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池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池州学院学报
池州学院学报

何根海

双月刊

1674-1102

xbbjb2001@yahoo.com.cn;xbbjb@czu.edu.cn

0566-2748603

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

池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池州学院学报》前身《池州师专学报》,1987年1月创刊。本刊为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池州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历史与社会学、语言文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文化、艺术、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尤其欢迎傩文化、九华山佛教文化、皖江文化、生态经济、非金属材料科学等方面具地域性与学术性的特色论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以黄梅戏课程教学为例

    卞小艺张涵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美育工作在教育根本任务、实践方式等方面具有共通之处.因此,美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对于助推高校落实"以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具有可行性与重要价值.以高校课程思政为背景,黄梅戏美育课程为案例,通过搭建课程思政框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发多元教学手段以及采取开放考核机制,既让黄梅戏美育课程"美德并举、以美助德"教学成效得以显现,也为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美育课程思政黄梅戏

    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新闻采写"课程为例

    陈聪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采写"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兼具较强的社会实践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天然富有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应有之义.因此,在新文科语境下探索"新闻采写"课程思政,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以及优化师资力量等,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地贯穿于"新闻采写"课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培养既适应行业发展又满足国家需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新文科新闻传播学科课程思政"新闻采写"

    优秀家风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析

    全立荣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维系家庭成员关系的纽带,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家风文化,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培养目标.通过阐述优秀家风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在明确优秀家风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础上,探寻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不断净化和优化高校育人环境,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优秀家风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方向、时代特征与实践路径

    杜永春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调整育人方向,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规律的精神以及开放胸怀和合作精神.同时,高校劳动教育也体现出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任务、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发展方向和以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为根本手段四个时代特征.紧扣劳动教育的育人方向和时代特征,突破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困境、认知困境与实践困境,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体系、深化劳动教育主体认知、优化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完善劳动教育考评机制成为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劳动教育劳动素养人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为例

    吴慧娴谭甲文游达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面临转型契机,研究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例,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基于课程教学存在偏知识技能的目标导向,育人与育心貌合神离的尴尬处境,传统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循环反复,单一枯燥的线上与线下评价模式这些痛点与弊端,课程教学应完善三位一体目标,凸显价值引领导向;开拓地域特色内容,促进育人育心统一;融合岗位实践能力,构建情境学习模式;革新信息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多元评价模式,实现教学双向融合.

    新文科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半导体器件制造与应用微专业建设与实践——以池州学院为例

    吴卫锋付鹏桂传友张勋友...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池州学院微专业建设为例,介绍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头部企业合作下的微专业建设路径、建设内容,并就半导体器件制造与应用微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师资教学团队、实践教学等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微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半导体器件

    基于OBE理念的知识产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王娜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培育出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高校的时代使命和育人方向.但当前的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存在课程体系不全不专、教学模式创新不足、能力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等困境.以成果导向为核心的OBE教育理念能够为解决如上困境提供可行方案.以成果为导向,明确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探索"1+N"混合式教学模式,着重培育知识产权人才的实践能力,方能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输送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

    OBE理念知识产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复合型人才

    现代科学技术融入文科专业教育研究——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

    苏玫瑰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要回应哲学社会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变化,就必须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本研究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分析"新文科"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科专业教育的融入现状,指出其存在着专业教育不能完全适配产业发展实践、部分院校技术化建设能力较弱、创新型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新文科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以安徽医专为例

    高灼荣汪光胜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探索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他们实施了"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改革"模块化"课程结构、配备"专项化"体育师资队伍、开放"区块化"教学场地、构建"多元化"成绩评价体系、打造"互构型"素质拓展课堂等举措.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大学生体质健康、学生满意度和课余运动竞赛成绩.进一步建议改革选课模式、优化管理系统、融合第二课堂、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当代大学生忠诚教育的应然逻辑、目标指向与实践进路

    巢华黄红平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做事应当具备的首要品格.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后备中坚力量,其是否具有忠诚品格至关重要.当前加强大学生忠诚教育,是淬炼对党忠诚政治观、形塑为国效力国家观、建构为民服务价值观的客观需要;其目标指向,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忠诚观,形成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忠诚品格;其实践进路,就是要构建以高校思政课为主的忠诚教育体系,打造校内外联动的忠诚教育大格局,建立健全大学生忠诚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

    大学生忠诚教育高校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