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邓志良

双月刊

1672-2434

cxxb86338032@126.com

0519-6338031

213164

江苏 常州大学城 武进鸣新中路2号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9月创刊,省级刊物。国际刊号:ISSN 1672-2434;国内刊号:CN 32-1688/Z。双月刊。由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主要刊登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管理、经济、艺术、外国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学术性文章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本刊加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张正高严骆建建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检验教学要素、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教学要素、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参与的中介效用显著,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的总效用中占比分别为67%、46%、35%、36%.高校应聚焦问题激发学生需求,强化思政课认同感;围绕学生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立足实践引导学生参与,提升思政课获得感.

    思政课获得感学生参与教学要素影响因素

    基于工匠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丁远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引导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目标不清晰、内容不扎实、方式不灵活等问题,分析工匠精神内涵、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进一步厘清工匠精神培育与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紧跟形势发展、提升师资素养、优化培育载体,以及完善各项机制等方面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工匠精神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索

    沈丹萍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课"的体现,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可从资源建设、内容重塑、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动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解决学情分析不足、思政元素挖掘不够、课程思政体系不健全、与"三教"改革融合的力度不强等问题,从而使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落实.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

    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路径

    胡伟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为高职创业教育带来了新机遇,集中体现在数字技术驱动产业转型及教育改革、数字技术催生创业教育新模式.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创业教育理念与数字经济发展不同步、数字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数字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薄弱、高职学生数字创新应用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据此,从转变认知,提升数字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立足实际,建设和完善数字创业课程内容;教师培养,打造优秀的数字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素养提升,推进数据密集型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高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数字经济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数字技术

    参与学习共同体对提升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研究

    承晓伟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共同体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厘清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涵与特点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学习共同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并阐述了学习共同体促进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对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习共同体提升其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实践,从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角色与支持、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三个层面给出一定对策和建议.

    学习共同体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

    群体依恋视角下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培养路径探析

    兰相波张煜林泽俊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不仅在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资源,还有助于涵育大学生家国集体的情感归属,内化集体责任感,推动大学生个性自由与集体情感的联合发展.以涂尔干的"群体依恋"为基础,通过提高大学生对所在的班级微系统、校园微系统与校园文化宏系统、网络共同体外层系统的集体归属感,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形成集体主义大局观,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群体依恋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江苏省相关政策与实践的探索

    冯娟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师资来源、培训体系、认定标准、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江苏省相关政策与实践探索,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科学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发展顶层设计;规范师资管理政策措施,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打造"德技双馨"高质量"双师"队伍,持续推进"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高质量服务社区能力建设与实践

    巢海鲸王晔娇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具有服务社区发展的重要功能.因此,在高职院校充分认识服务社区发展的实践价值基础上,创新服务载体,创建服务品牌,彰显服务优势,形成高职院校、社区共赢的党建发展新格局,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高质量服务社区能力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服务社区路径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吴炳辉黄泽恩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需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促使当代大学生不断提升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教育理念滞后、实践活动同质化、发展要素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需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及健全的保障机制.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创业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