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化工
当代化工

王雪丽

月刊

1671-0460

ddhg88@sina.com

024-86389066

110043

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240-1号4门

当代化工/Journal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化工报》专家指导,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沈阳化学化工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化工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导国内外石油和化工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反应条件对NiMo2C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途径的影响

    师晓峰刘国刚费伯成么志伟...
    1261-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Ni/Mo2C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途径包括贵金属机理和氧化-碳化循环机理,由于在较高温度下后者通常为主要反应途径而引起极大的关注.反应条件对氧化-碳化循环机理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反应气组成和空速可获得 2 种循环途径:(Ⅰ)Mo2C→MoO2→Mo2C,即Mo2C先被CO2 氧化成MoO2,然后MoO2 被CH4 碳化生成Mo2C;(Ⅱ)Mo2C→MoO2→Mo→Mo2C,即 Mo2C先被二氧化碳氧化生成MoO2,然后MoO2 与CH4 解离出的H物种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Mo和H2O,然后金属Mo再与甲烷解离出的C物种作用生成Mo2C.循环途径对催化剂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其中循环途径Ⅱ对催化剂的稳定性更有利.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镍/碳化钼

    界面性质对表面活性剂洗油效率影响研究

    葛巧玉马涛伦增珉
    1267-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油-水-岩石界面性质,可以提高稠油流动能力,促进采收率的提高.然而,界面相互作用力的改变对洗油效率和采收率的影响难以精确量化.提出了一种激光共聚焦成像及图像处理的方法分析洗油前后原油的分布,并计算洗油效率.实验及计算结果显示,界面张力对洗油效率的影响较小,而系统润湿性和黏附功的影响更为显著.黏附功结合了表活剂对界面张力和润湿性的影响,是表活剂评价和筛选的一个重要参数.另外,固体表面的润湿反转使得表活剂的洗油效率随时间发生了改变.将洗油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成像及图像处理相结合,精确计算了洗油效率,揭示了界面性质对洗油效率的影响,对化学驱提高稠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润湿性黏附功洗油效率

    不同碳载体负载型Mo2C催化剂逆水煤气反应催化性能研究

    刘国刚
    1272-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碳纳米球、碳纳米纤维和纳米石墨烯片为碳源,以七钼酸铵、硝酸镍和硝酸铜为原料,通过饱和浸渍程序升温碳化法分别制备了30%负载量的Mo2C/碳纳米球(Mo2C/A)、Mo2C/碳纳米纤维(Mo2C/B)、Mo2C/石墨烯(Mo2C/C)催化剂和1%Ni-Mo2C/碳纳米球(Ni-Mo2C/A)、1%Cu-Mo2C/碳纳米球(Cu-Mo2C/A)催化剂.通过XRD、CO-TPD、SEM对新鲜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逆水煤气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o2C/A催化剂与Mo2C/B、Mo2C/C催化剂相比有较高的CO2 转化率,但CO选择性略低于其他 2 种催化剂.通过将Ni-Mo2C/A、Cu-Mo2C/A与Mo2C/A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少量Ni和Cu的加入可显著提高Mo2C催化剂的逆水煤气反应活性,Ni对CO2 转化率提升大于Cu,但Ni的加入明显降低CO选择性,这说明Ni的加入更有利于CH4 的生成,尤其在低温段,300℃时Ni-Mo2C/A催化剂CO选择性仅为 85%,相反Cu-Mo2C/A催化剂有较高的CO2 转化率和CO选择性,因此Cu-Mo2C/A为较理想的逆水煤气反应催化剂.

    饱和浸渍程序升温碳化逆水煤气反应

    天然来源的表面活性剂在超低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王金山秦瑞廖鑫羽李佳豪...
    1277-1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为国内大部分油田目前已经进入开发后期,在孔渗较好的圈闭已经钻探殆尽的大背景下,超低渗油藏开发便成了主要研究方向.在开发实践中,采用皂苷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这种活性剂为天然来源,并通过界面张力、接触角和石油采收率评估等实验说明其在以碳酸盐岩为代表的超低渗储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评估了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并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上建立稳定乳液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达到1800 mg·L-1 时,界面张力将大幅度降低,最低达到0.39 mN·m-1.此外,通过优化盐度,界面张力将降低到最低0.36 mN·m-1,这表明了盐度控制对于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然来源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在其临界胶束浓度下表现出优异的乳液稳定性,持续了 6个月性质未发生显著变化;这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泡沫同样表现出了显著的稳定性,半衰期长达30 min.因此,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的驱油实验中,该新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处于其临界胶束浓度并且盐度和碱度水平得到优化,原油采收率显著提高了25%,相比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为良好的化学性质,为未来的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带来显著增益.

    石油开发表面活性剂皂苷超低渗透油藏界面张力

    基于活性指导的金樱子果实三萜类化合物分离研究

    程严刘学贵李丹琦高品一...
    1282-1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金樱子果实中三萜成分以及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活性.以神经细胞保护活性指导分离,利用硅胶、ODS及反相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8个三萜类化合物对AChE靶蛋白有高度亲和力,并得到直接靶酶实验验证,其抑制率接近阳性药,表明金樱子三萜类成分具有抗AD活性.

    金樱子三萜类化合物活性指导抗阿尔茨海默病

    深度调剖化学剂驱油机理及实验研究

    闫海建贾东林齐永宁李焕...
    1287-1290,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分子设计及化学反应合成了化学驱油剂HPEN体系,分析了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投料比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敏感性.通过正交方案设计优选了HPEN的合成条件,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HPEN与磺酸盐复配体系的驱油特性,选取目标区块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验.结果表明:HPEN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催化剂质量分数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 h、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磺酸盐投料比1∶1.5.无机盐离子的存在会不同程度影响HPEN溶液体系的界面张力.1.0%的HPEN与磺酸盐按质量比 3∶1 复配时效果最佳,此时体系抗温能力为 130℃,高矿化度溶液体系其界面张力仍处于 10-2 mN·m-1 数量级范围.复配体系可显著提高现场原油采收率,实现老井日均产油4 t、日均产液16 m3的效果.

    深度调剖化学剂驱油机理采收率

    羧酸盐型CDA水性高分子/SiO2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张婧王莹鲍艳
    1291-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DMBA 为亲水剂,并引入纳米 SiO2 提升乳液涂膜综合性能,制备 WCCDA/SiO2 纳米复合乳液,并分析研究了纳米 SiO2 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WCCDA/SiO2 纳米复合乳液的最佳合成工艺为纳米 SiO2粒径8 nm、纳米SiO2质量分数1.00%、CDA质量分数27.0%.WCCDA/SiO2纳米复合乳液涂膜表面致密光滑,柔韧性、附着力、耐水性、耐黄变性、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良好.WCCDA/SiO2纳米复合乳液成膜时,在涂膜表面形成许多细小的"凸起",产生荷叶效应,提高涂膜耐水、耐介质及耐黄变等性能.

    醋酸纤维素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羧酸盐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分子在铁掺杂石墨烯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刘佳鑫陈晨温明月侯宝炫...
    1300-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和制备可行的高效二氧化碳捕获材料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经过 sp2 杂化而成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出色的电学、光学、磁学特性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吸附性能,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者们通常会采用掺杂原子的方法来改善石墨烯的性能,从而避免其堆叠而造成性能损失.运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使用VASP研究了铁掺杂石墨烯对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原子是铁掺杂石墨烯吸附二氧化碳的活性中心,铁掺杂石墨烯能够有效地提高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缩短吸附键长,显著增强吸附性能.此外,铁掺杂石墨烯吸附二氧化碳后,其吸收光谱会在不同的波峰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移和蓝移.铁掺杂石墨烯在二氧化碳吸附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吸附密度泛函理论铁掺杂石墨烯二氧化碳

    室内老化作用下高黏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张翼谢政专韦万峰
    1307-1313,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孔沥青路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用于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高黏改性沥青经历了复杂的老化环境.采用室内实验探究了不同老化作用对高黏改性沥青的影响,分别采用了三大指标、60℃动力黏度、PVN和MSCR进行测试,并通过FT-IR阐述了其老化机理.结果表明:老化作用会导致高黏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增加,黏度提高,弹性恢复能力增大;其老化作用是由沥青自身老化和增黏剂、SBS树脂降解两部分导致,其中沥青自身老化占主导因素.本研究可为解决多孔沥青路面用高黏改性沥青结合料的老化行为提供思路.

    多孔路面高黏改性沥青老化作用

    磺酸树脂催化木糖制备糠醛反应动力学

    边蕾薄德臣于洋周明东...
    1314-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温度为398.15~438.15 K时,以DNW-Ⅱ耐高温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催化木糖反应制备糠醛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反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木糖降解、糠醛降解以及缩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拟合可得到其活化能分别为41.5、32.4、36.2 kJ·mol-1.建立了磺酸树脂催化条件下木糖制备糠醛的反应动力学方程,该方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木糖制备糠醛过程糠醛收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动力学木糖降解糠醛DNW-Ⅱ磺酸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