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乡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

双月刊

城乡规划/Journal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然资源部: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

    1-4页

    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数据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崔颖柳泽武敏周亮...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是CSPON建设的重要原则,自然资源部门新近开展的城市国土空间监测为上述"四统一",尤其是"统一底图"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结合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实践,深入研究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数据的应用.首先,基于对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的内容分析,指出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具有数据权威、从"城外"走向"城内"、地类与要素相结合等特征;其次,从指标监测与计算、专题评估等方面,结合具体实例对其应用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应用中反映出的监测范围不明、统计口径不一、部门衔接不畅、细化分类不全等问题,提出建议.

    CSPON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国土空间无标度网络治理:数字生态文明时代CSPON应用场景

    侯静轩张恩嘉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承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要素呈现无标度网络的特征,虽然提升了社会生产与物流效率,但也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认识和治理国土空间无标度网络,是统筹国土空间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国土空间多尺度和多层级的网络特征视角,分析"纵向贯通"与"横向互联"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在数字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治理新机遇;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别展望从低频到高频、跨大尺度与小尺度的国土空间无标度网络治理场景,以期为国土空间研究和治理提供新的认识和实践视角.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无标度网络国土空间治理数字生态文明

    ESPON实践及其对CSPON建设的启示

    刘合林徐颖李文涛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是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实施监督体系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国土空间数字化发展及提升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欧洲空间监测网络(ESPON)为欧洲空间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其实践经验对我国CSPON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首先比较分析ESPON 2006、ESPON 2013、ESPON 2020、ESPON 2030计划在实施背景、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然后从目标内涵、组织模式、功能结构和监测系统四个维度深入解析ESPON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实际需求,参考ESPON的实施背景、演进逻辑和系统特征,提出CSPON的建设应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导向和规划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共建共享的组织模式,完善全域、全要素、多目标、多场景的功能结构,创新动态、公开、可比较、有前瞻性的数智化监测系统.

    CSPONESPON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监测网络

    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技术框架构建研究

    张晓东孙道胜程辉何莲娜...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化转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多规"协同与精准传导等治理现代化要求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成为重要的技术集成与支撑手段.文章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监测网络三者之间的关系辨析入手,结合北京作为特大城市的经验,提出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总体框架体系设计,包括场景流、业务流和数据流子体系的设计,并提出数字技术支撑体系.同时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路径,进一步明确场景流的价值导向、业务流的责权边界、数据流的精度规则,提出面向全国开展网络建设的措施建议.

    CSPON北京场景流业务流数据流

    基于"V"模型业务重构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研究

    胡光耀邓琳刘晓瑜郭欢欢...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的背景,文章剖析"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网络建设监测的对象,探讨规划业务实施监测的数字化拆解方法,并提出升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指标体系计算能力、互联互通的软硬件支撑能力和面向公众的服务能力的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山地城市国土空间碳排放格局与绿色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刘亚丽曹春霞张臻况易...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典型的山地城市国土空间与碳源、碳汇的对应关系,分析碳排碳汇时空变化格局与演变规律,厘清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建立山地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绿色指标体系与碳中和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重点领域指标梳理—综合指标库建立—关键指标遴选—绿色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基于固碳增汇、降碳减排两大方向,融合空间指导性、低碳指向性、数据可量化性、典型代表性四大特性,聚焦空间绩效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源优化利用、生态环境管控四大领域,锚固生态、环境、开发、保护、创新、绿色、低碳、循环、交通、市政十个维度,构建山地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绿色指标体系,旨在将碳中和目标要求准确、完整、全面地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中去.

    山地城市国土空间碳排放格局碳中和绿色指标体系

    沿黄河倾斜平原地区特大城市风道构建路径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王芳张波孟寒冬吕锐...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构建通风廊道,缓解城市通风不畅、热岛效应等气候问题,已成为业界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倾斜平原地区在城市冠层①的风环境有其独特性,文章以黄河流域特大城市郑州市为例,通过气象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融合,从区域、城市两个空间尺度,探索适应特殊地理特征的城市风道构建路径与方法.首先在区域尺度,基于长时段(30年以上)气象观测数据、WRF模型等进行综合背景风环境评估,确定风源;其次在城市尺度,关注倾斜平原地形环境下环流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选取天空开阔度(SVF)和地表粗糙度指数叠加模型,识别计算通风潜力,结合GIS可视化评价,划定一级、二级廊道空间,进行廊道通风效果科学性验证;最后衔接国土空间三类规划体系,探索分级、分类管控通风廊道及冷源等核心空间,促进空间落位和精准实施.借此进一步丰富通风廊道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从气象、规划融合视角为我国黄河流域特大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和借鉴.

    沿黄河流域倾斜平原城市通风廊道构建路径

    需求导向的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以浙江"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为例

    梁薇陈建义徐文东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当前我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配置标准和规划策略创新.文章从配建标准创新、因地制宜布局、增量存量结合、功能菜单配置等方面着手,介绍浙江省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经验.在此基础上,以供需匹配、事业产业协同为重点,提出我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和体系建设的建议,期望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提供参考,推动养老服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供需匹配空间配置编制方法

    城市商业中心与消费出行空间相互作用的时空大数据验证

    康宁钮心毅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上海市四个商业中心为例,使用时空大数据验证商业中心与消费出行的空间相互作用特征,比较商业中心规划中的哈夫模型吸引力变量和距离参数选择.首先,使用时空大数据测算居民至四个商业中心的消费出行数量,使用互联网地图API接口计算消费出行时间,将其视为实测值;其次,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距离参数校准;最后,使用四种吸引力变量,分别比较哈夫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研究认为,在当前社会经济趋势下,消费出行概率仍是出行时间与商业中心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幂函数衰减规则.但是四个商业中心消费出行的距离参数各不相同,以商业中心POI混合度作为吸引力变量,得出的势力范围划分最接近实际消费出行选择.当前,商业中心规划使用哈夫模型时,在距离参数选择上不宜将多个商业中心取值为统一值;在吸引力变量构建中,应更重视表征商业业态多样性POI混合度的作用.

    商业中心空间相互作用哈夫模型时空大数据消费出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