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学研究
档案学研究

付华

双月刊

1002-1620

010-63018706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档案学研究/Journal Archives Science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档案专业学术性刊物。结合我国档案事业的实际,开展学术研究,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践行"三个走向"的时代意义、现实成就与行动展望

    刘越男贺谭涛何思源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走向"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走向依法治理是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走向开放是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走向现代化是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十年来,我国档案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依法治档能力显著提升,档案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档案创新发展成效突出.面向未来,需要以依法治档能力为基础,全面提升档案治理效能;以档案开放格局为依托,加快构建档案开放生态;以档案创新发展为支柱,奋力推进档案事业转型.

    三个走向依法治档档案开放档案事业现代化

    2023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徐拥军张群群嘎拉森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国档案学研究主要关注"档案学基础理论""电子档案管理""档案治理""档案事业""档案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红色档案与课程思政""档案与数字人文""中国古文书学"等主题,呈现出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交融、本土性和国际性并存、开放性和创新性兼备的特点.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仍须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推进档案学学科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平衡好国际借鉴与本土关照的关系,注重向外延展和向内深化,重视研究的人学意蕴与实践导向,以此助力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建构,为我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档案事业

    近二十年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注意力变迁研究——基于"十五"至"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连志英陈怡王锦文余敏...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事业发展存在注意力分配问题,不同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注意力会有所不同.基于对2000年以来我国颁布的五份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文本的体裁分析、词频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过去二十年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注意力由档案管理转向档案治理,由档案法制建设转向档案法治,由参与型和引入型档案外事工作转向引领型和输出型档案对外交流与合作.而"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科技工作""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档案利用服务"及"档案安全保管与保护"等主题始终是档案事业发展注意力所在,但不同时期档案事业发展决策主体对这些主题的注意力有所变化,总的趋势是促使档案事业走向治理、开放和现代化.

    注意力档案事业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

    数智驱动下档案公共服务价值共创:价值、模式与路径

    宋帆帆苏君华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智"技术驱动档案公共服务价值共创向纵深推进.以"数字社会"为背景,指出数智驱动下档案公共服务价值共创有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推动档案公共服务的高效化以及彰显档案公共服务的人本化,并结合理论与实践探索了数智驱动下档案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三种模式:以数据为中心的定制模式、以众包为形式的共创模式、以元宇宙为载体的生态模式.在总结归纳其共同特征的基础上,从价值赋意、数据赋能和制度赋权三个角度提出了优化策略,以促进档案公共服务的高效化,推动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档案公共服务价值共创数字技术档案数据社会力量

    档案文化社会化:内涵、特征与推进

    杨千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化是档案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尤其是数字时代的典型发展趋向.档案文化作为一个专指性较强的概念,与档案内容文化存在显著区别.档案文化社会化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档案文化拓展其社会面向,二是档案文化回归其社会本源性,后者是前者的递进.档案文化社会化应主要从以"以人为本"为根本理念遵循,从馆藏建设到档案资源建设,锻造理性科学的档案制度框架,用档案数据赋能社会脉络四个向度加以推进.

    档案文化社会化以人为本

    我国档案所有权的权利冲突与解决对策研究

    姚静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档案所有权权利冲突为研究对象,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研究逻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展开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划分出我国档案所有权权利冲突类型,归纳总结当前存在的痛点;剖析得出权利冲突的立法原因包括:立法者侧重工具理性、档案所有权法律空缺、档案所有权法律滞后、已有法律可操作性差;提供针对性解决对策包括:优化档案所有权立法理念、填补档案所有权法律空白、动态更新档案所有权法律、增强已有法律的可操作性.

    档案所有权权利冲突立法

    "断裂"与"缝合":中国流失海外历史档案的回归机制研究

    夏坤谭必勇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索中国流失海外历史档案,继承民族珍贵档案遗产具有突出现实意义.本研究结合内部控制与外部掠夺双向视角,追溯近代中国档案巨量流失的历史肇因,审视反思档案回归后出现的文化断裂,提出在接续情感与认同的原则基础上,采取灵活的叙事重构方法,进而以社会记忆存储形式的变化跃升为脉络,从事实相接、交互融合、记忆存储、内容管理四个方面,探究实现中国流失海外历史档案的社会性回归的具体可行策略,为发挥档案遗产价值、弥合民族记忆伤痕提供智力支持.

    历史档案中国流失海外历史档案社会记忆回归机制

    基于过程管理的历史档案资源众包框架与实施策略

    赵丽陈建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公众参与治理的众包模式在历史档案资源领域的成功实践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国家档案馆系统进行实地和问卷调查发现,对众包成果质量的担忧已成为影响众包模式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历史档案资源众包需加强顶层设计和质量控制,基于过程管理建立涵盖全部横向要素和纵向流程两个维度的历史档案资源众包框架.在此框架指导下,以工作流程进展为序,从前期准备、中期任务执行与管理、后期成果审核与奖励三个方面具体探索实施策略,同时将众包评价与持续改进贯穿众包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这对于规避众包风险、提升众包质量和效益非常关键.

    众包历史档案质量控制过程管理

    公民需求视域下的档案政务服务转型路径探究——以政务网留言数据为例

    陈艳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档案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路径,使档案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文基于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从公民需求的角度探究档案政务服务路径,利用主题挖掘和情感分析方法对中国政府网和22个省级人民政府网站的公民档案政务留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鉴于政府干预的局限性,现有的档案政务服务的"粗放型"供给模式未能达到高效服务和高满意度的效果,档案政务服务路径需要从"自上而下"的供给主导模式向"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模式转型.

    档案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档案用户公民留言LDA情感分析

    红色档案的组织及开发研究——以广州市红色建筑照片档案为例

    李海涛张俊杰陈思伶张可...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正在改变传统红色档案的组织开发方式,通过数据化的描述、连接与呈现,细化红色档案的组织开发粒度,有利于红色档案的长期保护、广泛共享,并为其产业化开发提供广阔场域.本研究选取了广州市红色建筑照片档案为组织开发对象,通过后端的档案信息收集与编纂、中端的档案信息组织与关联、前端的信息集成及时空呈现,搭建"时光穗道"时间轴,并从资源整理、数据关联、内容标注、档案活化等层面,基于技术依托、情感连接、服务指向等维度深入探讨了我国红色档案的组织开发对策.

    红色档案数据化档案组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