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与创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与创业教育
创新与创业教育

徐建军 胡岳华

双月刊

1674-893X

ccj@mail.csu.edu.cn

0731-88830141

410083

长沙市中南大学校本部出版社内

创新与创业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创新与创业教育》是由中南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类期刊。本刊主要面向高校师生,刊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旨在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全"特色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基于升达学院的双创教育改革探索

    王铮刘桂芳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特色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适应新阶段、新任务而提出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构建与实践旨在通过实施"三课合一"的双创课程体系、"三阶合一"的双创实训体系、"三位一体"的双创实践体系以及教学实践多部门联动的协同机制和弹性灵活的双创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解决目前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缺乏连贯性、双创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脱节、双创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外沟通机制等问题,提升应用型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成效.

    "三全"特色双创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矿物加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及实践——以中南大学矿业学科为例

    范晓慧陈凤唐鸿鹄陈许玲...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时代矿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全周期工程思维和提高其工程胜任力为目标,采用虚拟仿真的教学手段,突破矿产资源加工过程中高温、高危、高成本等限制,解决传统教学无法开展全流程实验及生产极端工况操作等难题,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有机融合数据库技术、虚拟仿真、专家系统、智能算法,让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流程设计、自主设备搭建、自主调试运行,设计与资源特性相适应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操作参数,实景体验工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使其成为具有实干担当、开拓创新、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矿业卓越人才.

    虚拟仿真矿物加工实验教学问题导向全周期工程

    高等教育科研育人范式刍议

    王宝成赵炜叶泽国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科研育人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的重要举措.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育人工作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局部和个别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大学科研育人工作立德树人的宗旨权威受到挑战、科研育人"双主体"失衡风险增加、科研育人本科教育参与度低、科研工作和育人工程融合不紧密、科研育人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等.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科研育人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教育科研育人范式构建需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强化政治方向引导和价值观培育,科研育人向高等教育不断多层次深入,构建科研—教学—育人连续体,提升科研—专业建设—社会发展的协同育人耦合度,活化科研育人环境系统.

    高等教育科研育人范式

    "大思政课"视域下区块链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探析

    唐丽萍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重要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上面临信息失真与错配、资源共享障碍、教育主客体间信任缺失三大痛点.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分布式结构、去中心化的集体参与制、非对称信任机制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了可能.因此,高校要借助区块链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构建思政教育"学习账本"以提供真实的个性化内容,借助去中心化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激活学习主动性,建立新型信任机制以促进教育主客体间良性互动,实现区块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大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块链

    工业工程专业学科竞赛能力提升路径

    周春柳沈南南王元云曹建华...
    11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工程专业是"新工科"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育必须以"新工科"提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以工业工程专业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基于对往届学科竞赛优秀作品和成果的调查分析,构建工业工程学科竞赛的能力需求矩阵,挖掘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依托SMART原则构建学科竞赛能力提升路径,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以培养专业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工业工程学科竞赛能力提升路径教学模式

    材料学科"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

    谭彦妮傅建平吴宏张翠...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材料学科)"旨在系统地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检索、阅读,论文写作与发表,开题报告、创新项目的撰写与答辩等能力.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实践,需要深入挖掘兼具材料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思政元素,通过采用引导式、研讨式、实践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成长型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使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筑牢科研诚信底线,最终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成长型思维科研诚信严谨的科学态度

    寻根问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与当代价值

    周素毅李昂梁宏中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终极性与社会主义建设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功能上重视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多样化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因势利导和灵活多样的有机统一,在教育保障上要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遵循、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实现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劳动教育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发展历程核心要义当代价值

    高职院校劳创融合育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艳郑海燕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是培养创造性劳动者的迫切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还存在思想观念滞后、实践平台欠缺、协同育人乏力的现实困境.破解这一困境,可以从深化劳创融合育人认知、构建劳创融合育人实践体系、营造劳创融合育人环境、夯实劳创融合育人保障基础四个方面着手,探索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

    澳大利亚创业政策和创业生态浅析——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

    谢畅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创造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催生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激发新活力.保障创新创业的稳固发展,提高就业与创业的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澳大利亚为例,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剖析澳大利亚的创业政策与创业实践,梳理了澳大利亚自我雇佣型就业和创业活动的现状,整理了澳大利亚促进创业的战略和政策,从教育培训、创业服务、业务发展和权益保障4个维度总结了澳大利亚政府、企业和市场在促进创业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基于对澳大利亚创业情况的整理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出了3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普及创业教育,建设免费开放的创业课程;建立对中小企业、年轻人创业的支持制度;营造尊重创业、崇尚高技术创业的社会氛围.

    澳大利亚创业政策教育培训创业服务创新创业

    美国创业型大学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背景、耦合关系及路径探究——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例

    刘思雨余秀琴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型大学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在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作为一所以"为社区和国家服务"著称的创业型大学,其在服务亚利桑那州创新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倡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为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诉求、区域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高校拓展战略发展空间的紧迫需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包括重构大学组织结构、拓展人才培养渠道、优化科研运行机制以及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了亚利桑那州实现创新发展.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

    创业型大学区域创新发展背景耦合关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