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化工
当代化工

王雪丽

月刊

1671-0460

ddhg88@sina.com

024-86389066

110043

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240-1号4门

当代化工/Journal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化工报》专家指导,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沈阳化学化工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化工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导国内外石油和化工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樱子果实中蔷薇酸的快速富集方法及活性研究

    申欣徐美慧李丹琦刘学贵...
    556-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樱子果实中富含一种 5 环三萜类活性成分——蔷薇酸(EA),这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因其多样的药理活性而被广泛研究.由于传统的分离纯化工艺效率低、耗时长,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提高EA 的富集效率.通过一种自制的减压真空柱色谱装置对金樱子果实中富含的蔷薇酸进行富集,该方法不仅省时省力,极大提高了EA的富集效率,同时也为其他天然活性成分的快速富集提供了一种真实有效的方法.此外,对EA进行分子对接,发现它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位点的结合能为-36 kJ·mol-1,具有高度亲和力;对EA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发现在质量浓度为120 μg·mL-1 时,EA和阳性药加兰它敏对AChE的抑制活性分别可达83.20%和92.91%,这意味着EA具有抗阿尔兹海默症的潜在活性.

    金樱子蔷薇酸快速富集自制减压真空柱色谱抗阿尔兹海默病

    连续法制备拟薄水铝石过程研究

    李春晓穆福军隋宝宽刘文洁...
    562-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连续法制备拟薄水铝石,设计了相应的正交实验来考察制备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对拟薄水铝石物化性质的影响.采用XRD、SVD等手段分析了所制备样品中三水铝石含量、物相结构、孔结构性质等.结果表明:影响拟薄水铝石中三水铝石含量较大的因素为反应温度和二级 pH;影响拟薄水铝石晶粒大小的较大的因素为二级pH和二级质量浓度;影响拟薄水铝石比表面积的较大的因素为一级pH、二级pH和二级质量浓度;影响拟薄水铝石孔体积的较大的因素为二级pH和二级质量浓度;影响拟薄水铝石平均孔径的较大的因素为反应温度、一级pH和二级pH;影响拟薄水铝石最可几孔径的较大的因素为酸质量浓度和反应温度.较为理想的反应条件为:控制酸质量浓度不超过基准+0.7 g·mL-1,选择了在基准+0.3 g·mL-1 左右;酸流速在基准+14.0 mL·min-1 左右;反应温度在基准+20.0℃以下;成胶一级pH在基准+2.0左右;成胶二级pH在基准+0.5左右;二级质量浓度在基准+8.0 g·mL-1 以下;老化时间控制在基准+40.0 min 至基准+70.0 min.

    连续法拟薄水铝石物相结构孔结构

    活化深度对多孔碳正极材料的影响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李昱颖颜冬赵丽萍张舒冬...
    567-570,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油焦为前驱体,通过碱活化的方式制备出锂离子电容器多孔正极材料,再通过调整碱焦质量比,探索不同活化深度对正极材料微观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碱焦比为3∶1 时,QDPC系列多孔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最大,对电流密度的响应度最高,且倍率性能最好.由此推断,随着碱焦比的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随之增大,优化了材料的孔道结构的同时,加快了离子和电子的扩散和传输速率,并为孔道内部提供了更多的储锂位点,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石油焦活化正极材料电化学锂离子电容器

    直馏柴油加氢裂化生产化工原料及喷气燃料反应规律研究

    郭笑楠曹正凯王东锋李秀强...
    57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考察了体积空速、反应压力以及裂化反应温度对直馏柴油加氢裂化产品分布及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温度与压力的条件下,当裂化体积空速由0.50 h-1升高到1.25 h-1时,重石脑油芳潜由47.5%升高到55.8%,喷气燃料馏分烟点由26.0 mm降低至22.0 mm,>260℃柴油馏分BMCI由13.92增大到16.14.在反应温度与体积空速不变的条件下,当反应压力由 6 MPa提高至 8 MPa时,重石脑油芳潜由 62.0%降低至54.5%,喷气燃料烟点由21.2 mm提高至23.7 mm,>260℃柴油馏分BMCI由16.13降低至14.63.当反应温度由375℃升高到385℃时,重石脑油芳潜由61.2%降低至57.5%,喷气燃料烟点由23.2 mm提高至25.5 mm,>260℃柴油馏分BMCI由 22.27 降低到 16.95.因此,直馏柴油加氢裂化所产重石脑油馏分是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260℃柴油馏分可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还可以生产出合格的3#喷气燃料.

    直馏柴油加氢裂化产品性质产品分布

    鞣酸纳米铁去除六价铬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单广波徐佰青蒋广安王山榕...
    577-581,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鞣酸来制备鞣酸与铁离子摩尔比例分别为0.012 5、0.025 0、0.050 0、0.100 0、0.200 0 的鞣酸纳米铁(TA-nZVI),通过TEM、UV-Vis、XRD、GT方法来分析不同比例TA-nZVI的形貌、粒径、成分、热稳定性.TA-nZVI 是一种特殊的团簇结构,粒径主要分布在 40~70 nm 之间,比表面积可高达180.1 m2·g-1,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对Cr(Ⅵ)去除率在30 min内均可达到 100%.TA-nZVI还原去除Cr(Ⅵ)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鞣酸与铁离子摩尔比例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铁与Cr(Ⅵ)的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相同条件下,TA-nZVI的表观速率常数可达到Bare-nZVI的1 119倍,表面积归一化速率常数可达到Bare-nZVI的70.64倍.因此,TA-nZVI 对 Cr(Ⅵ)的高效去除不仅与其具有的巨大比表面积有关,而且也与其单位体积表面积内的 Fe0的活性有关.

    鞣酸纳米铁六价铬反应动力学

    硬脂酸改性纳米碳酸钙表面研究

    马梦绮武志鹏胡跃鑫韩向艳...
    58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采用硬脂酸对nano-CaCO3 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改变硬脂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浆料质量浓度,测定反应前后nano-CaCO3 的活化度和吸油值,进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硬脂酸可以改性 nano-CaCO3,其最好的改性条件为硬脂酸质量分数 4%,浆料质量浓度 90 g·L-1,反应温度为 60~80℃,反应时间为 50~60 min.红外光谱显示硬脂酸与nano-CaCO3之间形成了牢固的化学键,扫描电镜观察到用硬脂酸处理过的nano-CaCO3 可减少在基体中团聚,有助于其在基体中分散.

    纳米碳酸钙硬脂酸分散吸油值

    苯甲醇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强化分析

    杨勇汶卓宇苏鑫范宗良...
    587-591,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苯甲醇烷基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平推流型的固定床反应稳态模型.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苯烷基化、甲苯烷基化和甲醇转换烯烃的竞争性,并进一步考察了空速(WHSV)、进料温度(Tinlet)和进料苯醇比(n)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反应温度升高将提高各反应速率,也更有利于二甲苯的生成;但需要适当降低甲醇的浓度,以降低甲醇转换烯烃的反应速率,即提高甲醇的烷基化利用率.固定床反应器模拟显示,高空速可以促使出口的PX选择性超过工业级PX的产品质量分数99%;入口温度Tinlet升高有利于提高苯转化率和甲醇有效利用率,但会导致PX选择性的降低;苯醇比n增加会提高甲醇的烷基化利用率,但会极大降低苯转化率和减小PX选择性.在WHSV=32 h-1、n=4 和Tinlet = 500℃时,反应器出口的苯转化率为 12.95%,甲醇烷基化利用率是 55.43%,PX 的选择性 99.53%.该研究结果对苯甲醇烷基化过程的反应器设计和进一步工艺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甲醇烷基化反应动力学固定床模拟

    丙酮一步法合成MIBK反应体系热力学研究

    李浩萌赵响宇王丽博李澜鹏...
    592-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丙酮一步法合成MIBK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研究,计算了体系中主、副反应在 80~260℃反应焓、反应熵、吉布斯自由能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在给定温度范围内,丙酮缩合加氢体系主、副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主反应放热量相对较少.随着温度升高,主反应始终自发进行,平衡常数恒大于 1;副反应平衡常数逐渐减小,当反应温度>110℃,副反应非自发进行.

    丙酮加氢缩合甲基异丁基酮热力学

    改性煤沥青热转化中间相结构性质与表征

    张钰琪韩冬云乔海燕石薇薇...
    597-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实验室自制石英管式炉,以中温煤焦油沥青(CTP01)、改性沥青(CTP02)进行热缩聚反应.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Raman)、X射线衍射法(XRD)、热重(TG/DTG)以及偏光显微镜对CTP01和CTP02在热转化过程中生成的中间相沥青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30℃、恒温时间7 h制得中间相沥青,CTP02内部具有排列规整、取向性更好的芳香片层分子,热聚合后明显相对分子质量变大,芳环上的取代基明显增强,稠环芳烃含量增加;CTP01制得中间相沥青光学各向异性含量较低,很难形成稳定的区域型结构,主要以中小区域镶嵌型为主,而CTP02制得中间相沥青光学各向异性含量较高,易形成广域型结构.

    中间相沥青热缩聚微观结构

    碳酸钙对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任藩韬唐运表李欣欣苏正郎...
    602-605,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聚氰胺脲醛(MUF)树脂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为了通过使用少量的改性剂对 MUF 树脂胶合强度和耐水性等方面起到较积极作用,利用 200 目(0.074 mm)碳酸钙粉体作为MUF树脂的改性剂,采用普通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制备改性MUF树脂,改性剂用量仅为树脂总质量的 0.5%.测试各组树脂的理化性能,同时测试了使用树脂制备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酸钙的加入显著提升了 MUF 树脂的黏度和固化时间;碳酸钙作为改性剂能显著提升MUF树脂制备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其MOR提升超过15%,至39.23 MPa;改性MUF树脂制备板材的耐水性能也有所提升.

    碳酸钙三聚氰胺脲醛树脂中密度纤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