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豆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豆科技
大豆科技

冯晓

双月刊

1674-3547

soytb@163.com

0451-55190426

150030

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东北农业大学内

大豆科技/Journal Soybean Bulleti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作物学会大豆委员会与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协调指导小组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编委会均由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学者17人组成,面向大豆种植的农民,农场职工,加工业的工人,社团公司的管理及业务、技术干部、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有关专家学者约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大豆生产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王辽卫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是我国自给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主粮作物,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对我国大豆生产形势进行分析,提出大豆生产发展建议,即以提单产为突破、增面积为补充,有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此外,基于竞争优势,增加其他油料生产,如辅以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生产弥补大豆增幅不足短板,旨在为保障我国植物油供应安全提供支撑.

    大豆生产形势转基因大豆生产者补贴

    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 Ольг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俄罗斯无限结荚习性分枝型大豆品种Лидия和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大豆品种Персона为试验材料,设置25万、40万、55万、70万、85万株/hm2这5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2种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不同株型大豆品种Лидия和Персона的农艺性状及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均呈现相似变化趋势.其中,株高和底荚高度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整体上随种植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平作条件下,无限结荚习性分枝型大豆品种Лидия适宜种植密度为55万株/hm2,产量最高可达2.51 t/hm2;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大豆品种Персона适宜种植密度为40万株/hm2,产量最高可达2.47 t/hm2.

    大豆种植密度株型农艺性状产量

    基于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大豆净作筛选研究

    岳诚杨佳佳谢婉
    14-1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8个巴中地区当地大豆品种及4个引进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进行净作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巴中地区种植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引进大豆品种外观品质、百粒重及产量均优于当地品种.其中巴中地区当地大豆品种表现为生育期短、百粒重小、有效荚粒比大、产量低;引进大豆品种表现为生育期长、颗粒饱满、百粒重大、产量高.当地大豆品种中,220302综合表现优良,有效荚粒比为0.61、百粒重为19.6 g,产量为1 818.00 kg/hm2.12个大豆品种中,引进品种齐黄34号综合表现优良,有效荚粒比为0.45,百粒重为24.23 g,产量为2 034.75 kg/hm2,可替代当地大豆品种作早熟大豆在巴中地区推广种植.

    大豆净作筛选品比试验巴中地区

    根瘤菌处理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崔智慧杨薇魏云山刘迎春...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与根瘤菌共生体固氮能力强,接种根瘤菌可提高大豆固氮能力、减少氮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赤豆三号进行根瘤菌和促生菌接种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根瘤菌包衣、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处理,分析其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接种和组合菌处理均提高赤豆三号根瘤数和根瘤重,且组合菌处理显著提高赤豆三号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产量.其中,组合菌处理后大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651.3 kg/hm2,增产率为29.3%;较单接种处理增产372.0 kg/hm2,增产率为14.9%.组合菌处理可促进大豆生长、提高大豆产量,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大豆氮肥减量生物菌剂

    南通地区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及密度组合试验研究

    张淋翔郁伟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合南通地区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及密度,文章对2022年南通地区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比较试验和种植密度组合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豆13和江玉877产量水平较高.利用通豆13和苏玉10号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株行距组合为:通豆13行距40 cm,株距10 cm;苏玉10号行距40 cm,株距10 cm;通豆13与苏玉10号行距为70 cm.

    带状复合种植品种密度组合

    大豆化学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粮油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文章综述化学诱变原理与特点、化学诱变育种发展历史、诱变剂种类、化学诱变育种技术及主要农艺性状选择,旨在为大豆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大豆化学诱变高产

    克山县大豆产业调研报告

    孔德崴田晶史乔丹张志永...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黑龙江省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大豆产业具有独特区位优势,是该县农业发展优势产业.为全面掌握克山县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文章对2022-2023年克山县大豆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提出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大豆加工产业规模和业态等发展建议,旨在为该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克山县大豆产业调研

    聊城市夏大豆种植气候条件及产业现状分析

    李敏敏张兰迎张婵娟朱治佳...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聊城市种植夏大豆历史悠久,为促进夏大豆产业发展,文章以2018-2021年聊城市统计局网站公布气候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聊城市气候条件、夏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提出夏大豆产业发展建议,为推动聊城市大豆种业振兴提供理论依据.

    聊城市夏大豆种植业气候条件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杜祥备陈小飞金文俊孔令聪...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挖掘大豆品种生产潜力,促进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文章对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单产水平关键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该地区大豆≥3 750 kg/hm2优质高产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指标;以"增密抗逆"为核心,配套种子处理、种植方式、合理施肥、中耕、化控、病虫草害防控及收获等生产技术集成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旨在为区域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大豆新品种宝豆10号的选育

    屈洋马雯王可珍刘晓婷...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宝豆10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ms1核不育轮回群体经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陕西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999.3 kg/hm2,较对照品种秦豆8号平均增产12.7%.2020年参加陕西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055.5 kg/hm2,较对照品种秦豆8号平均增产12.0%.202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豆20220002号.该品种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陕西省及黄淮海地区作夏播大豆种植.品种审定后进行高产示范种植,实收产量为4 272.9 kg/hm2,创造陕西省夏播大豆高产记录.文章对宝豆10号选育过程及高产配套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宝豆10号大豆选育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