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毒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毒理学报
生态毒理学报

王子健

双月刊

1673-5897

stdlxb@rcees.ac.cn

010-62941072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2871信箱)

生态毒理学报/Journal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生态毒理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我国生态毒理学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全面发展。本刊主要报道:①污染物环境过程研究;②污染物对活体生物毒性研究;③污染物对于种群水平可能导致个体数量、基因率或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研究;④污染物对个体水平生物化学、分子、物理结构和功能危害,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群落及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研究;⑤生物标记物测试方法及其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⑥依据毒性测试数据和化学转化规划,评估化合物对整个环境(人体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危害和风险;⑦环境毒理学测试新技术/方法,典型区域环境污染的毒性测试;⑧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的北京市山区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凌文翠武亚林方瑶瑶陈大地...
    13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北京市山区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sh-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F-IBI)进行了评价.于2021年8月、2022年5月、2022年10月对5条代表性山区河流的11个点位,进行了鱼类种群、水质、生境等调查.构建了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确定核心指标9项,分别为鱼类总物种数(M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2)、鲤科鱼类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比(M4)、鳅科鱼类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比(M5)、底层鱼类百分比(M20)、杂食性鱼类数量百分比(M22)、耐受性鱼类数量百分比(M23)、黏性卵鱼类数量百分比(M26)和鱼类总个体数(M30).采用比值法对上述核心指标进行赋分,并按照F-IBI得分将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划分为5个健康等级.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良好,其中"优"、"良"点位占比为72.7%.通过分析F-IBI值与水质、生境等因素的相关性,发现全盐量、pH与F-IBI存在显著相关,而与水深、距闸坝的距离、溶解氧、透明度、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河道大量补充再生水会造成F-IBI下降,但是经过适当人工干预措施,如人工湿地,可以有效提升鱼类生物完整性.

    北京市山区河流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指标体系全盐量再生水

    红壤对土霉素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佳乐周永康董一慧卫承芳...
    14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红壤吸附抗生素的能力以及作用机制,本文采用批量平衡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测试技术,以典型兽用抗生素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为目标污染物,江西宜春养猪场区所采集的粉砂质红壤为试验对象,研究OTC在红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OTC在红壤中的吸附非常快,6 h即可基本达到平衡,准一级动力模型仅能较好地拟合吸附初期1 h的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模型能非常好地拟合整个吸附过程,解吸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性;Freundlich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试验土壤对OTC的等温吸附过程;OTC在试验土壤上的吸附量与pH呈负相关;共存阳离子中,随着离子强度增加,吸附量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且阳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大,吸附抑制性越强;共存阴离子中,仅HCO3-对吸附存在影响,影响程度与pH相关.该研究证明了土霉素在红壤中残留的可能性非常大,污染持久性强,对土壤环境污染程度高.

    红壤土霉素吸附pH离子

    过渡金属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抗生素研究进展

    赵齐灵余圣品李佳乐孙占学...
    15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产生强有效的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使水中的抗生素矿化降解.过渡金属活化过硫酸盐因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而表现出良好的活化效果.单一的金属离子,如Ag+、Fe2+、Co2+、Zn2+、Mn2+、Ni2+参与循环活化较为困难,因此本文重点讨论了目前多金属氧化物、碳基负载过渡金属、光协同过渡金属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思路.多金属氧化物在活化过程中其他金属离子可作为电子供体实现变价循环;碳基负载过渡金属通过自由基和非自由基反应降解抗生素,在活化过程中能够减缓金属表面发生电化学氧化和物理团聚,促进电子转移;光协同过渡金属活化促进光生空穴与光生电子的分离,提高活化效果.

    过渡金属过硫酸盐多金属氧化物碳基负载过渡金属光协同过渡金属

    基于斑马鱼模型评估金华市主要水系的环境风险

    孙洪杰丁彦单夕颜彭贵梦...
    16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金华市实施了一系列"治水"工程,以便将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控制在标准以下,改善水环境质量.考虑到水中多种污染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或加成等效应,在各理化指标达标情况下仍可能存在对水生生物正常生长发育构成潜在威胁的因素.为了准确评估"治水"工程对金华市水环境的改善效果,本研究综合运用化学分析与生物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治水"工程后金华市主要水系的水环境质量.研究发现,在以三江交汇点为中心的9个采样点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检出浓度均低于我国地表水Ⅰ类标准,金华市主要水系中有机物相对含量较低.对19种金属元素的浓度检测表明:Cd在梅溪采样点的检出浓度(122 μg·L-1)略高于其地表水Ⅰ类标准,Mn在秋滨污水厂出水(210.4 μg·L-1)、Sb在梅溪(8.88 μg·L-1)和义乌江(624 μg·L-1)水样中的检出浓度均高于其国家地表水特定标准限值.此外所检测的金属元素在所研究区域内均可达到相应的地表水水质要求.生物评价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可以在所有采样点水样中正常生长发育,且其体内的热休克蛋白(HSP70)和金属硫蛋白(MT)及抗氧化系统均未受到明显干扰.由此可见,金华市实施的系列"治水"工程可以有效控制水环境中重金属及有机物的含量,且水质总体良好,对鱼类早期的生长发育并未产生任何干扰效应.

    重金属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抗氧化系统化学需氧量基因转录

    典型玉米种植小流域中乙草胺对水生生物的环境风险评估

    黄怡韩兵肖晓峰王宝成...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草胺是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常用苗前除草剂,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为评估北京市某典型玉米农业小流域中乙草胺对水生生物的环境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地表水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获取乙草胺在水环境中的暴露浓度,利用水生生物毒性数据推算乙草胺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并开展风险表征.结果表明,乙草胺在水环境中的浓度范围为ND~0.034 μg·L-1,即实测环境暴露浓度取0.034 μg·L-1.获得乙草胺对藻类、溞类、鱼类3个营养级水生生物的危害数据,推算出乙草胺的预测无效应浓度为0.052 μg·L-1.经风险表征发现,该区域乙草胺的使用对水生生物的风险可接受.

    乙草胺风险评估环境监测

    上海某社区老年人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摄食暴露风险评估

    李彤王宇吴限好陈绩...
    18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人群体内可广泛检测出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但对高年龄层人群PFAS的暴露特征研究有限.本文旨在评估上海老年人群PFAS摄食暴露风险及其来源特征.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共获取上海市60~79岁老人有效问卷68份,并结合"第六次全国总膳食研究"中PFAS膳食浓度,应用蒙特卡洛模型对膳食暴露量进行概率计算,最终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发布的4种PFAS,包括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全氟己烷磺酸(perfluorohexane sulfonic acid,PFHxS)和全氟壬酸(perfluorononanoic acid,PFNA)每周可耐受摄入量评估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人群膳食结构以水果(1 440.0 g·week-1)、谷物(1 341.0 g·week-1)和奶制品(835.0 g·week-1)为主,分别占总膳食的 24.8%、23.1%和 14.4%;4 种 PFAS 总摄食暴露量为(1 024.7±140.3)pg·kg-1·d-1,水产品贡献最多(53.5%);PFOA、PFOS、PFHxS 和 PFNA 的摄食暴露量分别为(308.4±36.5)、(519.2±1042)、(49.8±7.6)和(73.3±13.6)pg·kg-1·d-1,鸡蛋(48.9%)、水产品(75.1%)、谷物(64.9%)和水产品(76.3%)分别为PFOA、PFOS、PFHxS和PFNA的主要贡献源.PFOA和PFOS摄食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health risk,HR)分别为0.36和0.32,鸡蛋(48.9%)和水产品(75.1%)分别为最大贡献者.4种PFAS摄食暴露的总健康风险为1.63,水产品贡献最大(53.5%),其次是鸡蛋(20.9%)和肉类(15.5%).男女人群中各PFAS导致的健康风险相对关系基本与总人群一致,女性人群由水产品贡献的暴露风险显著高于男性(均值67.3%>43.8%,P<0.001).综上,上海老年人群的PFAS摄食暴露风险普遍较高,水产品是4种PFAS包括PFOS的主要暴露来源,鸡蛋和肉类对于PFOA的暴露更加突出.本研究明晰了上海地区老年人群的PFAS摄食暴露风险和来源特征,为全氟化合物的来源、累积及迁移规律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老年人群健康风险评估膳食暴露概率评估

    利用环境DNA技术对内蒙古典型湖泊鱼类分布特征的研究

    张轶周兴军孙文静岳彩英...
    19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伦湖、乌梁素海和岱海是内蒙古大、中、小型湖泊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地位.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可有效指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本研究为首次采用环境DNA技术探究三大湖泊间鱼类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差异,为水生态监测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相比传统调查,环境DNA在单点位检出的物种数量更多,是传统调查的1.25倍;(2)环境DNA技术具有一定的准确度;(3)本次环境DNA调查共检出鱼类5目10科23属27种,对呼伦湖检出18种、乌梁素海检出19种、岱海检出23种,三大湖泊共同检出鱼类12种.环境DNA技术与形态学调查可相互补充,应用于不同场景,共同服务于水生态监测与管理.环境DNA技术具备高效灵敏、低损害性、环境限制少等优势,有望成为鱼类健康评估与诊断的有力工具.

    环境DNA鱼类多样性形态学鉴定呼伦湖

    海洋双壳类中镉与必需元素的相互作用

    张晓宇李斐吉成龙吴惠丰...
    20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镉(cadmium,Cd)是海洋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因其有较高的生态风险而备受关注.海洋双壳类因其底栖和滤食的习性极易在体内富集Cd,进而引起氧化应激、信号转导异常和能量代谢紊乱等毒性效应.Cd能通过必需元素的转运载体或通道进入海洋双壳类体内.海洋双壳类具备一系列防御Cd的机制,如与含硫、氮和硒的配体结合,以减少游离Cd2+浓度并降低氧化应激,从而减轻Cd毒性.而在某些关键的生物学通路中,与Cd大小和电荷相似的必需元素(如钙、铜和锌)能被Cd竞争或取代,导致必需元素稳态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机体代谢异常,产生毒性效应.此外,本文介绍了可用于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新工具——离子组学,以深入探究多种元素的相互作用.本文为深入了解Cd的毒理机制和海洋生态风险提供重要参考.

    海洋双壳类离子互作离子组学

    光伏电池生产和退役回收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及环境风险

    黄昊李铭宇刘松尧解姣姣...
    217-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双碳"战略的指导下,以光伏为首的新能源因其绿色清洁、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而发展迅速.但就其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并非完全无污染.本文以光伏为例,聚焦重金属问题,综述了光伏电池在生产制造至退役报废阶段的环境风险,分析了光伏电池尤其是其中的重金属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的新能源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光伏电池重金属浸出毒性环境风险

    微塑料与水体中无机/有机物质之间的异质聚集行为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张颖程姿吕宏虹
    226-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消费主义的盛行,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MPs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在水流、风力、光照以及其他人为因素作用下分解并释放出有害的化学物质,破坏生态平衡.此外,MPs在迁移转化过程中还会与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发生复杂的界面交互作用形成异质聚集体,这种界面作用并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对MPs和水生物质造成双向影响.聚集体的存在不仅加剧了MPs与无机/有机物质的相互作用,还使得MPs成为携带无机/有机物质的载体,这一特性使其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毒性行为变得更为复杂.但是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研究微塑料自身的迁移转化规律.因此,本文对MPs与水体中无机和有机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微塑料污染无机物质有机物质生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