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意设计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意设计源
创意设计源

姜鸣

双月刊

1674-5159

idea2009@vip.sina.com.cn

021-61421860 64380117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502号

创意设计源/Journal Idea&Desig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瑶族非遗文创设计研究——以《渡海传说》生成式海报设计为例

    徐鸣谭以纯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文化生态理论的认知理解,意识到文化生态理论在非遗文创设计研究领域的必要性.利用总结归纳得出非遗文化生态的四个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而具体分析瑶族非遗的文化生态.最终构建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非遗文创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践行该策略的适用性.文化生态理论从非遗文化属性及其内部构成方面,提供非遗文创设计发展的研究路径,包括非遗作为主体的社会性实践结果、历史的演进性过程结果、生态的整体性结构关系、社会的适应性循环传承体系四个内容,将理论研究与当代文化生态特点结合,从设计行为、内容、实践、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设计实践,使文创设计既保留非遗文化的本真特性,又适宜现代社会的发展.

    文化生态文创设计非遗传承渡海传说

    AIGC技术引领设计革新:早期大众到早期采用者的转变

    高一方范凌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技术采用周期模型的视角,探讨了AIGC技术对设计师认知态度、设计素养以及非物质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结果显示设计师对AIGC技术的态度经历了从初期怀疑或中立逐渐转变为积极接受和认可.特别是,设计师认识到AIGC技术在提升设计效率、促进创意思维以及拓展设计可能性方面的潜力,从而提升了整体设计素养.结果揭示设计师从"早期大众"向"早期采用者"的态度演进,突显了教育和实践在促进技术采纳中的重要性.此外,通过设计教育和策略调整,可以进一步拓宽设计师自我发展的边界,强调持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对于维持设计领域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性.

    AIGC意愿度设计素养非物质化能力技术采用生命周期

    "拿破仑的军师"还是"阿基里斯之踵":AIGC驱动数智时代游戏设计新变革

    冯鸣阳彭程陈庆军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AIGC技术的兴起正在推动着游戏设计的本体属性和认知理念发生根本性重塑.为了探索AIGC浪潮下未来游戏的设计方式与生态构成会如何发展与进化,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游戏设计的叙事剧情、美术视觉、音效音乐、界面交互和系统机制等方面,探讨了AIGC技术在游戏设计领域的应用模式.AIGC技术可以降低游戏设计成本、丰富游戏内容、改变创作方式,但也存在情感表达缺失和游戏伦理面临新挑战等弱点.在AIGC语境下,游戏设计师的身份和职能、人机关系、游戏形态和规则、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等都将发生变革.因此,游戏设计师及研究者需要破除思维禁锢,开启前瞻思考,主动探索人机协作的新范式,以促进AIGC技术赋能游戏设计并实现深度交叉与融合.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游戏设计游戏角色游戏场景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王玮孙幸威
    22-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玩具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一直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玩具可以为儿童的娱乐与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通过探讨儿童玩具的发展历程,并对人工智能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价值进行提炼,可以了解当今人工智能玩具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需要应对的挑战,也能为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儿童玩具设计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人工智能儿童玩具玩具设计

    可解释人工智能在想象力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姜晓微刘慧慧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可解释人工智能在想象力领域的具体应用以及面临的的一些问题与挑战,然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与展望.[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结论]通过在想象力领域应用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想象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作效率,对于推动可解释人工智能在想象力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有益启示,以更好推动可解释人工智能在想象力领域应用中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可解释人工智能想象力领域AI艺术创作

    AIGC视域下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机协同策略研究

    陈焱松王玉珲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技术文明相适应,本文以技术与文化共通的多模态属性的耦合关系作为出发点,以人机协同机制弥合技术与文化之间的模态逻辑差异,提出了AIGC视域下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机协同策略.具体来看,本研究在技术层面基于信息处理、内容创造、协同修订等方面细化AIGC视角下人机协作的流程及要求,在文化生产层面则面向不同社会主体形成了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及文化流通的路径,实现了AIGC技术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活态化、可持续性作用,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传统文化人机协同设计应用文化产业

    元宇宙珠宝发展现状、前瞻思考、设计实践与应用研究

    梁由之李昳尘尚莹
    39-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融合了区块链、AR/VR、5G等前沿技术,元宇宙珠宝是传统珠宝行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及金融化创新的不二选择,也是艺术、科技、文化与产业交叉融合的典型案例.重点分析元宇宙珠宝在虚拟穿戴、数字资产及内容生态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厘清元宇宙珠宝与元宇宙服装、增强现实技术、数字藏品等问题之间的联系.元宇宙珠宝对于珠宝行业确立新的产业模式、搭建新的营销平台、形成新的设计方法和审美范式均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元宇宙珠宝首饰的产业化发展提出方向.在阐述元宇宙珠宝技术优势与核心特点的同时也以"爱国心旗"的设计实践及应用为例,为我国元宇宙珠宝首饰的原创设计提供借鉴.

    元宇宙珠宝元宇宙服装虚拟穿戴数字资产数字藏品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生鲜盲盒零售系统设计研究

    李志榕马雯霄周婉真宋璐瑶...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盲盒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消费形式,在新时代环保背景下,利用盲盒形式可以提高供需效率、促进零售行业的转型升级.研究采用服务设计的理念对用户消费结构与消费心理进行调研与分析,在贴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超市生鲜盲盒零售服务平台进行设计,以此提升服务效果.通过用户旅程图、商业画布、利益相关者分析、服务蓝图等服务设计工具的应用,明确服务内容与前台后台关系,分析体验痛点与机会点,完善服务平台的设计方案,输出符合当代青年人践行微环保心理的应用程序设计,从而进一步满足社会与消费者的需求.

    服务设计新零售盲盒

    基于地域文化的麻将视觉符号再设计研究

    李中扬刘威婷
    49-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麻将作为中国传统的娱乐用具,除具休闲、益智的趣味性之外,兼具重要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审美价值.通过追溯麻将的起源、发展与变迁,深入挖掘其牌面构成、图案意趣、字体运用、色彩特征,进而结合中国34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性物像、地标、语言等典型元素,进行麻将视觉符号的再设计,力图构建更具时代美感和地域文化价值的麻将用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及地域文化的传播提供新视角.

    麻将视觉符号地域文化再设计传播价值

    基于比较研究的品牌设计教学实践

    刘双花董月夕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品牌设计拓展至商业以外的政治文化领域,面对更驳杂的设计对象和更灵活的设计手段,品牌设计教学亟需解决两个重要问题:1)教学主题和过程怎样规划和设计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全程参与的热情,对品牌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2)如何激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服务和开拓本土品牌的意识?为此,课程以北京为对象,选取包含多个子集的集合对象作为实践主题(如北京16城区、北京中轴线等),采用比较研究法,以集中调研、分散设计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形成一套新的品牌设计教学模式,最终取得预期育人成效.

    比较研究品牌设计北京行政区北京中轴线城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