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与科技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半月刊

1673-5641

luntan008@163.com cn137138@163.com

0311-83017456

050051

河北省石家市裕华西路67号

产业与科技论坛/Journal Estate and Science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焦点透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评价分析、经济与法、科技创新、管理世界、比较借鉴、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硕博论坛、创业故事。主要读者对象:产业界、科技界、理论学术界、实业界、党政政策研究部门、财贸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农林渔牧、科学技术与推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工业制造、商务营销等各行各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国际经验与提升策略

    严阳浩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目前来看,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教育顶层制度设计、教育体系系统规划和教育保障体系整体思考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思考.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家率先开启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际经验.因而,文章从中外借鉴视角出发,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增加生态文明教育投入、规划教育体系等为提升路径,力促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课国际经验

    高职《Linux操作系统应用》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以工匠精神为例

    唐娟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重视课程思政,贯彻"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精神.本文通过在高职《Linux操作系统应用》课程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给出了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设计全过程,包括课前自我思政、课中沉浸思政、课后思政再强化三个环节,使学生逐步感受、认识,从而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思政工匠精神

    教育信息化视阈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研究

    崔华洁卢凤菊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教育行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度把握教育信息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发展需求,探究分析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阐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相关因素,最后深入探讨在教育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与对策,以期为我国更多地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支持作用.

    教育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信息化建设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路径研究

    胡嘉玉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步入信息时代后,社会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国家也颁布一系列政策,要求提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延伸教育覆盖内容.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新时代优质人才的培养重任.强化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任务达成的重要抓手,现如今,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认知不够深入、保障机制不完善、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都给人才培养造成一定阻碍.鉴于此,各高校可尝试将劳动教育和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结合,弥补以往教学存在的缺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劳动教育内涵与特征进行介绍,并对其现存的不足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劳动教育和思政课结合的可行性,基于此提出具体的结合路径,以供参考.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思政实践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邢海霞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将思政课内容纳入职业学校英语课堂,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养,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为重点进行阐述,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论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等,以进一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张丽苹张英鹏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提高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铭记光辉党史,对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重大意义.民办高校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教师党史学习教育自身素养不高、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不统一、党史学习教育渠道不宽、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需要从提高教师党史学习教育综合素养、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筑牢网络育人新阵地、拓宽实践研学新路径等方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基于展览馆现场教学的数字技术重塑党性教育

    李方菁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展览馆参观作为现场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到党校的党性教育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展览提升党性教育的成效.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配合展览馆现场教学,提升党性现场教学的效果是未来展览馆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展览馆现场教学的全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通过数字技术将原本分散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反馈等部分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使现场教学的流程更加完整,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字技术能够有效统筹课堂和课外两个范围,链接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大模块,将整个展览馆现场教学的全过程塑造成一个整体,并且每个环节产生的数字资源经过积累可以形成该教学场景的大数据,通过信息化分析手段可以得出该展览馆的教学优势与不足,更好地完善展览馆教学的功能,实现党性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切实做到教学有情景、学习有体验、课堂有记录、师生有互动、实践有成果.

    数字技术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展览馆

    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历史观培育探索

    李传真周斌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理工科课程中开展了广泛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尝试,成效显著.历史观培育是理工科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针对理工科立德树人要求,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科技发展史,理解科技进步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而锤炼"探索、创新"的科研精神,树立"报国、安民"的科研志向.本文以历史观培育为背景,以理工科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探讨多元化教学资源保障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以推动应用型高校理工科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理工科课程历史观培育课程思政科研精神

    节点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吴晓菲韩星胡睿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要时间节点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机.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载体.根据时间节点的层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文章主要讨论基于个体成长层面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教育.结合宏观层面的节点教育,探讨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日常管理、服务学生中如何以学生成长中的重要节点为抓手,进行思想引领,开展好思政教育.

    节点教育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吴小容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是将价值观引导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促使实训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形成协同效应,有效解决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两张皮"问题.为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实训课程应明确专业实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确定专业实训课程思政教学重点,结合实训课程特点构建思政体系.高职院校还需构建基础护理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保障体系,创建"全过程"思政教育资源体系,培养"又红又专"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课程思政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实训课程思政改革的条件保障.

    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实训课程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