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李建华

月刊

1674-5884

kygcyj@hnust.edu.cn

0731-58290354

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Journ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法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究

    易卫中张家明魏颖婕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法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当前尚存教育主体主动融入思政教育自觉性有待加强、国际法实践课程融合思政教育难度较大、国际法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形式较为少旧等问题,应通过加强对涉外学科及其思政教育的重视、加强教育主体融合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国际法实践课程的思政融合等路径,丰富国际法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形式,贯彻"三全育人"要求.

    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国际法

    工科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方案探析

    杨国民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工科课程都涉及技术发展史及发明家的人生故事等思政教育内容.为了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进行推广,探讨了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五个维度的思政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法,并对实施效果提供了评价分析方法,从而向实施工科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思政教育工科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旅游服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朱湖英武忆丹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旅游服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需求,探索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案例库建设内容包括:依据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标准,搜集旅游服务课程思政育人素材编写案例,将案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案例教学过程;结合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旅游服务课程目标,收录案例至景区服务、酒店服务、导游服务、职业教育等四个模块,方便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案例库进行完善和维护.

    课程思政旅游服务案例库职业技术教育

    基于文旅融合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创新探索——以"旅游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为例

    罗栋李雨霞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品牌建设与管理"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其课程思政当前存在着文旅脱节、供需错位、知行失衡等三大教学痛点问题,这也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的普遍问题.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改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创新视野及因应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文旅融合特色课程思政模式,深度挖掘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模块,拓展课程思政资源,创设开放教学环境和互动教学平台,创新嵌入式、融入式、渗透式的课程思政融入方式,优化问题导向式自我学习、案例探究式合作学习和项目实战式实践学习三大教学方法,完善形成性评价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文旅融合

    治学、立人与化民:论儒家书院学礼及其当代转化

    上官剑姚卿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书院学礼有着特殊力量,是书院曾得以兴盛的重要支撑,在书院治学、立人与化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价值在当代仍值得借鉴.儒家书院学礼的传承发展需因格损益,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礼对象的传承与转变、学礼仪式的现代转化、学礼实践的体系建构.

    书院儒家书院学礼

    扎根文化记忆厚植家国情怀——以新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为例

    陈意德杨筱琛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科书是学生理解课程标准、获得系统知识、传承优秀文化的示范性材料.通过对新版牛津译林英语教科书 56 则语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新教材以学科育人为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突出地位.基于此,本研究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指导,将教材传统文化文本视为"文化记忆的集合体",从知识、时间、情感三层面进行内容分析.最后,提出发展类比思维、补充文化素材、螺旋更新认知、丰富文化体验四点教学建议,以期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教科书文化传承文化记忆

    从《逻辑与思维》教材中周延性内容看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育

    崔亚会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精神是新时代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 3《逻辑与思维》教材聚焦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着眼于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行为的训练,旨在引导中学生科学理性地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而教材中的周延性规则、周延性问题作为横跨"判断"和"推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用其教学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行为,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笔者作出了相应探讨.

    《逻辑与思维》教材周延性内容科学精神素养

    优质均衡视域下新优质学校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样态

    成文辉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从本质上来说,优质均衡就是要追求优质的学校教育.新优质学校办学不看分数,评价不看升学率,而是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如何让教育更加有效、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加满足,在学校育人目标、德育工作、学生发展、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学校文化、教育数字化等方面都会表现出独特的内涵与特征.

    新优质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样态

    能力导向的混合式Python教学阶段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

    文一凭赵肄江余建勇彭理...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学生编程与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基于Educoder等多个在线学习系统,提出能力为导向的混合式Python教学阶段性问题设计方法,介绍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的具体问题设计过程,以期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最后,以湖南科技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对大学生编程与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Python混合式教学能力导向Educoder

    基于博弈论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张黎明孙林娜李凯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确定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成绩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博弈论方法构建材料力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细化材料力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成指标,定量给出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了材料力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权重合理化和评价主体多样化.中美班材料力学课程实践表明,该考核评价体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材料力学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材料力学课程不及格率降到了 5%以内.

    教学改革多元化考核评价考核指标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