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经济
当代经济

严文清;孙振声

月刊

1007-9378

ddjj168@vip.sina.com,ddjj88@126.com

027-87943003 87943001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二路29号

当代经济/Journal Contemporary EconomicsCHSSCD
查看更多>>研究市场经济走势,探索改革开放方略,服务企业全面建设,参谋经济管理决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

    周心昊陈池波柳芊叶
    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 2020 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显著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同时,分指数数字基础设施、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均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和乡村经济数字化可以通过降低转移成本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而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生活数字化可以通过提高预期收益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分指数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路径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数字乡村非农就业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彭勃张红岩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铸就农业强国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的迅猛崛起则为其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通过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瓶颈期.其次,将这 30 个省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后,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通过中介变量模型发现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质量提升的重要中介变量.因此,应加强数字经济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使数字经济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农业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机制研究

    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分析

    李星奇姚红义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技术创新对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呈现出新的动力与活力.基于 2013-2022 年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财政支农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支农在该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分别以乡村数字化和财政支农为门槛变量时,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乡村数字化农业技术创新财政支农调节效应门槛效应

    数字经济与保险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

    林星辰马志雄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3-2022 年我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首先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势头迅猛的数字经济与面临转型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程度,再用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耦合协调程度的空间差距来源,最后用核密度揭示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全国数字经济与保险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停滞不前状态,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进入初级协调程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周边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东部地区的初级协调程度省市成片分布,但省市间差距较大且没有改善趋势.因此,后发省市需加大数字经济基础产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以使当地保险业积极引入数字科技成果,实现数字经济与保险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保险业耦合协调发展区域不平衡

    财税激励政策对数字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246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蔡德发韩逢拾禹晓晓
    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对重组要素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固定效应模型作为实证分析模型,选取江苏省 2019-2022 年的246 家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分析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数字经济企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均可以对数字经济企业起到激励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加大创新投入、缓解融资约束、增加数字化人力资本投入是财税激励政策影响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中介渠道.

    数字经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兼论女性高管的调节作用

    范定祥余燕婷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漂绿"行为的扩散正在阻碍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而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环境保护中产生关键作用,尤其是高管绿色认知可能对企业的漂绿行为产生积极的抑制作用.以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 2012-2022 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绿色认知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行为,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女性高管的参与在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抑制中发挥了强化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低行业竞争度和低审计质量的企业中,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漂绿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企业漂绿高管绿色认知女性高管重污染行业

    绿色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基于门槛效应视角分析

    徐良志李停胡玉凤张鑫...
    6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3-2022 年 31 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杜宾效应模型与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贷款对高能耗产业实行"逆向控制",将"两高"产业"束之高阁",赋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和一定程度差异性;绿色融资结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聚集效应显著,能形成健康的外部"门槛效应",有效防止资金虹吸现象发生;从时间视角来看,绿色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正向边际效率递减的关系,"长尾效应"开始出现;从空间视角来看,八大经济区绿色金融呈东高西低的阶梯发展格局,农业绿色化正由长江和黄河流域向大西北区域延伸,"追赶效应"日益凸显.为此,从优化绿色金融要素配置、健全绿色金融生态系统、加强绿色金融顶层决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农业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韧性分解拓展及其应用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丁建军周传辉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韧性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韧性及其构成备受关注,其测度和分解方法是研究的难点.在Martin将区域经济韧性分解为产业结构韧性分量和竞争力韧性分量的基础上,借鉴偏离-份额分析拓展模型Esteban-Marquillas模型,进一步将区域经济韧性分解为产业结构韧性分量、净竞争力韧性分量和分配韧性分量,并以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为例,对 1993-2019 年间各地市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和分解,与现有方法相比,该分解拓展为区域经济韧性解构、精细化分析以及精准实施增韧干预提供了新的工具.

    区域经济韧性偏离-份额分析法Esteban-Marquillas模型长三角地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与影响路径分析——以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为例

    谢佳春马靓丽何俊霖
    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首批内陆型自贸区之一,自 2017 年 4 月揭牌设立以来在完成改革试验任务、制度创新成果推广、开放引领作用、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并极大地促进了四川地区经济增长.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设立四川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并从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三个渠道分析自贸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双重差分估计和变换处理组单元与控制组单元的安慰剂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四川自贸区设立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影响路径是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相比而言通过提升消费来促进四川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

    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法安慰剂检验

    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郑绪涛苏冉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运用贸易竞争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测算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水平,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逐渐提高,但不同类别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差异较大,中国文化产品"物的类别"具有较高的出口竞争力,而"文化元素"的出口竞争力则较弱.其次,运用 2008-2022 年期间美、英、德等六个区域的引力模型研究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入学率、文化产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等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正的影响,而中国与这六个区域之间的文化距离则对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负的影响.

    文化产品出口竞争力引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