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谭达全

月刊

1003-7705

hnzy188@sohu.com

0371-88888572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湖南中医杂志/Journal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报道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实践成果,深入探讨中医药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广泛交流广大中医药人员及民间防病治病、养身保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老中医经验,反映国内外中医药研究的新信息、新方法、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炙甘草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牲的Meta分析

    谭威张稳胡佳范建民...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炙甘草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 ASpringer、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建库至 2022年4月30日关于炙甘草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133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65例,对照组6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炙甘草汤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RR=1.17,95%CI(1.12,1.22),P<0.00001],提高左室射血分数[MD=10.00,95%CI(2.76,17.24),P=0.007],降低血脂水平[MDTC=-1.38,95%CI(-1.59,-1.16),P<0.00001;MDTG=-0.36,95%CI(-0.44,-0.27),P<0.00001;MDLDL-C=-0.84,95%CI(-1.05,-0.62),P<0.00001],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MD全血黏度高切=-2.38,95%CI(-2.48,-2.28),P<0.00001];MD全血黏度低切=-1.38,95%CI(-1.82,-0.94),P<0.00001;MD血浆黏度=-0.13,95%CI(-0.19,-0.07),P<0.00001;MD红细胞压积=-3.21,95%CI(-3.94,-2.48),P<0.00001],提高生活质量[MD 躯体功能=15.21,95%CI(13.22,17.20),P<0.00001;MD情绪功能=13.57,95%CI(12.08,15.06),P<0.00001;MD角色功能=13.97,95%CI(12.47,15.47),P<0.00001;MD 认知水平=13.93,95%CI(12.44,15.42),P<0.00001;MD 社会功能=13.19,95%CI(11.75,14.63),P<0.00001],并且可降低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RR=0.41,95%CI(0.18,0.95),P=0.04].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可进一步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脂水平、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由于纳人文献数量与样本量较少,高质量文献占比低,上述结论仍需更多样本量充足、设计严谨、结局指标完备的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不稳定型心绞痛炙甘草汤Meta分析有效性安全性

    中药治疗痰瘀互结型阻塞牲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Meta分析

    宋海园喻正科易林赵启...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痰瘀互结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自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4月1日有关中药治疗痰瘀互结型OSAH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Manage 5.4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0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比较,中药联合CPAP治疗对痰瘀互结型OSAH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MD=-9.84,95%CI(-17.01,-2.67),P=0.007]、Epworth 嗜睡(ESS)评分[MD=-2.02,95%CI(-2.98,-1.06),P<0.0001]、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MD=3.74,95%CI(1.97,5.51),P<0.0001]及总有效率[OR=2.88,95%CI(1.56,5.32),P=0.0007]的改善更显著;与安慰剂比较,单用中药治疗对痰瘀互结型 OSAHS 患者 AHI[MD=-5.84,95%CI(-8.66,-3.02),P<0.0001]、ESS 评分[MD=-2.60,95%CI(-4.10,-1.10),P=0.0007]、LSaO2[MD=8.78,95%CI(6.37,11.18),P<0.00001]及总有效率[OR=4.26,95%CI(2.35,7.71),P<0.00001]的改善更显著,但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单用中药治疗改善痰瘀互结型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MD=-2.46,95%CI(-3.26,-1.66),P<0.00001]更显著,但在AHI、LSa02、ESS评分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单用生活指导比较,中药联合生活指导对痰瘀互结型OSAHS患者AHI[MD=-4.15,95%CI(-5.65,-2.65),P<0.00001]、ESS 评分[MD=-2.12,95%CI(-3.25,-0.99),P=0.0002]、LSaO2[MD=2.16,95%CI(1.06,3.26),P=0.0001]、中医证候积分[MD=-3.71,95%CI(-5.30,-2.13),P<0.00001]及总有效率[OR=4.84,95%CI(2.69,8.70),P<0.00001]的改善更显著.结论:中药治疗痰瘀互结型OSAHS疗效明显,安全性高,但是纳人文献质量水平较低,仍需高质量、样本量大的多中心RCT研究来证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痰瘀互结中药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系统评价

    陆毅刘双浩王其美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等数据库自平台建立至2023年7月31日收录的有关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967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有效率[RR=1.22,95%CI(1.13,1.31),P<0.00001]、疾病进展时间[MD=1.20,95%CI(0.84,1.55),P<0.00001]、CD4+/CD8+[MD=0.32,95%CI(0.25,0.40),P<0.00001]、NK 细胞[MD=3.53,95%CI(2.26,4.80),P<0.00001]、血液系统不良反应[RR=0.61,95%CI(0.47,0.79),P=0.000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RR=0.54,95%CI(0.36,0.82),P=0.003]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延长疾病进展时间,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血液系统、胃肠道不良反应.

    肺癌脑转移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放疗系统评价

    中药华蟾素结合西医基础疗法改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毒副作用的Meta分析

    卞修亮陈洁袁晔朱耀东...
    147-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华蟾素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全网搜集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关于目前西方医学结合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30日.由3人分别独自对文章进行筛查、文献研究纳入等工作,采用State 15.0、SPSS 21和review-manager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西医治疗结合华蟾素总共纳入28项研究,2252例患者.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华蟾素比单用西医基础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更高[OR=2.11,95%CI=(1.72,2.58),P<0.01],能提高生活质量[OR=3.08,95%CI=(2.32,4.10),P<0.01];改善患者肝功能[OR=-1.70,95%CI=(-1.84,-1.57),P<0.01];延长患者生存时间[OR=2.28,95%CI=(1.82,2.85),P<0.01];可改善药物的不良反应[OR=0.79,95%CI=(0.65,0.96),P=0.019];能够有效减小肿瘤体积大小[OR=2.33,95%CI=(1.59,3.42),P<0.01].结论:华蟾素结合相关西医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改善相关毒副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原发性肝细胞癌华蟾素毒副作用Meta分析安全性

    百合鸡子汤对抑郁症大鼠垂体代谢物谱的影响研究

    朱小敏高可熊广华谢梦洲...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垂体组织中小分子化合物的代谢变化,探讨百合鸡子汤可能影响的相关代谢途径.方法:采用CUMS建立抑郁模型,取大鼠垂体组织进行核磁共振检测,采用代谢组学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相关差异代谢物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通过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来确定百合鸡子汤可能影响的代谢途径.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组间差异明显,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乳酸、谷氨酰胺、胆碱等8种差异代谢物.相较于正常组,乳酸、丙氨酸、谷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在模型组垂体中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1);相较于模型组,乳酸、丙氨酸、谷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在百合鸡子汤中剂量组垂体中呈上升趋势(P<0.05或P<0.01).结论:抑郁能够显著改变大鼠垂体组织的代谢物谱,百合鸡子汤可能通过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D-谷氨酸、D-谷氨酰胺代谢,精氨酸合成,牛磺酸、亚牛磺酸代谢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

    抑郁症百合鸡子汤大鼠垂体代谢组学

    麻杏石甘汤对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及H2S/CBS体系的影响

    龙媛贺思雨朱沁泉廖艳红...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证实麻杏石甘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探究其解热机制及其对大鼠脑组织硫化氢(H2S)/胱硫醚-β-合成酶(CBS)体系的影响.方法:将5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蒸馏水)、阿司匹林组(0.125 g/kg阿司匹林肠溶片)、麻杏石甘汤低剂量组(3.125 g/kg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高剂量组(6.250 g/kg麻杏石甘汤),每组各10只.连续灌胃5 d,末次灌胃1 h后,各给药组予以腹腔注射20 μg/kg LPS溶液诱导大鼠出现发热模型,空白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造模后5 h内大鼠肛温的变化情况.末次体温测量后,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经腹主动脉收集血液,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干扰素-α(IFN-α)的水平;取大鼠脑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定脑组织中胱硫醚-β-合成酶(CBS)、硫化氢(H2S)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具有良好的解热效果,且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均能抑制发热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的表达,麻杏石甘汤高剂量组能抑制发热大鼠血清IFN-α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CBS、H2S mRNA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同时麻杏石甘汤能降低发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CBS、H2S mRNA的表达,并可能发挥了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麻杏石甘汤发热炎性因子硫化氢胱硫醚-β-合成酶

    卫矛醇对C6胶质瘤细胞体外抗癌活性及机制探讨

    张玉岭张涛陈宝贵王晖...
    168-17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卫矛醇对C6胶质瘤细胞株的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6大鼠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卫矛醇干预组、卫矛醇+雷帕霉素组、卫矛醇+3-MA组,各组予不同药物孵育,采用MTT法检测卫矛醇对C6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率,筛选出抑制率相对较高且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应用Hoechest 33342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亚显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与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卫矛醇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良好的浓度-效应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上升(P<0.01);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共同孵育卫矛醇24 h后的C6细胞出现明显的核固缩现象,证明有大量的细胞出现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结论:卫矛醇能够抑制C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下调Bcl-2有关.

    卫矛醇C6胶质瘤细胞抗癌活性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作用机制

    李双霜谭天颖曾兴琳胡文婷...
    17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SwissTargetPrediction 获取药物的活性成分并筛选,在 Genecards、OMIM、T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与该疾病相关的主要靶点;运用韦恩图获取六味地黄丸与老年性便秘的交集靶点.将以上数据通过STRING获得交集靶点的蛋白网络,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药物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58个有效活性成分和675个对应靶点,主要有效成分有槲皮素、羟基芫花素、泽泻醇B等;药物-疾病交集靶点296个,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GO功能富集共有317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得到215条通路,主要有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该药物主要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蛋白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表明了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

    老年性便秘肾阴亏虚证六味地黄丸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

    刘义安祯祥何秀义张丽娟...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平台,对玉屏风散的有效活性成分和有效靶点基因进行检索、收集和筛选.通过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查询和挖掘HSP的相关基因和玉屏风散治疗HSP的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和可视化分析.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45个玉屏风散活性成分,212个药物靶点,294个疾病靶点和35个交集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构建,涉及的主要基因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白细胞介素-1β、肿瘤蛋白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趋化因子c-c配体2、白细胞介素-10、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肽酶抑制因子、CXC趋化因子配体8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数337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84个,分子功能条目35个,细胞组成条目2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01条,主要涉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硬化信号通路、疟疾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传导通路、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结论:玉屏风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HSP.

    玉屏风散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蛇方外用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

    王家辉王军文彭湘宁严伊宁...
    1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蛇方外用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平台查询青蛇方组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基因,与疾病靶基因取交集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核心作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原理论证青蛇方生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结合能力.结果:筛选出青蛇方有效成分63种,作用靶点99个;主要有β-谷甾醇、2,4,7-三羟基-9,10-二氢菲、靛蓝素、豆甾醇、色氨酸等关键成分;转录因子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NF)、原癌基因(RELA)、干扰素γ(IFN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核心基因.关键信号通路有癌症信号通路、恰加斯病通路、弓形体病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结合能力较强.结论:青蛇方外用可以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种通路有效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促进免疫系统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湿疹青蛇方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