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蚕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蚕学通讯
蚕学通讯

向仲怀

季刊

1006-0561

fydai@etang.com

023-68250191

400716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南区

蚕学通讯/Journal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农业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学术性、技术性期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促进蚕业科技现代化服务的宗旨与任务。报道国内外在栽蚕、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物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桑树品种对桑螟侵害的抵抗能力调查与分析

    宋长贵宋志光赵珮黄传书...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螟(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是严重危害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一旦暴发成灾会给蚕桑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筛选出对桑螟侵害有较强抵抗能力的桑品种,在田间调查桑螟发生规律及对8个桑品种的危害率基础上,进一步在室内观察比较了桑螟分别取食8个桑品种的叶片后其生长发育受到的影响.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桑螟在重庆市北碚区一年中总共有5个成虫羽化高峰期,大致出现在4月21日、6月16日、8月中旬、9月中旬、10月20日;桑螟对桑品种塔桑、蒙桑、孟简3号、德昌长果、东光小白和沙漠果桑的危害率显著低于对火桑和葫芦桑的危害率.室内饲养观察获得的桑螟发育历期显示,取食不同桑品种的叶片后,桑螟的平均幼虫期经过时间开差较大,取食蒙桑(16.06 d)、孟简3号(15.09 d)和德昌长果(14.91 d)叶片的平均幼虫期经过时间显著长于取食火桑(13.75 d)、葫芦桑(13.80 d)和沙漠果桑(14.03 d)叶片的经过时间,对蛹期和成虫期经过时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取食孟简3号和蒙桑叶片后的化蛹率最低(58.33%),且羽化成虫的数量均低于31头.综上所述,孟简3号和蒙桑对桑螟的侵害具有一定的抵抗性,有进一步研究后筛选成为抗虫桑品种的潜力.

    桑螟桑树品种危害率发育历期田间调查室内饲养

    欢迎订阅《蚕学通讯》

    5页

    家蚕蛹变态期的中肠发育变化观察及细胞凋亡与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王丽陈安健王艺胡丹...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家蚕中肠在蛹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发育变化,于家蚕5龄幼虫期、蛹期及蛾期以24 h为间隔,对其中肠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显示:家蚕5龄幼虫的中肠为长圆筒形,在食桑期呈绿色、膨大的管状,进入熟蚕期停止食桑后,中肠开始变黄、缩短;在熟蚕营茧化蛹的过程中,中肠持续缩短、变小,并随着发育时期的延长,最终呈椭圆形颗粒状,表面颜色由浅黄色变为棕黄色.进一步观察家蚕不同发育时期中肠组织的石蜡切片,发现幼虫中肠细胞在进入蛹变态期发生了多次凋亡与再生的过程,在上蔟3∼4d、上蔟7∼8d、上蔟12d∼蛾期都形成了新的中肠上皮细胞,这些新的中肠上皮细胞可能是由再生细胞分化更新而来的.对家蚕中肠组织中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1、BmDredd)与自噬基因(Atg1、Atg13)表达模式的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1、BmDredd在上蔟2 d、7 d、12 d的表达量均降低,Atg1、Atg13在上蔟7 d、9 d、12 d的表达量均降低,表明在家蚕的这些变态发育时期,其中肠细胞的凋亡受到了抑制,与切片观察新的中肠上皮细胞形成时期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呈现了家蚕中肠在蛹变态时期的发育变化过程,说明家蚕幼虫的中肠在蛹发育变态过程中并未彻底消亡,成虫的中肠是幼虫中肠在蛹变态时期经过多次消亡与再生过程发育而来的.

    家蚕中肠变态发育期细胞凋亡细胞自噬基因表达

    4个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李超唐浩杨水艳黄传书...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蚕人工饲料育可实现工厂化养蚕,研究家蚕的摄食性遗传机制及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分别采用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饲养A姬、872、菁松、苏春4个家蚕品种,调查5龄蚕体质量和5龄起蚕的摄食性.结果显示:872和苏春采用2种饲养方式的5龄蚕体质量差异显著,而A姬和菁松的差异不显著;在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组,A姬、872、菁松3个品种的5龄起蚕80%以上能选择人工饲料饷食,苏春则仅有20%选择人工饲料饷食,在全龄桑叶育试验组,872、菁松、苏春3个品种的5龄起蚕均选择桑叶饷食,A姬则仅有70%选择桑叶饷食.进一步以体质量差异显著、人工饲料摄食性最差的苏春和体质量差异不显著、人工饲料摄食性好的A姬的5龄第3天幼虫下颚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对2个品种的普通气味结合蛋白基因GOBP1、GOBP2和嗅觉受体基因OR56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苏春下颚中GOBP1、GOBP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A姬(P<0.01、P<0.001),而A姬下颚中OR56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苏春(P<0.05).以上结果再次证实了家蚕的人工饲料摄食性与品种有关系,并且食性差异家蚕品种的嗅觉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不同,此可以作为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的基础依据之一.

    家蚕人工饲料育5龄蚕体质量5龄摄食性嗅觉相关基因

    昆虫溶茧酶基因的初步鉴定与演化分析

    邱品品谭影向凯乔梁...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溶茧酶(cocoonase)是研究昆虫演化及其生理适应性的重要酶类.通过The MEME Suite分析得到4条昆虫溶茧酶特征基序,利用HMMER和BLAST程序分析了105种昆虫的溶茧酶基因分布情况,但是仅在36种鳞翅目昆虫中鉴定到了溶茧酶的编码基因,特别是在蛱蝶科(如袖蝶等)昆虫里有明显的扩增条带.进一步通过Gromacs软件初步模拟溶茧酶及其相似的胰蛋白酶在家蚕唾液中的活性与稳定性,结果发现溶茧酶的最终能量更低,表明其更适应家蚕吐出液环境.以上鉴定与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昆虫溶茧酶的演化模式和生理功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信息.

    溶茧酶胰蛋白酶基因鉴定演化分析分子动力模拟

    桑枝和蚕沙的基础成分测定及堆肥试验

    赵珮高琴琼朱红艳宋长贵...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枝和蚕沙是蚕桑生产的大宗副产物,用其制作堆肥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有效途径.测定结果表明,桑枝条的木质化程度越高,枝条的碳氮比(C/N)也越高;混入残余桑叶碎片和叶梗的蚕沙与蚕粪比较,其C/N显著降低.堆肥试验设置1号堆(100%桑枝)、2号堆(20%蚕沙+80%桑枝)、3号堆(100%蚕沙)3个处理组,测定各组堆肥腐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后的堆肥品质,结果显示:堆肥过程中各堆体的高温(≥50℃)持续天数由长到短依次为1号堆、2号堆、3号堆;堆肥的前60 d是堆体中各种养分物质含量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各处理组堆体腐熟后,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号堆、2号堆、3号堆,有效氮、磷、钾及速效总养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3号堆、2号堆、1号堆.综上认为:堆肥需要根据原料的组成合理调节氮源用量;2号处理组堆肥的品质最优,即在桑枝堆体中添加一定量的蚕沙,既可保证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又可提高堆肥的速效肥力.

    桑枝蚕沙碳氮比堆肥有机质速效肥力

    桑树摘芯在桑园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黄琼玲黄胜林强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树摘芯是桑园生产管理的一项常规技术措施,在养蚕用叶前摘去桑树新梢的嫩芯,抑制其向上生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桑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桑树摘芯的关键技术要点、摘芯对桑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个方面,总结桑树摘芯技术措施在桑园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试验情况,并对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桑树摘芯技术方面的研究内容提出建议,以期为高产优质桑园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摘芯桑树桑叶产量桑叶品质

    《蚕桑产品深加工技术》简介

    38页

    不同颜色粘虫板及悬挂高度对果桑园内果蝇的诱集效果

    谭立新郑章云任杰群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蝇是果桑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研究了不同颜色粘虫板在不同悬挂高度下引诱果桑园内果蝇的效果,以期为果蝇种群的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连续4年的试验表明粘虫板颜色及悬挂高度对果蝇的诱集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蓝色粘虫板较其他7种颜色粘虫板对果蝇表现出较强的引诱性;粘虫板悬挂在距桑园地面0.5 m时对果蝇的诱集效果最好,平均诱虫率为37.72%,其次为距桑园地面1.0 m高度,诱虫率为34.18%,在距桑园地面1.5 m高度时的诱虫率最低,仅28.10%.果桑生产上可将蓝色粘虫板悬挂在离桑园地面0.5 m高度诱集果蝇,这样既能减轻虫害,又能保证桑椹的食用安全.

    果桑果蝇粘虫板悬挂高度诱集效果

    大蚕地面育的优势及对蚕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谢勇幸秭余高波杨碧文...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面育是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之一,早已在江浙和两广蚕区的生产中应用.为了帮助川渝地区的蚕农更加合理地选择和应用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对地面育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地面育与蚕台育的对比试验,探究了地面育对产茧性能、蚕茧品质的影响.根据分析与试验结果认为:大蚕地面饲育操作简单、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但存在空间利用率低,春季和晚秋季容易受低温影响等缺点;相对于蚕台饲育,地面育生产的原料茧上茧率、解舒率等稍逊.因此,蚕农是否选择地面育,需要综合考虑劳动力成本、产茧性能、蚕茧品质、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

    地面育蚕台育饲养成本技术操作产茧性能蚕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