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视域下的体育旅游人才核心素养研究

    冯少兵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探讨了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背景下体育旅游人才核心素养构成及培育路径。研究表明:政策助力、组织协同、特色业态、媒体宣传是贵州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经验。跨学科知识、跨行业协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信息素养、跨文化交往能力、职业道德修养是体育旅游人才的核心素养。应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体育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核心素养人才培养体育旅游人才体育旅游示范区

    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贯通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李鹏王晓晶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实践课程由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组成,是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该文通过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师范生培养的新要求,结合体育教育(师范类)专业毕业要求,将"三习"进行一体化设计,使其相互支撑,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贯通教育实践模式,重新优化并完善"三习"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双导师"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等内容,以期为师范生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体育教育

    专业认证视域下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建设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杨昆鹏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旨在探讨在专业认证视域下,高校在运动训练专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运动训练专业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分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对于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需求在逐渐增大,同时专业认证成为评估和确保运动训练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该文主要从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专业认证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运动训练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对运动专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建议,以期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专业认证高校运动训练问题应对措施改进

    师徒结对视域下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陆冬青姚绩伟
    132-13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乃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探讨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路径和方法,该研究从师徒结对的视域出发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师徒结对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在实际结对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同学段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不均衡、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的提升相互制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呈现出单一向度发展趋势。基于此,该研究提出通过建立多元培训机制,构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共同体;强化榜样示范引领,加强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的协同发展;优化师徒结对体系,引领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成长和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师徒结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育价值诠释及策略探析

    熊陛宸刘念亭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是文化资源,还是教育资源。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高校武术应通过课程思政,挖掘自身的思政元素,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导向、以规则意识为准绳,在回归尚武精神、更新课程内容的同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以及提升高校武术教师的综合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进一步凸显高校武术的育人本质,使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广泛的传播与传承。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育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罗素贞周美玲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指的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课程之中,通过与其他课程的叠加,实现三全育人的效果。瑜伽课是大学体育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课程思政在高校瑜伽课中同样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价值。该文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讨论与分析,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理念,其次列举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瑜伽教学的必要性,并探讨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瑜伽课程的教学优势,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策略。希望针对有关内容的探讨,能够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使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创新发展。

    课程思政高校瑜伽教学改革综合评价

    课程思政融入羽毛球教学路径研究

    陈文汉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以健康第一为教育理念,聚焦课程思政融入羽毛球教学的路径,指出课程思政融入羽毛球教学的理论基础为项群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同时存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面的现实问题。基于此,以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从深度挖掘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发挥羽毛球课程有效性、加强学校部门间合作协同3个方面,阐述课程思政融入羽毛球教学的路径。

    课程思政羽毛球理论基础教学路径

    "五育"并举背景下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方三华方雨晴段裕超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体育课以实践性为主要特点,亟须融入思政元素,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全方位育人。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维度、困境、策略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高职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强、高职体育学科建设落后、校园体育思政文化氛围不浓等问题。推进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大力提升高职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充分挖掘高职体育课程思政资源、重塑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加快高职体育学科发展、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思政文化氛围。

    五育并举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

    孙立名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存在独立性、教育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受阻。并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目标多元性与整合性、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方面,总结与揭示当前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现存困境。据此,从整合教育目标、均衡配置资源、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为促进体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度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高校体育思政教育融合现存困境优化路径

    功能性动作筛查在高校阳光组英式橄榄球运动员中的应用研究

    何飞胡延刘静如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结合FMS测试,探究FMS测试量化得分与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FMS对运动损伤的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阳光组英式橄榄球队35名运动员进行FMS测试,根据FMS测试量化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高校阳光组英式橄榄球运动员损伤比例为62%,以下肢部位、脑震荡和肩部损伤为主;(2)无损伤组与损伤组运动员在FMS测试量化得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3)14。5分可以作为判断高校阳光组英式橄榄球运动员发生损伤风险的阈值,FMS测试量化得分小于等于14。5分的运动员发生损伤风险的概率,是大于14。5分运动员的24倍;(4)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发现肩部灵活性(P=0。037)、主动直腿抬高(P=0。048)以及躯干稳定性卧撑(P=0。010)3项测试内容存在差异,与高校阳光组英式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结论:FMS测试量化得分与运动损伤之间具有相关性,同时FMS测试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

    功能性动作筛查高校阳光组英式橄榄球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