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原与草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草原与草坪
草原与草坪

师尚礼

双月刊

1009-5500

cyycp@gsau.edu.cn;caoyjuanyucaoping@yahoo.com.cn

0931-7631885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草原与草坪/Journal Grassland and Turf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草原和草坪科学与生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科研成果、管理技术及经验为宗旨。主要刊登草原科学、草坪科学、牧草科学、草原畜牧业、园林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草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综述、研究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藜麦霜霉病与抗病性研究进展

    王昶杨发荣李敏权魏玉明...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藜麦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新兴粮饲兼用型作物,霜霉病是危害藜麦最严重的全球性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霜霉病最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措施。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藜麦霜霉病抗性研究动态,本文阐述了藜麦霜霉病的寄主范围、专化性和宿主跳跃现象;比较分析了抗性鉴定时期、方法、评价指标和模型,确认室内离体叶片接菌法是藜麦霜霉病抗性鉴定可靠有效的方法;藜麦栽培种的抗性变异大,野生近缘种存在丰富的抗性资源;从藜麦生育期、皂苷含量、气孔性状、激素代谢和抗性分子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其初步的抗性机理。目前,藜麦与Peronospora variabilis的互作机理仍不清楚,还需深入研究。

    藜麦霜霉病抗性

    9个燕麦品种的种带细菌多样性及其促生功能定性分析

    李向阳张玉娟贾倩英张宏...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燕麦(Avena sativa)种带细菌及其促生功能多样性。[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纯化9个燕麦品种种带细菌,并定性分析其固氮、溶磷、产IAA能力和分解纤维素功能。[结果]共分离到34株细菌分离物,结合其形态特征及16S rDNA分 析,分离出的细菌隶属于原核生物界的4门19 属,其中优势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 56。00%;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比41。18%;34株燕麦种带细菌均具不同的促生功能,其中分属于芽孢杆菌属、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志贺氏菌属(Shigella)和大西洋杆菌属(Atlantibacter)的 9株细菌同时具备固氮、溶磷、产吲哚乙酸和分解纤维素功能。[结论]本试验共分离到34株细菌分离物,均具备不同的促生功能,其中 9株细菌兼具固氮、溶磷、产吲哚乙酸和分解纤维素功能,志贺氏菌属LFt4综合能力最强。

    种带细菌燕麦细菌多样性植物促生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高寒草甸高原鼢鼠营养生态位特征

    周睿王志鹏花立民邹小玉...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特征,了解动物所占据的营养层,揭示啮齿动物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食物资源利用变化。[方法]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碳氮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混合模型,分析高原鼢鼠不同组织的食性信息及其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高原鼢鼠不同组织中同化的食物种类基本一致,但在食谱中的贡献率各有差异。地上部分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在血液(24。33%)、肌肉(19。63%)和毛发(14。00%)组织中的贡献率均最高;地下部分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在不同组织中的贡献率均最高,分别为66。01%,17。79%和10。72%。不同组织中同化食物种类和营养生态位宽度变化一致,在植物地上部分表现为血液(8种,1。742)<肌肉(10种,2。049)<毛发(13种,2。227)组织,植物地下部分为血液(5种,1。100)<肌肉(14种,2。370)<毛发(15种,2。469)组织,且地上和地下植物在高原鼢鼠血液组织(1。100)中的生态位重叠度远低于肌肉(0。447)和毛发(0。566)组织。[结论]高原鼢鼠各组织代表的不同时间尺度的食性信息中,短期食性(血液组织)中同化物种数较少,生态位宽度较小。而在长期食谱(肌肉和毛发组织)中食物种类广泛,生态位宽度变大。且地上和地下植物在高原鼢鼠短期食性中生态位重叠度远低于长期食性。鉴于高原鼢鼠的采食习性,建议在高原鼢鼠危害严重区域,可以通过补播禾本科等优良牧草,降低高原鼢鼠优质食物在其栖息地植物群落中的比例,达到防治高原鼢鼠危害的目的。

    高寒草甸高原鼢鼠食性营养生态位稳定同位素贝叶斯混合模型

    草地早熟禾胚胎发生标记基因BBM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余江弟苗佳敏李玉珠马晖玲...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胚胎发生标记基因PpBBM,并通过保守基序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推测可能具有孤雌生殖功能的PpBBM基因。[方法]基于草地早熟禾转录组数据库信息,检索PpBBM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pBBMs蛋白理化特性,比较不同PpBBMs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和保守基序差异。[结果]共获得 3 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PpBBMs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均含有2个AP2结构域,其中,PpBBM1和PpBBM2具有相同的motif类型和数量。3个PpBBMs蛋白都是酸性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0个物种的BBM/BBML蛋白成员共聚为5类。其中,PpBBM1、PpBBM2聚在第2分支,分别与 BdBBM 和 SbBBML 亲缘关系最近;PpBBML 位于第 5 分支,与 ZmBBML 亲缘关系最近。PpBBM1、PpBBM2 和PpBBML均具有BBM基因所特有的bbm-1 基序以及AP2 亚家族特定的euANT2-4基序,但PpBBML蛋白的所有基序均有个别氨基酸残基存在变异。[结论]与PpBBML基因相比,PpBBM1和PpBBM2更有可能具有诱导孤雌生殖的功能。

    草地早熟禾BBM基因系统进化分析保守基序

    高湿竹屑替代商品草炭生产无土草坪的研究

    董臣飞周兴元马冉冉刘南清...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发替代商品草炭的无土草坪栽培基质,减少草坪生产中耕地的破坏以及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竹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将新鲜竹屑(含水量60%)分别进行堆贮处理和堆肥处理,分析其理化性质,再进行草坪栽培试验,设置6个处理:CK1(草炭)、CK2(草炭+无纺布)、A1(堆贮竹屑)、A2(堆贮竹屑+无纺布)、B1(堆肥竹屑)、B2(堆肥竹屑+无纺布);进一步设置草炭与堆贮竹屑的不同混合体积比:100∶0、75∶25、50∶50、25∶75、0∶100,进行黑麦草栽培试验,观测草坪草生长情况及草坪综合质量。[结果]堆贮竹屑比堆肥处理的更适合用作草坪栽培基料,配合使用无纺布可提升草皮成卷率。商品草炭与堆贮竹屑体积比50∶50的草坪质量评分更高。[结论]堆贮竹屑可替代50%的商品草炭进行草坪无土栽培,有利于草坪草生长,并可节约资源,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竹屑堆贮堆肥基质无土草坪

    青藏高原川西北牧区一年两季饲草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永强尹玉林杜文华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川西北高寒牧区气候寒冷,牧草生长季短,选用抗寒性强的小黑麦品种进行秋播,翌年复种不同作物,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牧草产量。[方法]以 8个小黑麦种质(甘农2号小黑麦、甘农3号小黑麦、甘农4号小黑麦、甘农7号小黑麦、藏饲1号小黑麦、小黑麦品系C16、C23、C25)作为秋播材料,次年复种不同作物:B1(50%藏饲1号小黑麦混播50%饲用豌豆),B2(50%藏饲1号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B3(50%青甜1号燕麦混播50%饲用豌豆),B4(50%青甜1号燕麦混播50%箭筈豌豆),以研究秋播小黑麦复种不同作物对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及土壤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秋播小黑麦复种不同作物后,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均有所提高。[结论]秋播甘农4号小黑,翌年麦复种50%藏饲1号小黑麦混播50%饲用豌豆模式对土壤理化及酶活性影响最大,能够改善土壤理化环境及酶活性,有助于提高牧草产量。

    秋播小黑麦复种高寒牧区土壤理化土壤酶活性

    EDTA对重金属胁迫下匍匐翦股颖种子萌发的影响

    赵心笛刘敏婷刘容李振华...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外源EDTA对重金属胁迫下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匍匐翦股颖品种潘威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浓度Cu、Cd、Pb胁迫下的匍匐剪股颖进行EDTA处理,并测定匍匐翦股颖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叶片及根系相关指标。[结果]匍匐翦股颖对Pb的耐受能力最强,Cu次之,Cd最差。施加3 mmol/L EDTA对中、重度重金属胁迫下匍匐翦股颖的发芽指标、叶片指标和根系指标均较优,其中,中度Cu、轻度Cd、中度Pb胁迫下施用3 mmol/L EDTA的匍匐翦股颖种子的发芽率分别较对照增加了 16。67%、3。36%、8。72%,叶片长度分别增加了30。99%、30。60%、1。63%,根系长度分别增加了35。93%、0。37%、29。80%。[结论]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排序,发现施用3 mmol/L EDTA匍匐翦股颖对重金属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优,对3种重金属的缓解效果排序为Pb>Cu>Cd。

    EDTA重金属胁迫匍匐翦股颖种子萌发

    基于高光谱的草坪草光合参数模拟估算

    刘桐杜笑村纪童姜佳昌...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光合参数是衡量草坪草生长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探索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草坪草光合参数的模拟估算对于草坪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3个常用草坪草品种红象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cv。Hongxiang)、百灵鸟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cv。Bailingniao)和肯塔基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cv。Kentucky)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草坪草生长旺盛期,使用SOC710VP成像光谱仪和CIRAS-3便携式光合仪分别测定了草坪草冠层光谱数据、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筛选与两种光合参数显著相关的原始光谱波段与植被指数,构建偏最小二乘法(PLS)估算模型,并利用PLS模型中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方法筛选VIP值>1。2的重要波段与植被指数。[结果]1)共筛选与Pn显著相关的 54个原始光谱波段(435、450、460、475、490~550、560~565、590~725、990~1000、1015~1030 nm)与9个植被指数(GI、NDVI、NDVI670、CI、PSRI、NRI、SIPI、PRI、SR),其中原始光谱460 nm与植被指数CI相关系数绝对值最高,分别为0。46和0。77,共筛选与Tr显著相关的 115个原始光谱波段(435~440、450~1010 nm)与 7个植被指数(SIPI、SR、NDVI、NDVI670、MSR705、CI、DVI),其中原始光谱475 nm与植被指数SIPI相关系数绝对值最高,分别为0。61与0。54;2)Pn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因变量方差解释率为75。24%,模型拟合精度R2 为0。95,均方根误差RMSE为0。1,Tr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因变量方差解释率为73。43%,模型拟合精度R2为0。73,均方根误差RMSE为0。5,可满足反演需求;3)根据偏最小二乘法中变量投影重要性VIP法筛选最优指标,得出反演Pn的最优指标为CI,Tr最优指标为SR。[结论]草坪草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偏最小二乘法光谱反演模型,为草坪草光合指标评估提供了更便利的方案。

    高光谱草坪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偏最小二乘法模型

    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甸小叶金露梅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对季节的响应

    邓秀霞曹文侠王世林王文虎...
    88-9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高寒地区灌木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根部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季节变化。[方法]以东祁连山的优势灌木小叶金露梅为试验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法分离根部的内生真菌,用形态鉴定和ITS分子测序相结合进行真菌鉴定并分析其季节多样性。[结果]春季、夏季和秋季在小叶金露梅根段组织中分离得到71株真菌纯培养物,归属于5纲5目5科6属8个分类单元;不同季节的小叶金露梅根部内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存在一定差异,从多样性指数来看,Shannon-Wiener 指数和 Simpson's diversity 指数表现为春季(1。57,0。75)>夏季(1。26,0。69)>秋季(1。08,0。62)。春季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夏季和秋季,但优势属均为脉孢菌属(Neurospora)和曲霉属(Aspergillu);春季特有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色串孢属(Torula);赭霉属(Ochroconis)为夏季特有属,葡萄孢属(Botrytis)为秋季特有属。[结论]不同季节小叶金露梅根部均分离得到了内生真菌,且内生真菌在小叶金露梅根部的定殖存在季节差异性,春季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较高。

    小叶金露梅内生真菌分子鉴定季节多样性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惰性碳的影响

    左超罗彩云赵亮赵新全...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土壤惰性碳的影响,对于客观认识草地在减少大气CO2排放中的作用,制定草地碳增汇策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3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地(冬季自由放牧—冬牧、围封禁牧—禁牧、开垦播种燕麦—燕麦),采用梅花形5点采样法采集野外样品,结合室内酸水解等分析方法,对0~30 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惰性碳进行分层研究。[结果]1)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冬牧最高(95。15 g/kg),禁牧次之(70。56 g/kg),开垦播种燕麦最小(54。44 g/kg)。冬牧土壤惰性碳含量比禁牧高27。77%,冬牧比燕麦高32。54%。2)与冬牧相比,禁牧16年土壤0~10 cm土层有机碳下降了25。84%,开垦 30 年 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下降了 42。79%。禁牧 16 年土壤 0~30 cm土层有机碳下降了10。89%,开垦30年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下降了9。48%。0~30 cm土层惰性碳平均含量冬牧比禁牧高22。67%,冬牧比燕麦高3。60%;与开垦相比,禁牧使惰性碳降低了19。78%。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碳库组成存在显著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引起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库组成变化的重要原因。[结论]禁牧后土壤惰性碳含量降低的幅度大于开垦,冬牧有利于土壤惰性碳的积累;健康草地禁牧之后降低了土壤惰性碳的含量,减弱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影响土壤有机碳和惰性碳含量。因此,通过改善放牧管理,可以维持或进一步增加有机碳存储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健康草地禁牧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高寒草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惰性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