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文淑斌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目标;强化体育思政组织领导,健全制度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思政课改;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促进深入发展;重视课程评估,促进体育思政整体发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弘扬并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力促进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高职

    体育类短视频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

    赵燕牛华亮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使用的普及,观看手机短视频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各种信息的重要方法。体育类短视频作为体育信息的新型传播媒介,也凭借其"短、平、快"的特点得到广泛普及,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造成很大的影响。调查研究显示,体育类短视频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类型、时长、频率和目的均有一定的影响。

    体育类短视频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

    苗俊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享受校园生活、学习专业技能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大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创设了有利条件。但由于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足,以及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械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基于此,该文从个人、学校和家庭3个维度,探究了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常见因素,并提出了加大对体质健康的宣传力度、发展运动爱好、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分层分类教学、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等建议,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体质健康分层分类教学校园体育文化大学生

    贵州地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质健康水平相关性研究

    汪伟张国栋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与测评贵州省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体育认知、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为贵州省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贵州省765名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测验法对其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对调查和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州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不佳,优秀率仅为0。1%,良好率为6。7%,及格率为79。1%。体育意识处于良好以上(83。7±10。42),其中体育态度得分最低(23。41±3。44)。男女生体育意识与体质健康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128,P<0。05;r=0。172,P<0。05)。体育认知、体育价值观与体质健康水平相关程度较体育态度相比不明显,男女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总分相关性(r=0。175、r=0。179,P<0。01)高于体育认知、体育价值观。结论:贵州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但体质健康水平不佳。需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育认知,养成正确、积极的体育意识,促进贵州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提升。

    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质健康贵州相关性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江丽晨许森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对新课标的内容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程建设中的问题现状,提出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程建设的对策,旨在有效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新课标体育课程建设现状对策

    非遗进校园背景下民间拳师教师身份的认同危机及重构

    艾琦吴鹏翟俊杰张国栋...
    169-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传承逐渐成为非遗文化有效传承的重要途径,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民间拳师进校园教授非遗武术成为非遗项目校园发展的趋势,也是保障非遗武术校园传承本真性的关键所在。研究以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为理论框架,运用田野调查发现,民间拳师以教师身份校园教授非遗武术的身份认同危机表现在拳师自我对个体教师身份定位的质疑、学校教师群体对拳师教师身份的不接纳、学生及家长与社会组成的他者对拳师教师身份的不信任三方面。基于此,民间拳师建构教师身份则需要从"自我""群体"与"他者"三方面入手,处理"自我"危机,需要拳师思想觉醒与付诸努力;纾解"群体"危机,需要拳师与学校教师互相接纳;面临"他者"危机,关键是拳师与"他者"达成共识。

    民间拳师武术教师身份认同身份建构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研究:热点归集、现实省思及未来走势

    谷小兵余添乐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系统梳理、分析总结体育教师评价研究的焦点,省思其研究实况,判断其未来研究走势,这对于体育教师评价领域的深层次、科学化、专业化研究极具价值。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教师评价的相关研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教师评价研究年度发文量呈现"缓增-快增-稳增"趋势,可分为萌芽发展期、快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研究热点主要归集于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国际比较、理论实践研究;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层次与水平有待提高、理论融合实践的研究相对匮乏上。未来研究将聚焦于体育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和多元性,同时愈发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

    体育教师评价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热点归集未来走势

    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中体适能开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高岩李丹洪鑫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中体适能课程开展的现状、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研究课后体育服务现状发现:课后服务中体育服务占比较低;体适能课程在课后体育服务中开展比重较大;课后体育服务规章制度较为完备;组织形式单一,场地限制较大;师资器材配备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体适能课程融入课后体育服务的困境:师资力量欠缺,服务水平受限;活动场地受限,抑制课程开展;主体支持程度不足,制约课程实施;经费补贴缺乏,限制服务条件;评价机制短板,制约服务推进;家校社联动机制不畅,影响实施效果。针对目前课后服务中体适能开展的现状及困境,提出增强师资力量、优化场地资源、加强主体重视、精准经费分配、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联动机制等优化措施。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适能课程困境与对策小学

    内蒙古校园啦啦操推广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郭瑞芳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对内蒙古校园啦啦操的推广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教练员人数不足、教学能力欠缺、硬件设施缺乏等,是目前内蒙古校园啦啦操推广面临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及分析,针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系统培训;完善竞赛体系;加快啦啦操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推进俱乐部建设;推行运动员技术等级认定;大力推进"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模式;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发展思路。

    校园啦啦操推广发展前景竞赛体系

    大数据对体育领域的影响与启示

    刘敏尚长景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广为人知,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其先知性和准确性引起了许多体育团队的高度关注,也因此诞生了许多专业性的体育科技公司。大数据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竞技体育比赛的观赏性,促进了体育专业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加速了各种媒介传播的时代的发展等。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大数据对体育竞赛表演的影响、体育科技发展、体育教育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我国体育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体育领域通晓大数据的人才培养方面还相对欠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及大数据基本技术的掌握,可以填补大数据时代传统体育教学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大数据对我国体育发展给予以下两点启示:(1)要努力培养通晓体育与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2)协同创新整合体育领域内的各种资源,充分与大数据结合,使其为我国体育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大数据体育发展影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