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左健民

双月刊

2095-7394

tctxb@jstu.edu.cn

0519-86953580

213001

常州市中吴大道1801号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餐饮老字号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杭菊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餐饮老字号顾客满意度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选出4个指标层、15个要素层,构建了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参考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结合餐饮老字号的服务特征,建立了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定性描述.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和要素的权重,并作了一致性检验,完成对评价体系的量化.从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来看:产品质量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最主要指标,后面依次为服务质量、宣传销售和文化内涵;15个影响要素中,绝对权重由高到低排名前5的依次为菜品口味、菜品卫生健康、服务态度、菜品营养价值和销售渠道.因此,餐饮老字号要提高顾客满意度,首先还是要在菜品质量上下功夫,既要传承经典又要不断创新.此外,还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的意识与水平.同时,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品牌宣传、提高订餐及支付的效率,综合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餐饮老字号顾客满意度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价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刘萍刘澍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解决在法律适用上横跨多个部门法,存在认定偏差、程序混乱、同案异判等问题;认为人事争议解决中法律适用混乱、相关法缺失、行政思维冲击等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建议按照事业单位的分类及性质,对人事争议解决的原理进行修正;对其法律适用进行分层调整,加快构建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解决的多元机制,提高争议解决的质量与效率.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聘用合同法律适用

    民事案件异步审理:价值、问题与规则构建

    罗会刘秀明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异步审理模式不断探索电子诉讼应用深度的改革,不仅符合现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逻辑,也顺应科技融合司法的社会发展规律.异步审理模式具有程序正当性且满足时代需求.通过对异步审理规范以及司法实践运行情况的考察,梳理当下异步审理的适用存在定位不明和条件范围不统一的问题;提出应当立法明确异步审理模式的定位,使其成为独立于传统诉讼和线上同时审理的一种新型审判方式;建议司法实务应当统一适合异步审理模式的诉讼程序范围、案件类型范围、法院范围以及适用条件.

    民事庭审异步审理新型审判方式适用范围适用条件

    论江南民俗文化视野下的民间曲艺小热昏

    张丽芬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曲艺小热昏历史悠久,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典型的江南民间艺术展演文本,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递民众心声,记录时代变迁,具有强烈的民间性和草根性,成为江南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小热昏为江南商业民俗平添了无穷的魅力,其行话成为语言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热昏师徒传承过程中的拜师仪式亦是江南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载着传统文化资源现代价值的重塑与开发的重任,成为现代人近距离接触传统民俗文化的窗口,以此来实现传统民间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江南民俗文化小热昏民间曲艺

    新质生产力引领应用型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逻辑与机制

    朱福先雷卫宁屠远范洪辉...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应用型高校的改革确立了新目标、布置了新任务、开辟了新赛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方向,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提供逻辑指引.新质生产力引领应用型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实现机制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实现以新兴产业应用为导向的创新突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靶向性.

    新质生产力新兴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复合制造交叉学科团队建设路径探析——基于江苏理工学院的实践分析

    王秀英康绍鹏叶霞丁力...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深化,对于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卓越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智能复合制造交叉学科团队的建设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共享和互补,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应用型高校智能复合制造交叉学科团队建设的难点,提出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团队成员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的交叉学科团队建设路径,推动新型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

    交叉学科团队复合型人才智能复合制造考核评价

    全程、全方位、彰显实践智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孙杰李德方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源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环节.确立实践教学目标的新理念应以技能训练为基本目标,以反思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以增强专业认同为情感目标,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师范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以未来教师的应然素养为模型,并突出对反思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贯穿整个师范生培养阶段,要能全方位培养师范生的多项能力,要彰显实践智慧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有关,当前应尤为注重实践教学在发展能力方面的功用.

    实践教学实践智慧教师教育师范生

    一部追寻中国式现代化原点结构微观形态的力著——评《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生态伦理维度研究》

    夏东民
    128页

    郭辉水彩绘画作品

    郭辉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