核心难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制约风貌更新的技术方法、管理政策和运营测算等三类核心"惰性因子";强调需要建立更新的"单元观",引领思维变化,合理认识历史风貌的资源属性,从单元空间协同更新的视角、关注综合价值的提升,通过优化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和技术要求、完善政策体系、寻找空间资源、创新激励机制、打通流程堵点等措施,为更新实施提供理念技术、空间资源、机制效率等三方面的"动力因子",形成可以促进更新项目的实施推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的动力机制.

    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动力机制

    规划协作实现空间共享的成效:广州市175个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的实证

    黎子铭王世福邓兴栋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规划干预实现空间资源共享是响应"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大量实践研究认为规划协作能实现良好结果,理论构建中也发现了规划协作实现空间共享的明确路径.但现实当中,原创设计无需协作也令人满意、协作顺畅却共享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何检验规划协作实现空间共享的机制与成效仍缺乏研究.以广州市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的175个选址为样本,开展相同制度政策条件下不同规划协作程度实现空间共享成效的实证研究.通过规划参与过程与实施结果回访的论述,逻辑回归模型开展定量分析,初步论证以规划协作实现空间共享的稳健机制、相对成效与作用边界.结果表明协作完成度越高、共享实现的可能性越大.规划协作能有效破解用地产权限制、场地现状与目标存在差异的阻力,但也发现后发事件作为外部影响因素具有推翻协作成果的影响.研究为存量时代的详细规划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启发和实证支持.

    详细规划存量开发规划协作空间共享规划成效

    基础教育空间的社区共享策略——以上海为例

    赵昀章明
    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存量更新时代,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复合与空间共享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上海基础教育与社区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需要与社区进行功能复合和空间共享,同时也可以促进社区对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需求更新,打造学习型社区/城区.通过对基础教育设施功能复合和空间共享模式的探索,依托智慧城市管理的相关手段对校园空间进行有序的开放管理;结合时间、空间的不同组合对教育空间、运动区域、停车空间、报告厅、图书馆、综合服务及校园周边区域进行空间共享模式探索,可对未来校园的规划和更新提供借鉴.同时结合复合和共享要求,进一步提出需要对时空共享下产权界定、功能组合的运营模式和学习型社区/城区的组织进行深入研究.

    功能复合空间共享社区融合学习型社区媒介

    台风"级联效应"灾害下城乡环境的响应机制与营建策略——基于乐清市虹桥的研究

    郭睿王卿张焕王竹...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台风"级联效应",即灾害事件连锁、多要素相互作用并导致灾害损失累积放大,给受影响地区的城乡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通过适宜性营建减少风险、提高城乡韧性成为重要的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以"响应机制—灾变机理—营建策略"为技术路径,针对乐清市虹桥流域城镇组团的"台风—雨洪潮—内涝"级联过程进行实证研究,诠释了海陆基面、流域特征、城乡空间三级尺度驱动灾害级联过程,明确"过程控制"的治理导向,建立平灾结合目标下"水文—地貌—需求"相协同的城乡环境营建单元,揭示出台风"级联效应"灾害下城乡环境的响应机制,进而把握台风的非线性灾变机理,构建城乡环境营建单元的适宜性策略,以期为台风频发区域城乡环境的灾害适应性营建提供策略路径与技术方法.

    台风级联效应城乡环境响应机制灾变机理营建策略

    开启城市研究中的数据想象:通过Ins-tagram 照片和计算机视觉算法揭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地方依恋

    谢苑仪
    119-120页

    文化治理背景下工业遗产空间的社会生产:基于台北和香港案例的比较研究

    许琪敏
    119页

    自动按需出行服务(AMOD)对城市公交系统的影响:基于代理的模拟方法

    高飞扬
    120-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