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产业提质增效,本研究以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黑河43为研究对象,设置8组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区,尿素2 kg·666.67 m-2、磷酸二铵8 kg·666.67 m-2、硫酸钾5 kg·666.67 m-2;磷处理 1 区,磷酸二铵8 kg·666.67 m-2、硫酸钾5 kg·666.67 m-2;磷处理2 区,磷酸二铵 10 kg·666.67 n-2、硫酸钾5 kg·666.67 m-2;磷处理3区,磷酸二铵 12 kg·666.67 m-2、硫酸钾5 kg·666.67 m-2;无钾区,尿素2 kg·666.67 m-2、磷酸二铵8 kg·666.67 m-2;无磷区,尿素5.13 kg·666.67 m-2、硫酸钾5 kg·666.67 m-2;无氮区,磷酸钙8 kg·666.67 m-2、硫酸钾5 kg·666.67 m-2;空白区.研究轮作条件下氮、磷、钾对黑河43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对黑河43农艺性状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氮肥施用与株高、底荚高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差异均不显著;肥料处理对黑河43籽粒大小及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空白CK与缺氮PK处理区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缺氮PK处理区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合理范围内增施氮肥、磷肥可显著提高黑河43的产量,补充钾肥可显著提高黑河43抗病性进而提高产量,其中N3P3K处理区2年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缺素处理区2年产量结果一致,效应依次:NK>NP>PK;通过相关性聚类热图分析,将黑河43综合农艺性状分成2大类,第Ⅰ类为蛋白与产量构成因子:包含产量、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节数、感病率、蛋白、底荚高、百粒重、株高,相邻性状两两相关性最高,第Ⅱ类为脂肪与密度,脂肪含量与密度显著正相关.将不同肥料处理分成2大类,第Ⅰ类是缺N区,包含空白CK处理区和PK缺氮区,第Ⅱ类是含氮肥区,进一步说明氮肥是黑河43生物量形成的基础,平衡施肥对黑河43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