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畅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畅谈
畅谈

双周刊

1005-5061

Changtanzazhi@gmail.com

028-86696910

610015

成都市东胜街8号庄森大厦14楼

畅谈/Journal Talk Up
查看更多>>一本大型、深刻、新锐的时政新闻期刊,以“畅读天下,主流言谈”为办刊宗旨,内容涵盖时政、财经、社会、文化等领域。我们强调每篇文摘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完美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实现路径的探讨

    强国栋龙毓亮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抓手,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路径存在专任教师思政理论知识薄弱、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衔接僵硬、学生缺乏兴趣、思政育人成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笔者通过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立德树人创新路径.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创新实践

    财经素养融入中职专业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酒店管理专业群为例

    徐苑平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职教育领域,财经素养教育有自身的特色和要求,本文以我校双高建设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群"为例,根据我校对财经素养融入专业学科教育的实践现状与需求,总结了职业教育财经素养学科融入的具体要求和策略,并提出目前存在的师资基础、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问题和初步对策.

    中职教育财经素养学科融入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周浩冯有强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当前新课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传统文化束缚了人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言之凿凿,什么中庸之道,什么三纲五常,什么奴性文化等等.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文化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都应把他放在特定环境下去界定.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去看,我们应该剔除糟粕,汲取精华,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的教师更应看清形势,明辨是非,在具体的传道授业解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只有知识而严重缺乏道德修养的学生.因此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始终将祖国的传统文化渗入其中,并且注重其实用性,体现职业导向,注重职教特色,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文化素养的新型人才.

    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渗透文化素养

    高校校园文化视域下劳动教育育人路径研究

    唐万辉夏兰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巩固劳动认知、筑牢劳动信念、提升劳动技能是开展高校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在育人方面存在着育人目标淡化、育人实效弱化、育人力量分化和育人途径单一化等现实问题,系统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劳动育人效应,分别将校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融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育人体系、丰富育人载体和整合资源协同等针对性领域,能够持续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发展进程,因地制宜打造高校劳动教育亮点特色,提升劳动教育实效,进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校园文化高校劳动教育育人路径

    产教融合视阈下创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贾斌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会计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产业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本文将从产教融合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创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求.

    产教融合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研究

    赵文静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越发受到学界关注,通过各类课程实现对"人"的德育培养成为教师教学关注的重点.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必要性出发,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现状,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实现,即教学目标三维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评价层次化,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还需重点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注重英汉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形成正确的三观、建立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必要性中国文化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发展探究

    林达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我国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坚持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教育管理和改革工作,让我国职责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来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并结合实际问题,给出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新形势高职院校教育管理

    学分银行理念下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

    李盛东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实施学分银行制度的目的是结合一定标准,对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和转换,不仅有助于完善高职教育体系,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分银行理念下,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将推动高职教育不断创新,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和训练,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

    学分银行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劳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

    李朝峰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劳动教育引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赋予新的使命和综合育人功能;广东白云学院规划劳动教育课程总体布局,发挥劳动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功能,开展全方位的育人机制,打造劳动教育白云特色品牌效能,构建白云特色劳动教育的路径模式,发挥大思政教育的"三全"育人的作用.

    劳育德育融合路径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刘乙桥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指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手段和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在复杂的价值观中保持理性,并将工匠精神深刻融入课程中去.高职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的应用必须以社会责任和伦理为基础.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等.同时,高职学校还可以通过思政课程的整合、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式,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构建一个全面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可以深入挖掘课程背后的精神力量,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为高职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支持,培养具有理论素养、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祖国建设者.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